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分子吧
关注: 25 贴子: 180

  • 目录:
  • 个人贴吧
  • 1
    细胞凋亡(apoptosis)是指细胞为了维持其内部环境的稳定,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主有序的死亡过程,细胞凋亡是细胞的基本特征之一,在机体的胚胎发育、组织修复、内环境稳态等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重要。近年来,细胞凋亡研究领域不断深入,本文中,小编对实验室常用的检测方法进行整理,分享给大家! 一、形态学检测方法 借助普通光学显微镜、荧光显微镜或者透射电镜对培养的细胞、细胞涂片或者组织切片进行形态学观察。在实验室常用的是Hoechst染色,这是
  • 0
    肝脏是人体内主要的代谢器官,而肝损伤引起的多种肝脏疾病是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的常见疾病。造成肝损伤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化学性、代谢性、药物性、酒精性及环境因素等,长期的肝损伤往往会进一步发展成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及肝功能衰竭。 构建恰当的肝损伤动物模型,是研究肝损伤的发病机制,探索新的治疗方法的基础。近年来对于肝损伤的治疗似乎是热点,通过建立实验性肝损伤动物模型,研究肝病发生的机制与靶点,筛选出
  • 0
    1.百萤 钙黄绿素,AM实验方案 使用细胞活力指标AM酯类 AM酯是非极性酯,其易于穿过活细胞膜,并且通过活细胞内的细胞酯酶快速水解。 AM酯广泛用于非侵入性将各种极性荧光探针加载到活细胞中。 但是,使用AM酯时必须小心,因为它们在溶液中易于水解。 它们应在使用前用高质量的无水二甲基亚砜(DMSO)溶解。 DMSO储备溶液可以在20℃下干燥储存并避光。 在这些条件下,AM酯可以稳定数月。 以下是我们推荐的将AM酯加载到活细胞中的方案。 该说明书
  • 0
    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 HUA))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或尿酸排泄不足所导致体内尿酸升高的代谢紊乱疾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人口老龄化及肥胖的流行,高尿酸血症在世界各地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均呈逐渐上升趋势。长期 HUA 可诱发多种并发症, 如痛风、Ⅱ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肝肾功能损伤等。但是模拟和研究人体HUA 并发症的病理诱导过程, 构建长期、稳定的HUA动物模型却不那么容易。 该如何选择造模动物? 由于生理病理过程
  • 0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作为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发病机制复杂。构建AS动物模型对于探究AS的病因、发病机制、防治和药物研发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有关AS的发病机制的假说有:脂质浸润学说、钙超载学说、内膜损伤学说、免疫反应学说等。虽然这些假说都从某一方面解释了AS的发病机制,但这些假说并不能全面的阐述AS的发生、发展过程与机理。在AS的发展过程中,大量脂质在血管中积累,钙质也在血管沉积从
