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流控吧
关注: 162 贴子: 235

  • 目录:
  • 工业
  • 0
    在工业应用中,有机涂层的固化过程是至关重要的。涂层在指定的条件下进行烘烤,有助于提高其耐久性和性能。但是,由于操作失误或设备故障,有时涂层可能会遭受过度烘烤,从而影响其最终性能。因此,深入了解过度烘烤对有机涂层的具体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一、烘烤与涂层固化 烘烤是涂层固化的关键过程,它可以确保涂料在底材上固定,形成坚固的涂膜。适当的条件是根据涂料的化学成分和性质确定的。涂料生产厂家通常会为其产品提供更
  • 0
    2. 结果与讨论 2.1 非牛顿液滴的生成模态 图4是牛顿流体60 wt.% GW溶液在橄榄油中生成的液滴, 图4(a) ~ 图4(g)流量分别为Qd = 20 μL/h, Qc = 100 ~ 3000 μL/h. 随着连续相流量的增大, 液滴尺寸减小, 液滴由挤压模态转变为滴流模态(图4(a) ~ 图4(d)), 这个过程伴随卫星液滴的生成. 继续增大连续相流量, 产生了不同的现象(图4(e) ~ 图4(g)), 液滴不是单独生成而是一次性生成一组并且以稳定的周期生成, 这个阶段为多液滴破碎模态. 在这个模态中发现随着流量变化会出现液滴
  • 0
    在使用光刻胶时,我们往往会遇到气泡的问题,而且气泡的存在往往会直接影响光刻质量,因此我们需要搞清楚气泡产生的原因和怎样消除气泡带来的不良影响。光刻胶的气泡产生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想要搞清楚气泡产生的原因,我们需要按照出现(或者发现)气泡产生的环节进行分析,接下来我们按照涂胶烘烤过程、曝光过程来介绍几种常见的气泡产生原因和消除方法: 旋涂光刻胶时发现气泡 在涂布光刻胶前如果光刻胶瓶子有摇动或移动时,或
    szwenhao1 2-27
  • 0
    晶圆显影过程是光刻工序中必不可少的步骤,显影过程已经经历了几十年的创新和进步。那么常见的显影方式有几种?显影液的种类有哪些?显影的机理是什么?显影主要的控制因素有哪些? 什么是显影? 显影(photoresist developing),显影是将显影液应用于曝光后的光刻胶。显影液是一种化学溶剂,作用是洗去光刻胶中被曝光或未被曝光的部分,从而在晶圆上得到出所需的图案。 具体来说: 在正胶中,曝光部分在显影过程中会被洗去。 在负胶中,未
    szwenhao1 2-19
  • 0
    微纳尺度物质的分离和分选在精准医学、材料科学和单细胞分析等研究中至关重要。精准、高效和快速的分离微纳尺度物质能够为癌症的早期诊断、生物样品检测和细胞筛选提供重要帮助,其中基于外加场分离技术的分离微纳尺度物质因可以对微纳尺度物质高效在线分离和分选,被广泛应用于微纳米颗粒、外泌体以及生物细胞的分离工作中,而目前多数外加场分离技术存在装备繁琐和样品消耗大等问题。微流控技术是一种通过制作微通道和微流控芯片操纵
    szwenhao1 1-23
  • 0
    润湿性和微流体技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基于润湿性的微流体方法显示出相当大的潜力。除了微流体之外,研究人员对润湿性研究也重新产生了兴趣。微流控技术用于信号检测、细胞培养和材料合成等多个领域,其主要目的是促进微小液滴在宽度约为 10 μm 的窄管内的调节运动。由于对微米级流体力学的理解有限,微流体需要基于润湿性设计的系统建模。本综述首先对仿生表面进行评估,以全面概述润湿性和微流体。该分析强调清晰度和逻辑结构,
    szwenhao1 1-10
  • 0
    摘 要 现有细菌定量检测多依赖专业实验室,检测周期较长。 针对此问题,本研究基于微流控芯片液滴数字化分析,建立了一种细菌定量检测方法。 采用具有平行液滴分析单元的微流控芯片,其特点在于使用了注射器真空驱动液滴产生方法。 借助刃天青显色反应引起的荧光强度改变,可指示液滴内活性细菌的存在。 通过计算细菌阳性液滴的比例,采用泊松分布算法,计算出原始样品中的细菌密度。 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可在3. 5 h 内完成细菌定量分析,动态检测
    szwenhao1 1-3
  • 0
