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和仁堂吧
关注: 4 贴子: 68

  • 目录:
  • 疾病治疗
  • 5
     “世界卫生组织将2000年—2010年定为骨和关节的10年,足以证明风湿病已被全世界关注。”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的主任委员王承德教授接受采访时说到,“类风湿关节炎是最常见的风湿病之一,病情顽固难愈,中医药防治该病已有数千年的历史,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疗效好、副作用小、方法简便易行,挽救了不少病人。”   古代的中医师把类风湿关节炎(简称类风关)称为“白虎历节”,历节,就是“遍历全身关节”的意思。当风湿发
  • 0
    眼虽为一局部器官,但眼与脏腑经络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眼之所以能辨色视物,完全依赖于脏腑精血的供养。若脏腑阴阳气血偏胜偏衰,皆有可能影响到眼而致目病。而由于“肝开窍于目”、“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肝受血而能视”、“肝经连目系”等眼与肝的紧密联系,所以五脏之中以肝与眼的关系最为密切。在生理上如此,在病理上亦然,肝病损目的常见病理基础,首先是肝脏的气血失调,因肝藏血,主疏泄。若疏泄失调,则
    gyu泪眸 3-8
  • 4
    正骨,中医指用推、拽、按、捺等手法治疗骨折、脱臼等疾病。正骨,为专科名,是诊治损伤的专科,也是古代医学“十三科”之一,亦有称为伤科或骨伤科的。 正骨对象主要是外力作用所致的骨、关节和软组织的损伤,但也包括同类原因引致的体内脏器损伤。“正”字在此作动名词。即整治因骨关节损伤使肢体变形复原位的一门科学技术。 元代官方医疗制度中设有“正骨兼金镞科”。因此,元代以正骨专长的医学家危亦林在其《世医得效方》卷十
  • 0
    三月仲春,最宜养心 《黄帝内经》说:“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所以,护肝要先养心。 这里的养心,并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心脏,还包括人的情绪、心境的控制。中医认为春季主木,肝火旺盛,如果日常生活工作遇到不顺心的事,就会脾气大容易发火。 人生气时,人体会分泌一种叫“儿茶酚胺”的物质,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血糖升高,脂肪酸分解加强,血液和肝细胞内的毒素相应增加。 我国医学界也有人曾调
    gyu泪眸 3-5
  • 0
    中医对肝的认识是怎样的?   中医所说的肝,不仅仅是解剖器官,也包括在体表和身体内的附属组织,如肝开窍于目,肝主筋(肌腱、软组织),指甲也与肝的关系非常密切,这些都与肝属于一个系统。中医强调归属于物质基础上的一系列的功能组合。这才是中医对肝的认识。 肝脏的功能 第一肝藏血。 大量的血液从肝脏经过再排出体外,如女性的月经期,肝脏会配合血液的调控,因此中医就会有“女子以肝为先天”; 第二肝主疏泄。  有序的疏
    gyu泪眸 2-28
  • 0
    情志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强烈或持久的刺激,致使人体气机紊乱、脏腑功能失调而发生的疾病。《内经》认为不同的情志刺激可对各脏有不同的影响。然而由于心为君主之官,主藏神;肝为将军之官,藏血,主疏泄,调畅情志。故心肝二脏在情志病发病及治疗中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情志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强烈的或持久的刺激,致使人体气机紊乱、脏腑功能失调而发生的一类疾病。情志即《内经》中的七
    gyu泪眸 2-28
  • 0
    肝为五脏之一,《素问·六节藏象论》记载:“肝者,罢极之体,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其味酸,其色苍,此为阴中之少阳,通于春气。”《灵枢·本神》曰:“肝藏血,血舍魂,肝气虚则恐,实则怒。”   肝居体内,藏有形之阴血,故肝体为阴;然肝的功能以主疏泄,调畅气血津液运行为主,故肝用为阳。《金匮要略》云:“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   武汉近