  • 0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简称“高红症”)是由于高原低氧引起的红细胞过度代偿性增生(即红细胞增生过度)的一种慢性高原病。与同海拔高度的健康人相比,高红症病人的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容积显著增高,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并伴有多血症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此病多见于高原移居人群,少见于高原世居人群,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儿童病例罕见。采用低氧、高寒、口服氯化钴等复合因素可复制大鼠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疾病模型。 动物实验分享: 模型制
  • 0
    本人在做菌株的GFP标记,但是怎么都标记不上,导师劝我放弃,但是本人研二至今没有任何数据,面临毕业焦虑,打算找个做GFP标记的公司,求联系方式~
  • 0
    我国是肾病大国,肾病已经逐渐成为人类健康的新杀手,其发病率、患病率逐年升高。根据病情进展速度,肾衰可分为急性肾衰(acute renal failure, ARF)和慢性肾衰( chronic renal failure,CRF)两种。慢性肾衰,主要表现为长时间,进行性的肾单位损伤,继而引发肾排泄功能发生障碍,导致机体内环境改变出现氮质代谢物潴留,最终使机体代谢异常。 研究肾病的发病机制,开发出安全有效的药物一直是临床肾病领域中重要的课题。药物的临床前的研究主要以受试
  • 0
    关于Th细胞: 辅助性T细胞即Th细胞均表达CD4,因此又被称为CD4+T细胞。 根据Th细胞所分泌的细胞因子不同可将其分为两型:一类是Th1细胞,能产生IFN-г,在介导细胞免疫应答中起重要作用;另一类是Th2细胞,能产生IL-4,与体液免疫应答有关。 Th17细胞是一类最近发现的CD4+T细胞,可分泌IL-17,与炎性反应和自身免疫疾病有关。活化的CD4+T细胞可通过经STAT3通路激活视黄酸相关核受体ROR-α和(ROR)-гt,进而分化为Th17细胞。 实验步骤: 1、 单细胞悬液制备:将脾脏组织置于铁质
  • 0
    生物分子间弱相互作用力有何益处啊,求大佬解答
  • 0
    大鼠肾脏原位移植手术方法: 手术在室温25 、相对湿度60%的清洁非无菌环境中进行。 1.110%盐酸氯胺酮注 射液和硫酸阿托品、酚妥拉明注射液、 肝素钠注射液、利多卡因注射液。 1.2 麻醉方法 10%盐酸氯胺酮注 射液,15 mg(100 g)-1,肌肉注射麻醉,术中注意保温。 1.3 科技术从供体切取双侧肾脏,放入4 肾脏保存液。左侧肾脏植入 个受体,原位端端缝合肾脏动、静脉,供肾输尿管与受体输尿管上端间断缝合6 针。右侧肾脏翻转180后植入第2 个受体左侧肾窝, 与受体的
  • 0
    心肌缺血和心肌梗塞模型 制动物心肌缺血和心肌梗塞模型的方法有结扎冠状动脉法,有的结扎左旋冠脉,但多数是结扎左前降冠脉,鉴于结扎冠状动脉主干死亡率高,故亦有使用多处结扎的方法,即同时结扎几处的冠脉分支,以形成一个梗死区域。经验证明,结扎的冠状动脉,因其分布的心肌范围和该区内是否有其他冠状动脉,而决定着心肌梗塞的面积,结扎方法是建立很早而至今还普通使用的方法。此外,还有用油质、石松子孢或汞等作弥散性冠状动脉微栓塞或选