    微流控芯片 北京线下:书本教材及所有案例模型文件、会议回放视频 1、Comsol 基本操作:了解Comsol的建模步骤与方法,熟悉基本操作流程 2、建立通道流动:建立二维及三维的通道流动,熟悉通道流动的建立过程 3、建立相对复杂的通道流动:重点对通道结构的建立方法进行讲解,巩固通道流动的建模与后处理方法 4、对流扩散过程模拟:建立被动式微混合器的建模分析模型,熟悉多场耦合的原理和实施步骤 5、电泳过程模拟:以十字通道中的样品电泳
  • 0
    目前,各种类型的玻璃材料在MOEMS(Micro-Opt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及生物芯片中得到了大量的应用。K9 玻璃、石英玻璃、GG17高温玻璃作为现在常用的光学材料,它们在MOEMS制备中占据了重要的作用。Nakanishi等采用46%的氢氟酸作为刻蚀剂制备出玻璃材质的电泳芯片。玻璃材料由于其自身特性,它没有电荷的自由移动,介电性能好,玻璃通孔技术(Through-Glass Via,TGV)在半导体工业中越来越显示出其优越性,TGV克服了硅通孔技术(Through Silicon Via,TSV)的载流子在电场
    szwenhao1 12-26
  • 0
    微阵列芯片 SELEX 技术筛选适配体 微阵列芯片及其分类 微阵列芯片是通过微点阵技术或微颗粒填充技术将数以万计的生物探针固定在基板上,通过生物探针与溶液中的待测分子特异性结合完成分析和检测过程。 微阵列芯片表面不存在微通道、微腔室等微结构,无需考虑流体在芯片内部流动造成的堵塞和气泡等问题,降低了芯片加工和使用的难度。 另外,微阵列芯片的实验结果可通过计算机阵列分析技术获得。 核酸微阵列芯片与蛋白质微阵列芯片 核酸微阵
    szwenhao1 12-14
  • 0
    这篇综述文章概述了微流控在即时(POC)诊断中的应用,重点关注病毒感染的快速诊断。引言定义了 POC 诊断,并强调了快速诊断病毒感染的重要性。讨论了微流体在诊断中的历史,以及与传统诊断技术的比较。介绍了微流控的原理和微流控器件的基本组件。讨论了微流控在诊断中的优缺点,包括快速诊断、低样本量要求以及与各种检测技术的集成。重点介绍了用于病毒感染的微流控诊断设备的例子,包括商业和基于研究的。还探讨了病毒感染的传感
    szwenhao1 12-4
  • 0
    在做微流控实验的过程中,通常会有气泡存在于微流控的通道中,这些气泡有时候会影响实验的精确度和稳定性,因此,在做某些实验时,我们需要在气泡进入到微流控芯片通道内部之前将其过滤掉。 如果要想排除掉微流控通路上的气泡,那么我们需要先了解下,气泡是从哪里引入的。微流控通道内的气泡来源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开始向芯片通道内注入液体 当开始做微流控实验时,需要启动微流控装置,把所需要的实验液体注入到芯片的通
    szwenhao1 11-20
  • 0
    T型微通道内的幂律流体液滴破裂行为 近几十年来,微流控技术由于安全性高、易于控制、高效率以及耗能少等一系列优点,获得了工业界与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并得到了迅速发展.作为微流控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液滴微流控技术主要研究液滴破裂、变形及融合等行为,广泛用于化工、医学工程、细胞工程与食品科学等领域.T型微通道作为被控制的基础单元,因其结构简单、加工容易,被广泛用于研究两相传热传质问题.由于液滴在T型微通道中破
    szwenhao1 11-13
  • 0
    摘要:液滴微流控技术在微纳米尺度上对多种流体的流动进行精确控制,从而能够以高通量的方式生成结构可调和成分可控的微纳米液滴。通过结合合适的水凝胶材料和制造方法,可以将单个或多个细胞高效地封装进水凝胶中,制备细胞凝胶微球。细胞凝胶微球可以为细胞的增殖、分化等提供一个三维的、相对独立可控的微环境,在三维细胞培养、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干细胞研究和单细胞研究等生命科学领域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主要综述了基于液滴
    szwenhao1 10-17
  • 0
    我想用微流控技术实现组织细胞包埋,制作微囊。我将壳聚糖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直接滴入海藻酸钠溶液中反应形成微胶囊,是形成均质的微囊,还是一层一层的?为什么内部是液态的?如果我用两步法制备,如何继续用微流控技术实现将海藻酸钙凝胶珠再与壳聚糖反应?另柠檬酸钠的作用是什么?