    gyu泪眸 2-26
  • 0
    春天在五行中属木,而人体的五脏之中肝也是属木性,因而春气通肝。在春天,肝气旺盛而升发,中医认为,春天是肝旺之时。春季养肝应该多吃凉性食品。因此,春季养生又为注重精神调理,保持心胸开阔,情绪乐观,以使肝气顺达,气血调畅,达到防病保健康之目的。 《黄帝内经》说:养生要遵循"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同时也指出:无春即无夏!有了春天的肝生,才会有夏天的心长、秋天肺的收敛和冬天肾的潜藏。作为自然界中的生物,
    gyu泪眸 2-25
  • 0
    心悸是心脏常见病证,为临床多见,除可由心本身的病变引起外,也可由它脏器病变波及于心而致。 病因病机 体虚久病禀赋不足,素体虚弱,或久病失养,劳欲过度,气血阴阳亏虚,以致心失所养,发为心悸。 饮食劳倦嗜食膏粱厚味,煎炸炙燸,蕴热化火生痰,或伤脾滋生痰浊,痰火扰心而致心悸。劳倦太过伤脾,或久坐卧伤气,引起生化之源不足,而致心血虚少,心失所养,神不潜藏,而发为心悸。 七情所伤平素心虚胆怯,突遇惊恐或情怀不适
    gyu泪眸 12-17
  • 0
    冬天气温低防寒保暖非常重要记住以下五个要领可祛寒保暖防未病 寒从脚下起 脚位于人体最下部,是阳气最不易到达的地方,很多阳虚者都会有脚发凉的情况,在冬季更为明显。 脚离心脏最远,血管又不丰富,除了穿鞋、袜充分保暖让脚回暖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保健方法——泡脚。 作用一:祛寒保暖 冬季用一些温热的药物泡脚,可以起到祛寒保暖,鼓舞阳气的作用,对于下半身阳气虚、阴寒重的病证非常有好处。 作用二:通畅经络 泡脚能使气运
    gyu泪眸 12-14
  • 0
    生活中,很多人接触最多的中药制剂为汤剂,但它仅仅是中药剂型中的一种。《黄帝内经》中,就记载了汤、丸、散、膏、药酒等不同剂型及其制法;《神农本草经》中开始重视中药加工的重要性,指出要根据药物性质选择剂型;明代《本草纲目》中记载的中药成方剂型近40种。随着临床用药需求和现代科技发展,中药剂型不断增加。治病,选择合适的剂型是保证和提高疗效的关键,这里列举常见的几种。 新病、急病用汤剂 中药传统剂型中,古人认
    gyu泪眸 12-10
  • 0
    当前慢性病高发,很多人需要长期服药,但由于长期受“是药三分毒”的观念影响,加上化学药往往会明确告知药品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所以很多患者希望在慢性病治疗和长期服药期间,使用中医药。   然而这些患者可能忽视了一点,就是中医和西医分别具备自己独有的一套源远流长的哲学和逻辑体系,患者在用现代西医体系确诊的疾病种类,到了中医那里,很可能是另外一个样子。 古代中医这样解释“慢性肾炎” 祖国医学已经认识到:肾位于
    gyu泪眸 12-8
  • 0
    病了,到底是看中医好還是看西医方面好?西医方面服药便捷,有水就可以了;但中医学服药要配全的可就不止水那么简易了。再加广泛认为中医学重调理效果慢,故大量人挑选了西医方面。可是你清楚吗?有几种病症,实际上中药治疗的实际效果要比西医方面更强。 心脑血管病症:先西后中 如:高血压病、心脏病、中风、脑梗死等。西医方面在亚急性发病时有快速控制病症的功效。但不可以除根病症,中医药学关键在改进病人身体素质层面充分发
    gyu泪眸 12-6
  • 0
    中医提倡根据季节的变换合理养生,在中医五行理论中,冬季对应的是肾脏。 而现在正值初冬,正是开始养肾的最佳时间。 冬养肾,能抗病 中医认为,肾主藏精,肾中精气为生命之源,人体生长、发育、衰老以及免疫力、抗病力的强弱与肾中精气盛衰密切相关。 所以冬季一定要好好补肾,培好一年之根本,来年方可根深叶茂,身强体健。 01 补肾不吃咸 咸伤肾。过咸饮食会伤损肾精,导致精亏于下,虚火上浮,即成高血压、中风等症。 有人说,若
    gyu泪眸 12-4
  • 0