  • 0
    模型制作方法: SD大鼠,7日龄,体重12-16g,雌雄兼用。模型组动物麻醉,结扎左侧颈总动脉,缝合切口,放回原饲养环境中回复2小时,置动物于2000ml密闭容器中,通入含有8%氧气的混合气体,流量为3l/min。2小时后恢复正常供氧。制成左侧大脑半球缺氧动物模型。 观测指标与分析: (1)脑组织病理学检查; (2)脑组织细胞凋亡检测; (3)闹组织缺氧诱导因子(HIF)-1amRNA表达水平检测; (4)脑组织半胱天冬酶表达水平的检测; (5)脑组织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mRNA表达的检测; (6)脑神
  • 0
    (1)复制方法 体重为21~25g的BALB/c小鼠(也可用体重为200g左右的大鼠),雌雄不限。动物适应性饲养1周,实验前禁食12h。按50mg/kg体重的剂量经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麻醉后,将动物仰卧固定于手术板上,腹部手术区常规消毒与去毛,无菌条件下用手术刀在腹壁作一长约2cm切口,经切口进腹在回盲瓣远端分离并以3号丝线结扎盲肠,用18号注射针头于结扎端穿孔2次,并挤出粪便少许,然后用4号丝线间断缝合腹膜及皮肤,同时立即皮下注射生理盐水50ml/kg体重抗休克。 (2)模型
  • 0
    大鼠肾脏原位移植手术方法: 手术在室温25 、相对湿度60%的清洁非无菌环境中进行。 1.110%盐酸氯胺酮注 射液和硫酸阿托品、酚妥拉明注射液、 肝素钠注射液、利多卡因注射液。 1.2 麻醉方法 10%盐酸氯胺酮注 射液,15 mg(100 g)-1,肌肉注射麻醉,术中注意保温。 1.3 科技术从供体切取双侧肾脏,放入4 肾脏保存液。左侧肾脏植入 个受体,原位端端缝合肾脏动、静脉,供肾输尿管与受体输尿管上端间断缝合6 针。右侧肾脏翻转180后植入第2 个受体左侧肾窝, 与受体的
  • 0
    1.低剂量6-OHDA内侧前脑束或黑质注射 (1)操作步骤 Fisher大鼠,雄性,体重275g左右。腹腔注射水合氯醛麻醉后,按上述方法固定于脑立体定位仪上,切开皮肤,暴露前、后囟以确定注射部位。损毁内侧前脑束(MFB)者定位于前囟后4.0mm,中线旁开1.8mm,颅骨外表面下8.5mm:损毁黑质吻侧部者定位于前囟后5.0mn1,中线旁开2.0mm,颅骨外表面下7.5mm。注射6-OHDA剂量4ug,注射时间为1分钟,留针5分钟,然后慢慢退针(约2分钟)。缝合皮肤后,将大鼠放口笼中。 (2)模型检测 行为学检测:术后第
  • 0
    简介: 癫痫是一种常见多发的慢性脑部疾病,以脑部神经元过度放电所致的突然出现反复和短暂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为特征。形成癫痫的原因多种多样,病理表现也各不相同。脑电图上的痫性发放和临床发作是癫痫的两个主要特征。痫性发放是局部神经元异常同步化活动在脑电图上的表现。作为大脑神经元活动的一种客观反映,目前通过脑电图检查发现痫样放电,仍是癫痫病诊断和癫痫灶定位的主要客观依据。 由于受条件的限制,人体癫痫脑电数据的样
  • 0
    简介: 梅尼埃病(Ménières disease)是一种特发性内耳疾病,在1861年由法国医师Prosper Ménière首次提出。该病主要的病理改变为膜迷路积水,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旋转性眩晕、波动性听力下降、耳鸣和耳闷胀感。本病多发生于30~50岁的中、青年人,儿童少见。男女发病无明显差别。双耳患病者约占10%~50%。目前已知的病因包括以下因素:各种感染因素(细菌、病毒等)、损伤(包括机械性损伤或声损伤)、耳硬化症、梅毒、遗传因素、过敏、肿瘤、白血病及自身免
