医学交流吧
关注: 160 贴子: 842

交流医学问题,分享临床经验,健康宣教

  • 目录:
  • 个人贴吧
  • 0
    在培养贴壁细胞的时候,偶尔会出现细胞接种后贴壁不均匀的情况。有的地方长得非常密集,有的地方却太稀疏。虽然这对于常规培养并不算大问题,但有时则可能影响后续的实验进程。 所以一旦遇到贴壁不匀,建议排查原因并优化操作方案。 本文中将细胞贴壁不均匀总结归纳为四种情况: 局部生长密集,密集处呈不规则分布 原因:一般是接种时没有混匀,或者细胞传代时没有消化彻底从而形成细胞团块导致的 解决方案:继续培养1-2天,待细胞状
  • 0
    原 位 杂 交 组 织 ( 或 细 胞 ) 化 学 (In situ Hybridization Histochemistry , ISHH) 简 称 原 位 杂 交 (In Situ Hybridization),属于固相分子杂交的范畴,它是用标记的 DNA 或 RNA 为探针,在原位检测组织细胞内特定核酸序列的方法。 一、合成RNA探针 1、设计探针引物 RNA探针长度500bp最为合适。一轮引物不添加启动子序列,二轮引物在正向引物的5端加上T7启动子序列,在反向引物的5端加上SP6启动子序列。 2、探针合成 用未添加启动子序列的引物克隆出探针序列的DNA模
  • 0
    免疫印迹(Western blot, WB)是分子生物学中检测复杂生物提取物中特定蛋白质存在的最常用方法之一。WB除了能证明某样品中含有某种蛋白之外,其最为重要的作用是比较不同条件下或者不同组织中,目的蛋白表达量的相对多少——即为蛋白表达水平最直接的证据。要衡量蛋白的表达水平,前提条件就是等量的上样量,以确保目标蛋白变化具有可比性。内参的意义就是保证上样量的一致。 在Western Blot中使用内参其实就是在WB过程中另外用内参对应的抗体
  • 0
    是不是非特异带? “出现杂带”以及“条带位置不符合预期”,这两种情况需要分开讨论: 第一种情况:蛋白转录及翻译后的修饰,该因素是引起杂带的最常见原因。转录后,由于选择性剪切的作用,同一个转录本会翻译出不同大小的蛋白,这类蛋白称为该蛋白的剪接体。在UniProt查询蛋白时,可以在“Sequences ”部分看到该蛋白已报道过的Isoforms。在进行实验前,需要比对每个剪接体造成的变化是否影响了目标蛋白的对应结构域,进而 判断本研究种
  • 0
    "铁死亡"(Ferroptosis)最近几年一直是科研界的焦点,其研究热度只增不减。对于这一细胞死亡方式的检测指标,你或许还不太熟悉,不用担心,我们已经为你整理了一份详尽的清单。 1 细胞活性检测:铁死亡会导致细胞活力下降,可以通过MTT、CCK-8等细胞活性实验来评估。 2 脂质过氧化物:铁死亡的一个关键特征是脂质过氧化的积累,可以通过检测丙二醛(MDA)和脂质过氧化产物(LPO)来衡量。 3 二价铁离子:细胞内的亚铁离子(Fe²⁺)积累
  • 0
    实验室中常常使用的各类溶液种类繁多,且配制方法五花八门,是否挑花眼了呢?本文总结了近三十种常用溶液、缓冲液、培养基的配制方法,涵盖了分子生物学、蛋白分析、细胞培养、微生物培养等各个领域。 核酸电泳之 TBE、TAE 和 MOPS 缓冲液 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有机试剂。它及其衍生物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实验中的缓冲液的制备,可用于制作药物、有机合成、生物缓冲剂等。 用途:可以用于进行试剂的配制
  • 0
    载体 在Cohen和Boyer的实验中,两种质粒都能在E. coli中复制。因此,这两种质粒都可以作为载体,使重组DNA得以复制。所有基因克隆实验都需要这样的载体,我们称之为载体(Vector),但典型的基因克隆实验只涉及一个载体,以及一个依赖于载体进行复制的外源DNA片段。外源DNA没有复制起点,即DNA复制开始的地方,因此除非将其放入具有复制起点的载体中,否则它无法复制。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已经开发了许多载体;这些载体分为两大类:质粒(pl