    冬天是寒冷的季节,中医认为,寒与肾相应,最易耗伤肾阳。而肾脏是人体水液代谢的重要器官,肾脏代谢功能正常,则机体内环境稳定,新陈代谢正常。 但冬季天气寒冷,不宜户外活动的可在家进行一些简便易行的护肾养肾方法。 01 热水泡足 每晚泡脚水温以40℃为宜,时间以每次15~30分钟为佳。经常泡脚可以改善身体的血液循环,达到滋养肾脏和肝脏的目的。 02 脚跟健走 每天用大步走代替悠闲散步。方法是迈开大步,脚后跟先着地,前脚在落地的
    gyu泪眸 12-3
  • 0
    中医里有句古话,叫作“神为形之主,形为神之宅”。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人这一堆肉啊骨头啊,为什么能活动呢,就是因为有“神”。神包括了精神、包括了思维、包括了情绪等东西。 简单的说,活人不同于尸体,多了的就是这么个神。要是一晚上睡不好,第二天人家就会说你,怎么“看着没神啊”怎么“精神不足啊”,所以,失眠就是个与神有关的疾病! 假设我们身体是个机器,那么他的运作就得靠神来操办。是的,在这里就把神理解为人好
    gyu泪眸 11-30
  • 0
    1.补充水分 冬季气温偏低,天气干燥,人体极易缺水,容易出现口干、咽干、皮肤干燥等,多饮水不但可补充人体所需的水液,也可以有效预防感冒。另外,感冒后也一定要多喝温热水,有利于毒素的排出,更快赶跑感冒。 2.适度锻炼 不要因为天气寒冷而懒惰不进行锻炼身体。即使是不想跑步也可以慢走或是上下楼梯等,最重要是要坚持锻炼身体,能够增强体质,提高身体免疫力。其实在上下班的时候,还是建议走楼梯,因为封闭的电梯更适合流感
    gyu泪眸 11-27
  • 0
    有副中医对联:“膏可吃,药可吃,膏药不可吃;脾可医,气可医,脾气不可医。”这里说的可吃的“膏”就是膏方。在我国,目前膏方已是冬令进补较为常见的补品,很多人入冬后都爱服用。那么,什么是膏方,膏方的作用、制备和禁忌有哪些? 传统滋补佳品 中医传统有丸、散、膏、丹、酒、露、汤、锭等八种剂型。其中的膏剂分为外敷和内服两种。外敷膏剂又称贴敷膏剂,内服膏剂叫膏方,也称膏滋剂、滋补剂和冬令膏方。 膏方是在大型汤剂基
    gyu泪眸 11-24
  • 0
    2020年11月22日,我们迎来小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云:“10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此时阳气收而阴气升,万物藏而寒冬至,因此小雪三候为“一候虹藏不见;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三候闭塞而成冬。”同时,小雪的到来为六之气的寒冬正式拉开序幕。 小雪,十月中,雪还未盛。雨遇寒,将霰为雪。雨凝先为霰,霰成微粒,霰为霏,飞扬弥漫为小雪。 白居易诗:"夜深烟火尽,霰雪白纷纷",来自《
    gyu泪眸 11-22
  • 0
    现在,中医药正日益受到人们的欢迎,但是,当您把一包包中草药拿会家以后,到底该怎样正确地煎煮和服用呢?下面我们来谈谈。 “煎药工具怎么选?” 现在有些朋友对此不大在意,用平时煮饭的铝锅来熬中药,这是不对的,一般情况下,中药不能用金属器皿来煮,因为金属器皿中所含的各种金属成份会与某些中药的成份产生化学反应,而且其中某些重金属被析出后会被人体吸收,从而影响人体的健康。最好用砂锅、陶罐、搪瓷、不锈钢亦可。 但
    gyu泪眸 11-20
  • 0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不同的体质,有着不同的养生方法——中医有9种体质之分,你知道自己是哪种体质吗?你知道怎样通过食疗调理最适合吗?一起拿起镜子,对照辨别自己的体质吧! 何为体质? 体质,是群体及其个体在先天禀赋及后天影响二者的相互协同作用下,在生命过程当中所形成的用于顺应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相对稳定的个体特性。 中华中医药学会于2009年3月26日颁布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指出:目前,最权威的中医基本体质分型
    gyu泪眸 11-17
  • 0
    1、常泡脚俗话说,脚底生寒。如果脚部非常的阴冷,那么整个身体都不会暖和过来,只有身体内血液充足,流通速度很快,人才会不会那么寒冷。而经常泡脚就会使血液循环加速,全身也会感觉比较温暖。体内的寒湿之气,如果经常泡脚,也会慢慢的排出来,就能非常有效的改善人的寒性体质。泡脚的时候最好选择在睡前泡脚,这样还有助于睡眠质量的提高。泡脚的时候可以加入有益于身体的中药包,可以使体内的寒气更加快速的排出。 2、多运动在