  • 0
    lewis肺癌自发肺转移模型实验原理 Lewis肺癌为一株恶性程度较高的自发性肺内未分化上皮样癌,受体鼠为C57BL/6。移植瘤主要通过血行散播在肺部形成转移灶。移植于皮下、肌肉或者足趾等特定部位,移植瘤增殖形成原位瘤,若给予一定剂量的有抗癌活性的药物,则可抑制肿瘤在体内的生长。随后肿瘤细胞开始侵袭周围的正常组织和血管,继之癌细胞进入血液循环转运至靶器官,粘附于血管壁上并穿过血管,癌细胞增殖成集落,最后形成转移瘤。上述过程基本类似
  • 0
    1 卵巢切除模型 (1)复制方法 雌性实验大鼠按40mg/kg体重的剂量经腹腔注射2%戊巴比妥钠麻醉,无菌下腹部正中切口,钝性分离腹肌腹膜后进腹,丝线结扎卵巢并摘除。缝合切口前腹腔内注入万古霉素l0万u。造模后大鼠常规饲养,自由饮水和进食。 (2)模型特点 卵巢切除后模型大鼠血浆雌激素(E2)含量显著下降,股骨中点骨皮质指数也明显下降,骨量和骨质量也明显下降。镜下病理组织学观察显示,骨组织切片中骨小梁断裂,排列稀疏,形态结构完整性差。 (3)比较医学
  • 0
    1 卵巢切除模型 (1)复制方法 雌性实验大鼠按40mg/kg体重的剂量经腹腔注射2%戊巴比妥钠麻醉,无菌下腹部正中切口,钝性分离腹肌腹膜后进腹,丝线结扎卵巢并摘除。缝合切口前腹腔内注入万古霉素l0万u。造模后大鼠常规饲养,自由饮水和进食。 (2)模型特点 卵巢切除后模型大鼠血浆雌激素(E2)含量显著下降,股骨中点骨皮质指数也明显下降,骨量和骨质量也明显下降。镜下病理组织学观察显示,骨组织切片中骨小梁断裂,排列稀疏,形态结构完整性差。 (3)比较医学
  • 0
    1 卵巢切除模型 (1)复制方法 雌性实验大鼠按40mg/kg体重的剂量经腹腔注射2%戊巴比妥钠麻醉,无菌下腹部正中切口,钝性分离腹肌腹膜后进腹,丝线结扎卵巢并摘除。缝合切口前腹腔内注入万古霉素l0万u。造模后大鼠常规饲养,自由饮水和进食。 (2)模型特点 卵巢切除后模型大鼠血浆雌激素(E2)含量显著下降,股骨中点骨皮质指数也明显下降,骨量和骨质量也明显下降。镜下病理组织学观察显示,骨组织切片中骨小梁断裂,排列稀疏,形态结构完整性差。 (3)比较医学
  • 0
    国内外学者试用多种易感动物建立EAE模型,以期阐明MS及EAE的发病机制,并为其病情的监测、复发的预防、治疗方案的选择以及新疗法或新药物的筛选等提供可靠依据。本文就近年来EAE模型方面的研究综述如下。 1.1 品系 从鸟类到哺乳类的多种动物如鸡、小鼠、大鼠、豚鼠、家兔、羊、犬、猴等均可成功诱发EAE,但不同种属或同一种属不同品系动物的敏感性有很大差异。对EAE敏感的动物有Lewis、DA大鼠,PL/J、SJL/J小鼠,Hartley、Strain13豚鼠。虽然豚鼠对诱发EAE相
  • 0
    炎症/自身免疫疾病动物模型 ◇哮喘 - 卵清蛋白诱导的哮喘模型(大、小鼠) - 尘螨诱导的小鼠哮喘 ◇过敏性鼻炎 - 卵清蛋白诱导的过敏性鼻炎模型(小鼠) ◇急性肺损伤 - LPS-诱导的急性肺炎模型(大、小鼠) ◇粉刺 - 油酸诱导的粉刺模型(兔子) ◇咳嗽 - 柠檬酸诱导的咳嗽模型(豚鼠) ◇肠炎 - DSS-诱导的肠炎模型(小鼠) - DNBS-诱导的肠炎模型(大鼠) - 化疗诱导的肠炎模型(大鼠) ◇迟发型超敏反应 (DTH) - 恶唑酮诱导的迟发型超敏反应模型(小鼠) - DNFB-诱导的迟发型
  • 0