  • 0
    细胞是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元,在类型和状态上有很大差异。在大多数生物系统中,我们对细胞多样性的认识是不完整的,就像神经系统(脑细胞)这样的复杂组织。单细胞识别和功能的表征,作为对每个细胞的功能和反应的理解,将加速生物领域的发现。它可能是癌症、肿瘤,几何任何可能在细胞群中具有多样性的东西。然而,今天的技术并不能提供一种简单的方法来同时分析大量的单个细胞。快速、可扩展的液滴测序(Drop-Seq)这种方法可以
    szwenhao1 10-9
  • 0
    注射泵是生命科学研究中常见的用于均匀注射微量液体的仪器,通过精密装置控制注射器活塞的平稳运行和精确定位。在实验中采用高精度注射泵不仅可以节约成本,还可最大程度减少实验错误的出现次数以及避免出现低效率工作的情况。 注射泵特点 注射泵是一种智能化的注射装置,能够将药物精确、均匀、持续地输入体内,严格控制药物用量,保证药物最佳的有效的浓度,合理地调节药物的注射速度,连续输注各种急需的药物,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01 精
    szwenhao1 9-26
  • 0
    一般来说,动态分配是优先选择,因为它是一种更受控的过程,可以提供更好的基板间变化。这是因为在开始旋转之前溶剂蒸发的时间较短,并且斜坡速度和分配时间不太重要(只要允许基材有时间达到所需的转速)。动态分配通常也使用较少的墨水,尽管这确实取决于表面的润湿特性。 动态分配的缺点是,当使用低于1000rpm的低旋转速度或非常粘稠的溶液时,获得完整的基材覆盖变得越来越困难。这是因为向心力不足以将液体拉过表面,而较低的旋
    szwenhao1 8-28
  • 0
    结果 1 染料定性表征浓度梯度 随着荧光素钠与苋菜红流速比的增加, 荧光素钠成分在通道中所占比例逐渐增加。当流速比 < 1时, 苋菜红在4个通道中含量较高(图 2A~D); 当流速比 > 1时, 荧光素钠在4个通道中含量较高, 不利于拉开浓度差异, 形成浓度梯度(图 2I~L、M~P); 当两水相流速比为1时(即流速均为100 μL·h-1), 芯片可以生成较好的浓度梯度, 接近于线性浓度梯度(图 2E~H)。同时, 结果可以看出当流速差异较大时, 两水相分界清晰, 流体在流动过程中不能充
    szwenhao1 8-11
  • 0
    在微流控芯片的加工过程中,通常都会用到模具,尤其是在PDMS芯片加工的过程中。PDMS芯片加工通常采用软光刻技术来制作。为了执行PDMS软光刻技术的加工过程,通常您需要用到模板,常规和经常使用的模板一定是环氧树脂SU-8模具。每年都会有许多实验室从事微流控芯片的加工活动,并且有时会使用不好的实验设备或不正确的实验方法。本博文简要介绍如何使用环氧树脂SU-8加工一个PDMS芯片模具的基本知识。 本文中,介绍使用旋涂机来分配/匀涂树脂
    szwenhao1 7-28
  • 0
    一、微流控芯片制作步骤 微流控芯片是一种在微尺度下进行液体操控的小型化装置,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了解微流控芯片的制作步骤对于研究人员和工程师来说至关重要。 首先,在微流控芯片制作之前,需要设计并优化芯片的结构。这包括确定芯片的通道尺寸、形状和布局,以及选择合适的材料。 其次,准备芯片制作所需的材料和设备。常见的材料包括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和玻璃基片。而设备则包括光刻机、薄膜沉积设备等。 接下来,通
    szwenhao1 7-20
  • 0