    gyu泪眸 11-15
  • 0
    冬天悄然来临,随着气温骤然下降,此时也进入敛阳、补阳的好时节,阳气虚弱、气血不足的人更应该顺应自然规律,补肾防寒护阳气。冬季究竟该怎么养? 锦囊一:冬季常晒背 人体腹为阴,背为阳,心肺主之,背部的诸多穴位经络,尤其是最重要的督脉(位于后背正中线上),经常晒晒这些穴位能起到强壮心肺、调理脏腑气血的作用。 但是晒太阳也有讲究,如果在阴天,日无光明,无光则阳气不足,阳中带阴,则不可以晒,要选日有光之时,一般
    gyu泪眸 11-12
  • 0
    “北风潜入悄无声,未品浓秋已立冬。” 秋天的景意并未完全消尽,立冬踩着厚厚的落叶,披着清澈高远的蓝天,伴着纷乱的微寒,粉墨登场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此时,雁声入梦凉,山月各苍茫。 立冬,冬三月之始。《孝经纬》曰:“斗指乾,为立冬,冬者,终也,万物皆收藏也。”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开始。此时,草木凋零、动物蛰伏,万物都趋于休止,开始养精蓄锐,为春季的勃发做储备。冬天来
    gyu泪眸 11-10
  • 0
    “立冬”将至,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论,秋冬季节是进补的黄金时期。儿童的秋冬进补,也越来越受到宝爸宝妈们的青睐。 儿童膏方素来以“素膏”、“清膏”闻名,是指在膏方处方中没有加入动物类中药(如胎盘、鹿茸等),并在制作过程中,也不加入动物胶(如阿胶、龟板胶等),只采用药材、麦芽糖、冰糖等收膏。素膏作为一种儿童冬令调理方法,“量身定制”、“一人一方”,避免了阿胶、龟板胶等补品的不恰当应用对儿
    gyu泪眸 11-5
  • 0
    天气渐冷,古人认为冬三月是“生机潜伏,阳气内藏”的季节,此时利用外在环境气温较低之时进行进补,一方面可以使人体在秋冬季节更有抵抗力,不致受寒气侵袭而生大病,一方面又可蓄积能量,避免来年春夏因阳气不足、阴寒内伏而发病。膏方即为此时调补身体的一个很好的选择。   中医“治未病”   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其中,“治未病”即为中医的大健康观,早在两千多年前
    gyu泪眸 10-27
  • 0
    众所周知,慢性荨麻疹是一种反复发作、顽固难治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病因与发病机制复杂,目前西药抗组胺、激素等药物多可暂时控制症状,但停药则易于复发,常可多年甚至数十年不愈。 1. 中医辨证,凸显治疗优势 近年不少证据表明,慢性荨麻疹是主要由自身免疫因素参与导致的皮肤病,与急性荨麻疹发病机制不同,患者血清中存在抗高亲和力IgE受体的自身抗体、组胺释放活性(histamine-releasing activity, HRA)或抗IgE自身抗体,其激活肥大细胞、
    gyu泪眸 10-27
  • 0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每年公历10月23日左右,太阳位于黄经210°。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霜降节气含有天气逐渐变冷、初霜出现的意思,是秋季到冬季过度的时节,也意味着冬天即将开始。 “霜降三候” 一候豺乃祭兽豺狼的豺,俗名:“豺狗”,霜降日杀兽陈列,古人说是“祭秋金”,也是别秋的一种形式。 二候草木黄落木叶飘零,飒飒风干,冬天即将来临。 三候蜇虫咸俯
    gyu泪眸 10-23
  • 0
    失眠,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的睡眠而言,轻者入寐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醒后不能再寐,严重者可整夜不能入眠。 中医认为,失眠多为脏腑失和,气血失调所为,调理脏腑,使气血调和、阴阳平衡,脏腑功能归于正常为本病治疗原则,中医辨证施治,一般分为以下几型。 肝郁化火型 主要表现为急躁易怒,不寐多梦,甚至彻夜不眠,伴有头晕头胀,目赤耳鸣,口干而苦,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弦而数。 痰热内扰型 主要表现为不寐,胸闷