    炎症/自身免疫疾病动物模型 ◇哮喘 - 卵清蛋白诱导的哮喘模型(大、小鼠) - 尘螨诱导的小鼠哮喘 ◇过敏性鼻炎 - 卵清蛋白诱导的过敏性鼻炎模型(小鼠) ◇急性肺损伤 - LPS-诱导的急性肺炎模型(大、小鼠) ◇粉刺 - 油酸诱导的粉刺模型(兔子) ◇咳嗽 - 柠檬酸诱导的咳嗽模型(豚鼠) ◇肠炎 - DSS-诱导的肠炎模型(小鼠) - DNBS-诱导的肠炎模型(大鼠) - 化疗诱导的肠炎模型(大鼠) ◇迟发型超敏反应 (DTH) - 恶唑酮诱导的迟发型超敏反应模型(小鼠) - DNFB-诱导的迟发型
  • 0
    炎症/自身免疫疾病动物模型 ◇哮喘 - 卵清蛋白诱导的哮喘模型(大、小鼠) - 尘螨诱导的小鼠哮喘 ◇过敏性鼻炎 - 卵清蛋白诱导的过敏性鼻炎模型(小鼠) ◇急性肺损伤 - LPS-诱导的急性肺炎模型(大、小鼠) ◇粉刺 - 油酸诱导的粉刺模型(兔子) ◇咳嗽 - 柠檬酸诱导的咳嗽模型(豚鼠) ◇肠炎 - DSS-诱导的肠炎模型(小鼠) - DNBS-诱导的肠炎模型(大鼠) - 化疗诱导的肠炎模型(大鼠) ◇迟发型超敏反应 (DTH) - 恶唑酮诱导的迟发型超敏反应模型(小鼠) - DNFB-诱导的迟发型
  • 0
    炎症/自身免疫疾病动物模型 ◇哮喘 - 卵清蛋白诱导的哮喘模型(大、小鼠) - 尘螨诱导的小鼠哮喘 ◇过敏性鼻炎 - 卵清蛋白诱导的过敏性鼻炎模型(小鼠) ◇急性肺损伤 - LPS-诱导的急性肺炎模型(大、小鼠) ◇粉刺 - 油酸诱导的粉刺模型(兔子) ◇咳嗽 - 柠檬酸诱导的咳嗽模型(豚鼠) ◇肠炎 - DSS-诱导的肠炎模型(小鼠) - DNBS-诱导的肠炎模型(大鼠) - 化疗诱导的肠炎模型(大鼠) ◇迟发型超敏反应 (DTH) - 恶唑酮诱导的迟发型超敏反应模型(小鼠) - DNFB-诱导的迟发型
  • 0
    选取健康月龄6个月的新西兰大白兔6只,均制备左侧股骨中段长1.5cm的段缺性骨与骨膜缺损。 从兔左后肢股骨前外侧纵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和深筋膜,沿股直肌与股外侧肌间隙锐性分开进入,不切开骨膜,于股骨前外侧放置已塑形好的4孔普通钢板,钢板预弯弧度5°~8°,以使钢板和股骨向前外凸的弧度相吻合。 电钻钻孔后依次旋入4枚螺钉固定,可在两边两个螺钉之间各加用一根细钢丝环扎以增加牢固性。于钢板第2、3孔之间,以线锯锯断股骨一侧,用直尺测
  • 0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重性精神病,多在青壮年缓慢或亚急性起病,临床上往往表现为症状各异的综合征,涉及感知觉、思维、情感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及精神活动的不协调。患者一般意识清楚,智能基本正常,但部分患者在疾病过程中会出现认知功能的损害。病程一般迁延,呈反复发作、加重或恶化,部分患者最终出现衰退和精神残疾,但有的患者经过治疗后可保持痊愈或基本痊愈状态。 可以引起动物刻板行为及活动量增加等异常反应。给大鼠注射
  • 0
    心肌缺血和心肌梗塞模型 制动物心肌缺血和心肌梗塞模型的方法有结扎冠状动脉法,有的结扎左旋冠脉,但多数是结扎左前降冠脉,鉴于结扎冠状动脉主干死亡率高,故亦有使用多处结扎的方法,即同时结扎几处的冠脉分支,以形成一个梗死区域。经验证明,结扎的冠状动脉,因其分布的心肌范围和该区内是否有其他冠状动脉,而决定着心肌梗塞的面积,结扎方法是建立很早而至今还普通使用的方法。此外,还有用油质、石松子孢或汞等作弥散性冠状动脉微栓塞或选
  • 0
    SD大鼠,8周龄,雄性。实验室温度18-25℃,常规饲养,自由饮食。 1、运动方式与条件:无负重游泳,玻璃缸游泳池,水深约为大鼠体长的两倍,水温为30-32℃。 2、心理应激模型的制备:采用大鼠旁观电击模型,电击组的大鼠(电流1-2mA,周期100s,间歇90s)被电击惊叫、惊跳;心理应激模型组大鼠不受电击,只是旁观电击组大鼠受电击的过程,通过视觉、听觉等产生心理应激应激于实验末日分批进行,持续30min。 分组域实验控制包括:a、对照组:不运动,也不受应激;b、急性心理应