    体外实体瘤模型是癌症研究和药物筛选的重要工具。多细胞肿瘤球状体(MCTS)是一种具有生理相关性的三维细胞培养模型,表现出类似实体瘤的结构、代谢和耐药性特征。为了推动其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具备高通量、广泛的细胞种类适用性、批次间一致性、以及构建复杂球体能力的MCTS制造技术尚有待开发。 近日,清华大学林金明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多细胞肿瘤球状体制备方法,利用微流控液滴技术和细胞膜工程技术对制造过程进行严格
    szwenhao1 7-13
  • 0
    数字微流控芯片(Digital microfluidic chip)主要有两种结构:一种是开放式结构(单平板);另一种是封闭式结构(双平板)。在开放式结构中,驱动电极和地电极处于同一基板上;而在封闭式结构中,由上、下两板组成,通常上板作为地电极,一般由氧化铟锡(ITO)组成,下板作为驱动电极,包含一系列电极阵列。 数字微流控芯片一般由四个基本部分组成:基底、电极层、介质层和疏水层,需要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 1、基底 基底作为芯片的
    szwenhao1 7-7
  • 3
    微流控芯片技术交流群
    ADITO 7-6
  • 0
    微流控芯片的结构由具体研究和分析目的决定,设计和加工微流控芯片片基开展微流控芯片研究的基础。 微流控芯片的主体结构由上下两层片基组成(PMMA、PDMS、玻璃等材料),包括微通道、微结构、进样口,检测窗等结构单元构成。外围设备有蠕动泵、微量注射泵、温控系统、以及紫外、荧光、电化学、色谱等检测部件组成。附加在微流控芯片结构上的电器设备是微流控芯片进行研究的必要组成部分,主要功能如驱动和控制微流体的流动、温度调控
    szwenhao1 7-4
  • 0
    聚二甲基硅氧晶片是目前国内外研究最多、应用最广的一类高分子聚合物芯片。微流体晶片表面问题复杂。第一, 表面疏水性很高,未处理表面水的接触角度过大,清洗片与电泳分离时,微通道中极易出现气泡,第二,该芯片的导热性较差,比玻璃晶片低约五到六倍的导热性,对焦耳热有效散发极为不利,高分散场的应用受到很大限制,再者,微流控芯片是多孔的,被吸附的疏水小分子如其动力学直径小于芯片微孔直径,晶片内部将会扩散、迁移,
    szwenhao1 6-16
  • 0
    Leidenfrost效应是流体研究领域的经典物理现象,即液滴在高温表面会呈现悬浮态。控制Leidenfrost液滴在冷却降温、摩擦减阻、微流控和功能材料图案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当前研究集中于通过固体表面构筑物理拓扑结构调控液滴,其调控程度有限,实现的液滴动态行为简单。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绿色印刷院重点实验室宋延林课题组近年来围绕图案化浸润性控制液滴行为方面开展了系统研究,实现了液体复杂行为的操纵和精确图案化。 近日,宋延林
    szwenhao1 6-13
  • 0
      微生物生长表型筛选是工业育种、酶定向进化和合成生物学等领域面临的限速步骤。精准的单细胞精度生长表型测量是突破上述瓶颈的关键。近日,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单细胞中心开发了低成本、非标记的微型液滴微流控平台。该平台可通过单细胞微液滴培养、液滴自荧光检测、目标微液滴自动分选等步骤完成单细胞水平的微生物生长表型筛选,并在大肠杆菌中示范该方法的准确度和可靠性,为工业菌株的快速筛选提供了有力手
    szwenhao1 6-8
  • 0