    gyu泪眸 10-20
  • 0
    大家都知道,感冒这种病,看上去小,但却十分降低生活质量,好吃的吃不出味道,睡觉时呼吸不畅,无止境的咳嗽和鼻涕……让人分分钟捶胸顿足:我为什么不照顾好自己?我为什么要感冒?! 那么,理论上讲,感冒有预防机制吗?擅长“治未病”的中医又是用什么方子来预防感冒呢? 辨证论治 中医治病讲“辨证论治”,也就是从不同的症状表现,透过四诊,辨别证型,然后论治,类似一般人所说的随体质不同治疗。 而在预防疾病的用药上也是
    gyu泪眸 10-9
  • 0
    古代把露作为天气转凉变冷的表征。仲秋白露节气“露凝而白”,至季秋寒露时已是“露气寒冷,将凝结为霜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寒露》 寒露,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 寒露在二十四节气中排列十七,于每年的十月八日至九日交节。史书记载“斗指寒甲为寒露,斯时露寒而冷,将欲凝结,故名寒露。” 属于秋季的第五个节气,表示秋季时节的正式开始。寒露之后,露水增多,气温更低。此时我国有些地区会出现霜冻,北方已呈深秋景象
    gyu泪眸 10-8
  • 0
    天气逐渐转凉,很多人都会手脚冰凉,即使喝热水、多穿衣服,也依然暖不起来。这在女性、老人和体弱者中更为常见。尤其是手、足等末梢部位。 为什么女性更怕冷? 研究表明,耐寒能力较差的女性与男性相比,血液中铁元素含量不足,血浆甲状腺素水平降低。若女性膳食中含铁较低,易患缺铁性贫血;如果长期缺碘便会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机体的御寒能力也会因此降低。 手脚冰凉三大原因 一、循环障碍 心脏衰弱,无法使血液供应到身体末
    gyu泪眸 10-6
  • 0
    工作的各种压力,各种事情的不顺利,总会让人感到烦躁,甚至是因为一点小事也会大动肝火,发脾气,生气不仅影响的是心情,更重要的时还会惹病上身,正所谓“气大伤身”。所以我们要适时的调整自己的心情,懂得给自己解压,还可以通过按身上的五个“撒气阀”来消除心中的怒气。 老发火容易导致五种“气病”: 1、伤心。生气时,会令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尤其是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生气容易使病情加剧。 2、伤胃。中医认为,郁怒则
    gyu泪眸 10-5
  • 0
    俗话说,鼻闻香臭,舌尝五味。如果有一天吃什么东西都味同嚼蜡,那生活也就失去了意义。相反,如果嘴里经常感觉有异味,比如泛酸、口苦、发甜,也不可大意,山东淄博古方中医疑难病研究所认为:这常是患有某种疾病的信号。 口甜:一般来说,脾热口甘,因此口甜多为脾胃功能失调所致。因为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可导致各种酶的分泌异常,唾液中淀粉酶含量增加,刺激舌上的味蕾而感觉口甜。另外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唾液内糖分亦升高,也
    gyu泪眸 9-28
  • 0
    秋季,指农历8、9、10月,包括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6 个节气。秋季,暑夏的高温已降低,人们烦躁的情绪也随之平静,且秋风带来秋季宜人的景色。此时切勿因眼前的美景忽视了养生。许多因素往往在不经意间影响着您的健康,且夏季过多的耗损也应在此时及时补充,所以秋季亦应特别重视养生保健。俗话说:“一夏无病三分虚”,立秋过后气温逐渐由升温转成降温,气候虽然早晚凉爽,但人极易倦怠、乏力等。根据中医“春夏养阳
    gyu泪眸 9-24
  • 0
    火龙灸是在位于人体背部正中、总督一身阳气的督脉上铺灸,汇经络、腧穴、药物、艾灸作用于一体,具有温肾壮阳、补精益髓、通督止痛、散寒祛湿及保健强身的功效,标本兼治。是常见灸疗中施灸范围较大、一次灸疗时间较长的灸法,是冬季补阳气的不二选择。主要适宜于怕冷、腹泻、过敏、哮喘、痛经、风湿病、脊柱炎、关节痛等病症中属于虚寒性质的患者。 灸法有哪些益处? 驱邪——祛风湿、散寒止痛、舒筋通络——颈肩腰腿关节痛 通络—