  • 0
    在所有RNA实验中,最关键的因素是分离得到全长的RNA。而实验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核糖核酸酶(RNA酶)的污染。由于RNA酶广泛存在而稳定,一般反应不需要辅助因子。因而RNA制剂中只要存在少量的RNA酶就会引起RNA在制备与分析过程中的降解,而所制备的RNA的纯度和完整性又可直接影响RNA分析的结果,所以RNA的制备与分析操作难度极大。 在实验中,一方面要严格控制外源性RNA酶的污染;另一方面要最大限度地抑制内源性的RNA酶。RNA酶可耐受多种处理而不
  • 0
    WB 技术颇具挑战性,尤其是磷酸化蛋白的 WB 检测,更是困难重重!这是因为细胞裂解后,蛋白酶和磷酸酶会被释放出来,它们可能会降解或修饰蛋白质,进而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那么,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首先看下磷酸化蛋白的作用都有哪些? 细胞信号传导研究:检测激酶活性和磷酸化蛋白的变化,研究细胞内信号通路的激活或抑制。 疾病机制研究:例如,在癌症研究中,磷酸化蛋白的异常变化可能与肿瘤发生、发展和转移相关。 药物研发:检
  • 0
    流动相是影响液相色谱的关键因素。一个理想的液相色谱流动相溶剂应具有低粘度、与检测器兼容性好、易于得到纯品和低毒性等特征。高效液相色谱法中的流动相主要用水性溶剂、有机溶剂或它们的混合液,但是如何配制。选择配制的方法不同,分析结果特别是保留时间,是会有显著差别的。高效液相色谱法中的流动相主要用水性溶剂、有机溶剂或它们的混合液,水性溶剂也常用于缓冲液。常因资料上表示的内容和实际的配制方法不同,而产生流动
  • 0
    免疫荧光染色是实验室常用的技术之一,但在操作过程中,有许多需要注意的细节,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可能导致实验失败。本文将为您介绍免疫荧光染色的注意事项,并附上零失误封片技巧。 1. 抗体选择:选择针对您研究的目标蛋白特异性高、亲和力强的抗体,一抗的浓度需要预实验摸索。一抗浓度过高(本身荧光实验,一抗的浓度就较高),也是造成自发荧光强的重要原因。 2. 抗体稀释:根据抗体说明书建议,使用合适的稀释液和稀释比例进行
  • 0
    这是一个奇怪的问题,也是平时用的不多的问题,经常是离心3500rpm、5min或者1500rpm、5min或3000rpm、15min,但是有的文献显示需要离心力为400g(离心尿液),那么400g的离心力是不是等于1500rpm呢?今天就来说说这个问题,看看是不是您想要知道的答案。 PART01:什么是离心力? ★在牛顿力学中,离心力是一种惯性力(也称为“虚拟力”或“伪力”),当在旋转的参照系中观察时,它看似作用于所有物体,它被指向远离平行于旋转轴并通过坐标系原点的轴。
  • 0
    定义:细胞转染是指将外源分子如DNA,RNA等导入真核细胞的技术。 应用:在研究基因功能、调控基因表达、突变分析和蛋白质生产等生物学试验中。 简介:转染,是将外源性基因导入细胞内的一种专门技术。随着基因与蛋白功能研究的深入,转染目前已成为实验室工作中经常涉及的基本方法。 一、转染的途径大致可分为物理介导、化学介导和生物介导三类: 1.物理介导:电穿孔法、显微注射和基因枪属于通过物理方法将基因导入细胞的范例。 2.化学
  • 0
    活性氧(ROS)的流式检测通常是通过使用荧光探针如DCFH-DA来监测细胞内活性氧水平的变化。以下是该检测方法的一些关键步骤和原理: 01选择荧光探针常用的荧光染料是DCFH-DA,它能够进入细胞并在细胞内被酯酶水解成DCFH。DCFH随后可以被细胞内的活性氧氧化,生成发荧光的DCF。 02DCFH-DA是一种用于检测活性氧ROS的荧光探针,全称为2,7-二氯荧光素二乙酸酯。其工作原理为:DCFH-DA本身没有荧光,但可以自由穿过细胞膜,一旦进入细胞,它会被细胞内的酯