    当前,新冠的多种变异毒株在全球肆虐,面对不停变异的病毒,科学家仍在夜以继日地进行病毒的致病原理、潜在治疗靶点以及筛选出有效的抗体研究中。 单细胞研究 细胞研究是当前生物技术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传统细胞生物学分析研究的对象通常是数以十万至百万计的群细胞。随着现代生物学的发展,科学家趋向于研究细胞间存在的多样性。 这不但能充分地了解细胞群体中某些特殊的细胞功能,更能鉴别大量细胞群体中少量的多样性,为重大疾
    szwenhao1 6-5
  • 0
    免疫细胞浸润和细胞毒作用在炎症和免疫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的癌症免疫治疗筛选方法忽略了T细胞穿透肿瘤间质的浸润能力,从而极大地限制了实体瘤有效治疗的发展。 近日,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伯明顿分校郭峰团队在 PNAS 期刊发表了题为:Microfluidics guided by deep learning for cancer immunotherapy screening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开发了一种平台工具,将微流控与深度学习技术相结合,有效地识别促进T细胞肿瘤浸润和提高癌症免疫治疗效果的表
    szwenhao1 5-24
  • 0
    3D打印构建心肌器官芯片用于药物心肌毒性评估的研究取得新进展 黄文华、吴耀彬团队在3D打印构建心肌器官芯片用于药物心肌毒性评估的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基础医学院黄文华、吴耀彬团队撰写的论文Multiscale Anisotropic Scaffold integrating 3D Printing and Electrospinning Techniques as a Heart-on-a-chip Platform for Evaluating Drug-induced Cardiotoxicity在生物材料领域顶尖期刊Advanced Healthcare Materials(1区,影响因子11.092) 以研究长文的形式在线发表。 药物的心肌毒性是导致新药
    szwenhao1 5-17
  • 1
    实验目的: 参照Moderna和BioNtech的新冠疫苗配方,以MC3和SM102为主要脂质,制备包载mRNA的脂质纳米颗粒(LNP)。 实验原理: MC3和SM102是两种可解离脂质,在酸性条件下可质子化形成阳离子脂质,通过静电作用于带负电的mRNA结合,形成载有mRNA的脂质纳米颗粒(lipid nanoparticles, LNPs)。在本实验中采用微流控混合法,让脂质溶液与和mRNA溶液在微混合器中充分、迅速的形成粒径均一的LNP。由于脂质溶解于乙醇中,核酸溶解于酸性缓冲液中,因此需要透析或者超
  • 0
    微流控芯片(mircrofluidic chip)即生物芯片,也被称为芯片实验室。微流控技术指在微米级微管中精确操纵微量流体的技术,能将样品反应、制备、分离、检测等生化实验的基本操作集成到很小的芯片上,具有高灵敏度、高集成、高通量、高效率等多种优势。在生物医学领域,可用于药物合成分析、医疗体外诊断、仿生皮肤组织器官、单细胞分析、核酸分析、药物筛选递送等场景。 生物医药领域应用 药物分析 在药物分析领域,微流控芯片能降低药物分
    szwenhao1 5-12
  • 0
    肿瘤微环境 肿瘤在TME中形成和发展,TME不仅包含肿瘤细胞,还包含基质细胞和免疫细胞。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既受肿瘤内遗传或获得性突变的影响,也受肿瘤周围TME中多种成分的相互作用的影响,包括细胞、信号因子和支持性结构分子。值得注意的是,肿瘤异质性存在于不同患者之间、同一患者的不同病变内以及单个肿瘤的不同区域。在TME中存在的免疫和基质成分中也观察到这种异质性。更重要的是,这种异质性随着时间的推移是动态的。 肿瘤微环境