    gyu泪眸 9-22
  • 0
    随着我们体重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减肥方式也就跃入眼前:节食、运动早就不是什么遥远的话题,几乎没有人没有为自己的体重试过这两个减肥的方法;减肥药早就见诸各大药店,随随便便就能买得到;而吸脂手术、缩胃术也不再遥不可及……然而,繁目众多的减肥方法中,中医减肥以其安全、绿色、健康的特点独树一帜,受到越来越多胖友的认可和追捧。   运用中医辨证施治的原理,通过针灸疗法、穴位埋线等传统中医临床治疗方法,加之
    gyu泪眸 9-21
  • 0
    美”似乎是我们女人的天性,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甚至去尝试一些不可思议的事情,比如“用水蛭治疗脸上的痘痘”“保养容颜吃胎盘”……但是你们是否知道我们其实自己可以在家调的中药面膜实际更有效呢?我们就从中医的护肤史开始说。 其实,中药面膜不是现在才有的,在古代就已经流传许久。我国自古以来的美容秘诀就是采取外敷内服中药本草,从而达到滋阴养颜的神奇功效。相传中国四大美人之一的杨贵妃就是美容顶级爱好者,肌若凝脂
    gyu泪眸 9-20
  • 0
    中国传统医学对糖尿病及并发症的记载已有二千余年的历史,并在长期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防治糖尿病及并发症的经验。通过临床实践证明中医药在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预防糖尿病 危险降半 在中医“治未病”理论指导下对450例糖尿病前期者(IGT)随机分为生活方式干预组(对照组)和生活方式干预+中药辨证论治组(中药干预组),通过2年随访,结果表明:中药干预组可明显降低IGT者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
    gyu泪眸 9-18
  • 1
    痤疮俗称“青春痘”,又叫“面疱”“粉刺”“酒刺”“暗疮”等,是由于毛囊及皮脂腺阻塞,发炎所引发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也是美容皮肤科的最常见的病种之一。通常好发于面部、颈部、胸背部、肩膀和上臂。临床以白头粉刺、黑头粉刺、炎性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等为主要表现。这种疾病青春期多见,但也不完全受年龄阶段的限制,从儿童到成人,几乎所有年龄段的人都可以发病。皮肤是五脏的镜子。痘痘的产生主要与五脏六腑关系密
    藏器閣 9-17
  • 1
    中医对于肥胖的认识早有记载,发生原因多与“湿、痰、虚”有关。中医根据成因把肥胖分为以下几类:1、腹型肥胖:因肝气过剩引起,多伴有便秘及高血压倾向。2、虚胖:因肾功能太强或太弱引起,多伴有月经不调、手脚冰凉等症状。3、脂肪型肥胖:因血气过盛引起,容易引发心脏病。4、病态肥胖:因血气不足,脾脏阳气太盛引起,产后肥胖、激素性肥胖属于此类。5、气胖:因三焦经异常引起,属精神压力型肥胖。对于这些类型的肥胖,中医认
    藏器閣 9-17
  • 0
    黄褐斑也称肝斑,为面部的黄褐色色素沉着。多对称蝶形分布于颊部。多见于女性,血中雌激素水平高是主要原因,其发病与妊娠、长期口服避孕药、月经紊乱有关。 黄褐斑是世界疑难杂症,很多方法都不能彻底有效地根除,使得黄褐斑出现反弹的现象。针对这个特点,采用中药治疗黄褐斑反而是恰当好处的,慢慢调理,即可将黄褐斑的根源去除。那么中药治疗黄褐斑效果如何呢?   中医认为,五脏六腑之精气充盈,皮肤则细嫩光泽;五脏六腑之精
    gyu泪眸 9-14
  • 0
    特点 中医美容注重整体,将容颜与脏腑、经络、气血紧密连结,中药内服、外敷、针灸、推拿、气功及食疗等手段均体现出动中求美的观点,使精气畅通,并且简便易行、安全可靠,作用广泛而持久。中医美容在保健美容和治疗损容性皮肤病方面独具特色,从而显示了它所蕴藏的特殊潜力。 中医美容的历史可追溯到两千年前,中医美容的各种方法,被无数的人反复运用、筛选,日臻完善。其精华将为现代中医美容及世界美容提供行之有效的天然药物
    gyu泪眸 9-11