  • 0
    1 蛋白Marker的作用 要了解蛋白Marker的作用,首先需要了解SDS-PAGE电泳分离蛋白的原理,在电泳中,分子量越小的蛋白遇到的阻力更小,移动得越快,跑到凝胶前沿;分子量越大的蛋白遇到的阻力更大,移动得更慢,留在凝胶的上端(注意这和分子筛层析原理不同)。为了确认目标蛋白的分子量,就需要一个参考组,让具有指示性的蛋白Marker与样品一起电泳,由于蛋白Marker分子是确定的,就可以通过目标蛋白位置与蛋白Marker比对,判断其分子量大小。 蛋
  • 0
    为了缩小选择范围,实验中通常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分析或者应用类型 2. 样品的性质 3. 样品的物种 4. 一抗的宿主物种 5. 抗体的标记和检测 1 应用 识别相同蛋白的不同抗体,由于识别位点不同,决定了不同的使用用途。例如,许多抗体识别位点位于折叠蛋白的内部,因此抗体只能识别降解或变性蛋白,这样的抗体往往只能应用于western blotting。有的抗体能够识别自然折叠状态上的表位。这样的抗体可应用于IHC、IF、FACS等应用。 当搜寻用于免疫组
  • 0
    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是一门新兴的分子细胞遗传学技术,是 20 世纪 80 年代末期在原有的放射性原位杂交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非放射性原位杂交技术。目前这项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动植物基因组结构研究、染色体精细结构变异分析、病毒感染分析、人类产前诊断、肿瘤遗传学和基因组进化研究待许多领域。 FISH的基本原理是用已知的标记单链核酸为探针,按照碱基互补的原则,与待检材料中未知的单链核酸进行异性
  • 0
    液氮罐的定义 采用真空绝热保温技术制作的容器,放液氮于其中,利用液氮常压下沸点-196℃的原理,实现生物样本长时间低温保存的设备。 液氮罐的分类 根据液氮罐的不同指标,液氮罐有不同的分类。 按用途分 按用途分,可以分为液氮存储罐和液氮运输罐两种。其中液氮存储罐适合于不同容量长时间的稳定存储,罐体不能用来运输,运输存在安全隐患。液氮运输罐具有体积小和减震结构设计,适用于少量样本的转移存储和短距离运输使用。 按液
  • 0
    1蒸馏水(Distilled Water) 蒸馏水是实验室常用的一种纯水。蒸馏水能够去除自来水里大部分的污染物,但是无法去除挥发性的杂质,如二氧化硅、氨、二氧化碳、以及一些有机物。 新鲜的蒸馏水是无菌的,但经过储存后细菌易繁殖,因此建议不要长时间存放。 另外,储存蒸馏水的容器也很讲究,需要尽量选择非惰性物质制造的容器,不然,容器中的离子和塑形物质会析出造成蒸馏水的二次污染,无法使用。 在早期实验室中,由于蒸馏水制备方便,因
  • 0
    细胞铺板时,常出现的细胞分布不均匀现象。 铺板成功的关键在于(1)细胞一定要消化好!!(2)铺板前要混匀!把可能的细胞团尽可能分开!! 细胞铺板实验 主要分为3大步骤:收集细胞→细胞计数→细胞铺板。 一、收集细胞,制作单细胞悬液 这里需注意: 消化细胞需要选择适用的消化液、适当的消化温度和时间。建议新手或者养的是一个新细胞时,自己要观察最佳胰酶消化时间及浓度。 消化后需要轻轻拍打细胞贴壁面,震落细胞。 一般用1000
  • 0
    正月初九我们开工了,新的一年,事业蓬勃发展,薪想事成! 能力展示:动物造模、细胞实验、蛋白免疫实验、病理实验、分子实验、快速检测服务、组学服务、基因检测、生物信息服务等,祝大家科研顺利!龙年大吉!