  • 0
    1 卵巢切除模型 (1)复制方法 雌性实验大鼠按40mg/kg体重的剂量经腹腔注射2%戊巴比妥钠麻醉,无菌下腹部正中切口,钝性分离腹肌腹膜后进腹,丝线结扎卵巢并摘除。缝合切口前腹腔内注入万古霉素l0万u。造模后大鼠常规饲养,自由饮水和进食。 (2)模型特点 卵巢切除后模型大鼠血浆雌激素(E2)含量显著下降,股骨中点骨皮质指数也明显下降,骨量和骨质量也明显下降。镜下病理组织学观察显示,骨组织切片中骨小梁断裂,排列稀疏,形态结构完整性差。 (3)比较医学
  • 0
    采用“水上转盘法”建立大鼠全睡眠剥夺模型。本方法一是剥夺动物全部睡眠的方法,根据实验动物怕水的习性设计而成。剥夺装置主要由剥夺箱、转盘及转盘相连接的动力装置三部分组成。箱内盛水,转盘基座与箱底连接,周围注水,转盘高出水面,动物放在转盘上后,匀速转动。由于动物子啊睡眠状态时肌张力降低,离心作用使其掉入水中而惊醒,为避免掉入水中,动物必须不停活动,从而达到剥夺睡眠的目的。 模型制作方法: SD大鼠,体重140-150g,雄性。睡眠剥
  • 0
    心肌缺血和心肌梗塞模型 制动物心肌缺血和心肌梗塞模型的方法有结扎冠状动脉法,有的结扎左旋冠脉,但多数是结扎左前降冠脉,鉴于结扎冠状动脉主干死亡率高,故亦有使用多处结扎的方法,即同时结扎几处的冠脉分支,以形成一个梗死区域。经验证明,结扎的冠状动脉,因其分布的心肌范围和该区内是否有其他冠状动脉,而决定着心肌梗塞的面积,结扎方法是建立很早而至今还普通使用的方法。此外,还有用油质、石松子孢或汞等作弥散性冠状动脉微栓塞或选
  • 0
    肺水肿模型 用氧化氮吸入可造成大鼠和小鼠中毒性肺水肿,或用气管内注入50%葡萄糖液(家兔及狗分别为1及10ml)引起渗透性肺气肿。 麻醉下用37~38℃生理盐水注入兔颈外静脉或股静脉使血液总量增加0.6~1倍(血液总量相当体重1/12),可形成稀血性多血症肺水肿。 切断豚鼠、家兔、大鼠颈部两则迷走神经可引起肺水肿。 家兔(1.5~2kg)耳静脉注入1∶1000肾上腺素0.54~0.6毫克,可使动物发生肺水肿并在5~15分钟死亡,肺系数自4.1~5g/kg增至6.3~12.5g/kg;5mg肾上腺素肌注,8分钟左
  • 0
    (1)复制方法 体重为21~25g的BALB/c小鼠(也可用体重为200g左右的大鼠),雌雄不限。动物适应性饲养1周,实验前禁食12h。按50mg/kg体重的剂量经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麻醉后,将动物仰卧固定于手术板上,腹部手术区常规消毒与去毛,无菌条件下用手术刀在腹壁作一长约2cm切口,经切口进腹在回盲瓣远端分离并以3号丝线结扎盲肠,用18号注射针头于结扎端穿孔2次,并挤出粪便少许,然后用4号丝线间断缝合腹膜及皮肤,同时立即皮下注射生理盐水50ml/kg体重抗休克。 (2)模型
  • 0
    (1)复制方法 体重为21~25g的BALB/c小鼠(也可用体重为200g左右的大鼠),雌雄不限。动物适应性饲养1周,实验前禁食12h。按50mg/kg体重的剂量经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麻醉后,将动物仰卧固定于手术板上,腹部手术区常规消毒与去毛,无菌条件下用手术刀在腹壁作一长约2cm切口,经切口进腹在回盲瓣远端分离并以3号丝线结扎盲肠,用18号注射针头于结扎端穿孔2次,并挤出粪便少许,然后用4号丝线间断缝合腹膜及皮肤,同时立即皮下注射生理盐水50ml/kg体重抗休克。 (2)模型