    szwenhao1 5-9
  • 0
    微液滴具有体积小、比表面积大、速度快、通量高、大小均匀、体系封闭、内部稳定等特性,在药物控释、病毒检测、颗粒材料合成、催化剂等领域中均有重要应用。微流控技术的发展为微液滴生成中实现尺寸规格、结构形貌和功能特性等的可控设计和精确操控提供了全新平台。那么在实际生产生活方面微流控液滴有哪些应用呢? 材料学方面 微球制作过程 科研人员利用微流控技术在光聚合作用下合成了直径约为3.3-3.7mm的低密度海绵状微壳,并研究了
    szwenhao1 5-4
  • 0
    微通道反应器是利用精密加工技术制造的特征尺寸在10到300微米(或者1000微米)之间的微型反应器,应用在许多领域中,在化学工业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依据动力学和热力学需要,内部腔体的大小,如通道的尺寸范围能从几微米大到几毫米。   有时,一些自由的流动方式例如通过较窄直径范围的碰撞射流也可以应用于微反应过程。基于这个理念,微反应器不只是由成百上千的微通道组成的反应器,而是一种能通过形成特殊流体形态来促进流体传
    szwenhao1 4-24
  • 0
    硝化反应是有机合成中的基本反应之一,它在工业上也有重要用途。标准批次硝化工艺经常使用硫酸和硝酸的混合物,由于高度放热并对温度敏感经常在工艺放大时变得剧烈而危险。因此化学家们开始用连续流动的方法在微反应器中研究硝化反应,反应器的微小空间能极好地控制温度从而帮助排除安全隐患。 02 案例分享 Taghavi-Moghadam小组报道了使用微反应器进行连续流硝化反应,为芳香化合物的硝化提供了安全可控的方法。例如在宽100μm的微通道(CYT
    szwenhao1 4-23
  • 0
    安全注意事项 使用芯片胶点机前,请仔细阅读此安全须知,这里所示的注意事项,是一些有关安全方面的非常重要的内容,请务必遵守。对于其中的说明,在安装和维护芯片点胶机须严格遵守。 1.使用前请您先参阅本使用手册,电源的电压应具备稳定,当电压超出额定电压220 V的±10 %时,会对设备造成损伤。电源的导线、保险丝、插座应符合其说明书所列电器负荷的要求。 2.芯片点胶机的电器安全应在PDMS双组份胶混合,芯片点胶机的电源线接地按
    szwenhao1 4-17
  • 0
    应有良好的光学性质;其性质容易被加工;分析环境下是惰性等。 聚合物材料应有良好的光学性质: 能透过可见光与紫外光,入射光不能产生显著的背景信号。例如使用激光荧光法检测时,要注意芯片材料的本底荧光要尽量低。使用高本底荧光的芯片材料会引起信噪比降低和检测下限升高。 聚合物材料应容易被加工: 不同的加工方法对聚合物材料的可加工性有不同的要求。例如,用激光烧蚀法加工芯片时,聚合物材料应能吸收激光辐射,并在激光
    szwenhao1 4-13
  • 0
    微流控系统中,流体驱动泵作为流体的动力源,显得至关重要。针对不同的应用,该如何进行驱动泵的选择,既能满足应用需求,又能拥有较高的性价比?针对此问题,我们制作了本期推文,介绍主流流体驱动泵及其工作原理,对比各种流体驱动泵的优缺点,并给出如何选择驱动泵的建议。 目前,微流体驱动泵主要分为:压力泵、机械驱动泵以及其它驱动泵。 压力泵 压力泵工作原理为:通过给装有样品的密闭储液池施加外压(泵入如CO2、N2等非腐蚀
    szwenhao1 4-10
  • 0
    恒温培养箱:分隔水式电热恒温培养箱和电热恒温培养箱两种。 隔水式电热恒温培养箱:水套遇断电时仍能较好地恒温,采用微电脑智能控温仪和双金属片调节器两种控温方式。温控范围:室温5℃-60℃,只能把温度稳定在室温以上,不带制冷。下面来看下不同的人士对恒温培养箱的清洁与消毒所采用的方法: 1、先用纯水擦洗,再用95的酒精擦洗,再照紫外光,注意周围环境的清洁。 2、熏蒸后吹一天是不够的,起码要一个星期才可以让甲醛散尽。 3