  • 0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或免疫细胞化学技术 (immunocytochemistry) 是应用免疫学基本原理——抗原抗体反应,即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通过化学反应使标记抗体的显色剂 (荧光素、酶、金属离子、同位素) 显色来确定组织细胞内抗原 (多肽和蛋白质),对其进行定位、定性及定量的研究。它是组织化学的分支,它是用标记的特异性抗体 (或抗原) 对组织内抗原 (或抗体) 的分布进行组织和细胞原位检测技术。 一、免疫组化技术的基本原理 应用免疫学及组织
  • 0
    1 DNA要进入细胞需要克服的困难 困难1:DNA带负电荷,细菌的细胞膜也带负电荷,需要克服DNA和细胞膜间的电荷排斥作用; 困难2:DNA进入细胞需要细胞膜上有孔隙。 克服电荷排斥 化学感受态细胞转化的第一步,加入DNA后,轻弹管壁混匀,冰上静置,使Ca2+与DNA结合中和DNA的负电荷,Ca2+与细菌细胞膜结合中和电荷,克服了外来DNA和细菌细胞膜之间的负电荷排斥作用。Ca2+与DNA和细菌细胞膜脂多糖的磷酸盐形成配位络合物,Ca2+促进了DNA和脂多糖的结合。 2
  • 0
    导读 合格的RNA样本是进行很多实验的前提,RNA质检有很多种方法,相对来说,琼脂糖凝胶电泳是一种非常好的RNA质检方法,既能检测RNA的完整性和浓度,还能判断RNA样本中是否有蛋白和gDNA的污染情况,而且不需要依赖特殊昂贵的仪器设备。但是RNA电泳虽然简单,也有很多注意事项,如果稍有不慎,电泳过程中RNA样本发生降解,即使合格的样本也会显示出不好的质检结果。 RNA电泳 VS 其它检测方法 常用的RNA质检方法有紫外分光光度计法(Nanodrop)、Qubit
  • 0
    在人体这部充满奥秘的机器里,“潜伏”着一些神秘“按钮”。乌克兰某报健康专栏刊文总结,尽管存在强烈的个体差异,人一生中总有一些年龄值得关注。 10岁:骨骼在冲刺 多数人会在10岁左右经历一系列巨大而奇妙的变化,男性比女性晚一两年。40%的骨骼在此时以冲刺的速度形成。此时人体对各种营养需求量很大,最渴望的是钙质、维生素D及蛋白质食物,但也不能过量。由于可能含有雌激素,此时要少用化妆品,多吃绿色食品。 18岁:智齿作乱
  • 0
    主要有动物模型、细胞实验、蛋白免疫实验、病理实验、分子实验、快速检测服务、组学服务、基因检测、生物信息服务等
  • 0
    分子克隆(基因克隆/DNA重组/载体构建)技术是一种在分子水平上操作的技术,用于将特定的DNA片段从供体生物中分离出来,然后通过体外重组、转化和转导等方法,将其插入到适合的克隆载体中,并将重组克隆载体引入到合适的寄主体内进行复制与扩增。可以应用于蛋白表达、病毒包装、基因治疗、细胞治疗、mRNA疫苗、RNA干扰、细胞功能等研究。 具体操作流程:一、聚合酶链式反应(PCR)DNA聚合酶以单链DNA为模板,借助一小段双链DNA来启动合成,
  • 0
    1. 平板长菌,但挑的单克隆菌落摇不起来? 产生原因及解决办法: (1) 挑取的单克隆为杂菌,呈假阳性。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包括:①配制平板过程中,加入抗生素时温度过高致使抗生素灭活;②配制平板过程中,抗生素浓度过低;③平板培养时间太长导致抗生素失效。 (2)液体培养基的抗生素使用错误。 (3)液体培养基抗生素浓度过高,导致大肠杆菌生长缓慢。 (4)菌液保存太久,导致菌的活力过低。办法:重新划线涂板,挑取单克隆。 (5
  • 0