  • 0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胃黏膜呈慢性浅表性炎症的疾病,为消化系统常见病,属慢性胃炎中的一种。可因嗜酒、喝浓咖啡、胆汁反流,或因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引起。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症状,如进食后上腹部不适、隐痛,伴嗳气、恶心、泛酸,偶有呕吐。 慢性浅表性胃炎多属胃肠功能性紊乱所致,大多并无器质性病变,所以中医调理对于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治疗的优势很明显。 1、 中医在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时候一般都是先要采用温胃养胃的药
    gyu泪眸 9-7
  • 0
    一是不会有副作用。在使用西药治疗颈椎病的时候经常会陷入到副作用的怪圈之中,不断的诱发各种不适的症状。所以即使通过使用西医治疗颈椎病可以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也有可能带来其他的病痛。但是这个问题对于中医而言出现的几率会大大的减低,因为中医本身副作用更比较小,适合大部分的患者使用。因此建议大家使用中医治疗颈椎病。 二是彻底治疗颈椎病。颈椎病是一种十分容易复发的疾病,因此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疼痛。为此建议大
    gyu泪眸 9-6
  • 0
    第一,中西医结合,可以加强治疗作用,提高疗效。中药对控制关节炎有很肯定的疗效,只是相对西药而言,起效比较慢。中药对多种风湿病的皮疹及发热、对干燥综合征的口干及眼干、对狼疮肾炎的蛋白尿等等也都有作用。 第二,减轻西药的副作用。举例而言, 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有可能出现消化道不良反应,服用免疫抑制剂有可能出现脱发,服用激素可能引起兴奋失眠……诸如此类,都可以通过中药的调理,减轻症状,增加患者对西药的耐受性。
    gyu泪眸 9-4
  • 2
    我们大家谈到中医,一个是除根,一个是副作用小。在痛风治疗这一块,也充分的表现在这两方面,因为它是一个代谢性疾病。西医治疗痛风的时候有两类药,一个是促进尿酸的排泄,比如说我们常用的,苯溴马隆这一类的药,第二个就是抑制尿酸的形成,我们一般使用是别嘌醇,现在有非布司他。但是这两种药不管哪一种,对我们的肝和肾,副作用都特别大,而且这不能从根本上治疗,只是症状的缓解。中医在治疗的时候,我们通过辨证论治,来改
  • 2
    中医药是我国医学科学的特色,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并且对世界的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要进一步发挥中医药的有是特色,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 一、中医药药的特色和优势 我国传统医药之所以历经数千年而不衰,至今在医疗保健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在世界传统医药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是由自身理论的科学性和优势所决定
    gyu泪眸 9-3
  • 1
    我们为什么要养生?对于这个问题大多数人存在一些误区,以为这只是老年人才需要关心的事情,殊不知养生不仅仅是追求延年益寿,而是整体提高生命质量,获得快乐人生。这关乎于我们每个人生活的每一天、每一刻、每件事…… 在当前物质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现代社会,为何还会病痛无减、恶疾丛生呢?首先,人们沉溺于享受现代科技带来的种种方便时,已经不自觉地违背了自然的规律,远离了自然的环境;其次,现代科技
    gyu泪眸 9-3
  • 0
    亲爱的各位吧友:欢迎来到平和仁堂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会员

目录: 疾病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