    szwenhao1 4-6
  • 0
    在微流体实验中,气泡的产生会带来诸多问题:气泡是动态的,会随着压力和温度的变化发生膨胀或收缩,因此会吸收压力变化,降低系统的响应时间,同时也会改变流阻,导致流量不稳定,此外,在细胞培养中,气泡会导致细胞死亡。 本文内容分为以下3个部分: 1.气泡是如何产生的? 2.如何避免气泡的产生? 3.如果气泡不可避免,怎么办? 气泡是如何产生的? 一般来讲,微流体实验中的气泡来源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微流控系统非完全密封,存
    szwenhao1 3-30
  • 0
    癌症的最佳治疗需要诊断方法来促进治疗选择,以防止无效治疗。直接评估活肿瘤标本的治疗反应可以填补这一诊断空白。鉴于此,荷兰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学Dik C. van Gent教授团队设计了一个微流控平台,用于在精确控制的生长条件下使用肿瘤组织切片评估患者治疗反应。优化的芯片上癌症(CoC)平台在7天内可以维持乳腺和前列腺肿瘤切片的生存能力和持续增殖能力。 在此时间范围内,未观察到组织形态学或基因表达模式的重大变化,这表明CoC系统
    szwenhao1 3-24
  • 0
    硅材料 优点:   具有良好的化学惰性和热稳定性   良好的光洁度,加工工艺成熟   可用于制作聚合物芯片的模具等(汶颢股份提供硅片注塑模具、PDMS注塑模具等芯片注塑模具)  缺点:   易碎,价格贵   不能透过紫外光   电绝缘性能不够好 表面化学行为较复杂  玻璃石英材料 优点:   很好的电渗性质和光学性质   有利于化学方法进行表面改性   可用光刻和蚀刻技术进行加工 缺点:   难以得到深宽比大的通道   加工
    szwenhao1 3-15
  • 0
    微流控芯片测温测试流程 随着电子芯片的不断发展,其测试的结果以及准确性也不断提高,所以,对于微流控芯片测温流程还是需要了解清楚才能更好的运行微流控芯片测温设备。 因为微流控芯片测温准确性要求的提高,以及减少测试时间降低测试成本的压力,传统的采用测试模式调节芯片参数的缺点变得明显,当芯片在各站点进行测试时,每个站点均需开启测试模式,进行参数校准,造成测试时间的浪费;其次,通过测试模式进行参数调节受芯片
    szwenhao1 3-8
  • 0
    PCR 微流控芯片微通道有哪些加工方法 热压法 热压法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兴起的一种在高聚物表面加工微通道的方法,瑞士的Uppsala大学的Lena Kintberg等采用热压法将激励微泵或者微阀的激励器集成到了PC(聚碳酸酯)基的微流控芯片表面。热压法的工艺过程是:采用光刻化学腐蚀法在硅表面制作出微通道,溅射沉积镍金属,获得镍模板,通过热压将模板上的微结构复制到高聚物表面,最后键合打孔。键合的方法主要有热键合或者粘接。 注塑浇模法 注塑法最先由ACLARA
    szwenhao1 3-2
  • 0
    微流控芯片的结构由具体研究和分析目的决定,设计和加工微流控芯片片基开展微流控芯片研究的基础。 微流控芯片的主体结构由上下两层片基组成(PMMA、PDMS、玻璃等材料),包括微通道,微结构、进样口,检测窗等结构单元构成。外围设备有蠕动泵、微量注射泵、温控系统、以及紫外、荧光、电化学、色谱等检测部件组成。附加在微流控芯片结构上的电器设备是微流控芯片进行研究的必要组成部分,主要功能如驱动和控制微流体的流动、温度调控
    szwenhao1 2-24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会员

目录: 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