    引物是一种短的DNA或RNA序列,用于在PCR(聚合酶链式反应)和其他分子生物学技术中扩增和检测特定的DNA或RNA序列。 引物通过与目标序列的互补碱基配对来定向扩增所需的DNA或RNA片段。在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引物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因为它直接影响到PCR扩增的特异性和灵敏度。 一、普通PCR与荧光定量PCR引物设计上的相同注意点 1.序列的查找是一致的,在NCBI上搜索不同物种的同一基因,序列选取应在基因的保守区段,选择合适片段长度 2.引物长
  • 0
    细胞培养用的培养基是不是必须加双抗?血清在使用之前是不是一定要灭活?往培养基里加细胞因子又是什么操作? 关于这三个问题,今天在这里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要不要加双抗? 在培养基中添加抗生素是一种常见的操作,其主要作用是抑制或杀死培养物中的某些细菌或真菌,从而避免它们对目标细胞的干扰和污染。 在培养实验中,选择适当浓度和种类的抗生素,可以有效地消除或减少杂菌、污染菌或其他不需要的微生物,保证培养物的纯度和
  • 0
    细胞培养用的培养基是不是必须加双抗?血清在使用之前是不是一定要灭活?往培养基里加细胞因子又是什么操作? 关于这三个问题,今天在这里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要不要加双抗? 在培养基中添加抗生素是一种常见的操作,其主要作用是抑制或杀死培养物中的某些细菌或真菌,从而避免它们对目标细胞的干扰和污染。 在培养实验中,选择适当浓度和种类的抗生素,可以有效地消除或减少杂菌、污染菌或其他不需要的微生物,保证培养物的纯度和
  • 0
    摘要 几种常见的精神病和神经退行性疾病具有共同的流行病学风险; 然而,它们是否具有共同的病理生理学尚不清楚,是科研工作者的研究重点。作者使用25个全基因组关联研究 (GWAS)结果和LD得分回归,发现精神疾病和神经退行性疾病之间存在八种显著的遗传相关性。作者将GWAS结果与人脑转录组 (n = 888) 和蛋白质组 (n = 722) 进行整合,以鉴定顺式和跨蛋白以及与每种疾病中的多效性或因果(致病)作用一致的蛋白质,为简洁起见称为因果蛋白(致病蛋
  • 0
    前置知识 通过病毒介导将核酸导入哺乳动物细胞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技术,被广泛用于基因传递、基因表达和功能研究等领域。这个实验通常分为以下6个部分: 1. 选择适当的病毒载体:常用的病毒载体包括腺相关病毒(Adenovirus)、腺病毒相关病毒(Adeno-associated virus,AAV)和逆转录病毒(Retrovirus)。 2. 构建表达载体:将目标核酸(例如基因、RNA等)插入到病毒载体的适当位点上,构建表达载体。这通常涉及将目标核酸序列克隆到适当的表达载体质粒
  • 0
    医学实验室操作之: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标本制作实验 实验原理 在小鼠骨髓细胞中,有丝分裂旺盛,因此可以直接得到中期细胞而不必像血淋巴细胞那样要经过体外培养。骨髓细胞具有高度的分裂活性,经秋水仙素(秋水仙碱)处理后,使分裂细胞阻断在有丝分裂中期,再经低渗处理、固定、滴片、染色等步骤,可制作较好的骨髓细胞的染色体标本。 通过骨髓得到染色体是比较简便的,一般也无需无菌操作。在临床上多用于白血病的研究,在实验条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会员

目录: 个人贴吧

友情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