  • 0
    简介: 梅尼埃病(Ménières disease)是一种特发性内耳疾病,在1861年由法国医师Prosper Ménière首次提出。该病主要的病理改变为膜迷路积水,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旋转性眩晕、波动性听力下降、耳鸣和耳闷胀感。本病多发生于30~50岁的中、青年人,儿童少见。男女发病无明显差别。双耳患病者约占10%~50%。目前已知的病因包括以下因素:各种感染因素(细菌、病毒等)、损伤(包括机械性损伤或声损伤)、耳硬化症、梅毒、遗传因素、过敏、肿瘤、白血病及自身免
  • 0
    选取健康月龄6个月的新西兰大白兔6只,均制备左侧股骨中段长1.5cm的段缺性骨与骨膜缺损。 从兔左后肢股骨前外侧纵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和深筋膜,沿股直肌与股外侧肌间隙锐性分开进入,不切开骨膜,于股骨前外侧放置已塑形好的4孔普通钢板,钢板预弯弧度5°~8°,以使钢板和股骨向前外凸的弧度相吻合。 电钻钻孔后依次旋入4枚螺钉固定,可在两边两个螺钉之间各加用一根细钢丝环扎以增加牢固性。于钢板第2、3孔之间,以线锯锯断股骨一侧,用直尺测
  • 0
    炎症/自身免疫疾病动物模型 ◇哮喘 - 卵清蛋白诱导的哮喘模型(大、小鼠) - 尘螨诱导的小鼠哮喘 ◇过敏性鼻炎 - 卵清蛋白诱导的过敏性鼻炎模型(小鼠) ◇急性肺损伤 - LPS-诱导的急性肺炎模型(大、小鼠) ◇粉刺 - 油酸诱导的粉刺模型(兔子) ◇咳嗽 - 柠檬酸诱导的咳嗽模型(豚鼠) ◇肠炎 - DSS-诱导的肠炎模型(小鼠) - DNBS-诱导的肠炎模型(大鼠) - 化疗诱导的肠炎模型(大鼠) ◇迟发型超敏反应 (DTH) - 恶唑酮诱导的迟发型超敏反应模型(小鼠) - DNFB-诱导的迟发型
  • 0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简称“高红症”)是由于高原低氧引起的红细胞过度代偿性增生(即红细胞增生过度)的一种慢性高原病。与同海拔高度的健康人相比,高红症病人的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容积显著增高,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并伴有多血症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此病多见于高原移居人群,少见于高原世居人群,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儿童病例罕见。采用低氧、高寒、口服氯化钴等复合因素可复制大鼠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疾病模型。 模型制作方法: SD大鼠,
  • 0
    旋转加速度可作为豚鼠运动病的诱发方式。在旋转过程中,离心加速度和角加速度不断改变刺激前庭器官,通过前庭植物神经反射而使胃电图振幅增加。因此,在旋转加速度刺激中EGG振幅的改变代表着动物前庭植物神经反射的变化,可作为豚鼠运动病模型的一项客观评判指标。 模型制作方法:豚鼠,体重350-400g,雌雄兼用,耳廓反射灵敏。 (1)首先描记动物正常时眼震电图和胃电图,以眼震电图作为运动病的前庭眼反射和前庭植物神经反射的客观评判指标,以胃电图
  • 0
    肺水肿模型 用氧化氮吸入可造成大鼠和小鼠中毒性肺水肿,或用气管内注入50%葡萄糖液(家兔及狗分别为1及10ml)引起渗透性肺气肿。 麻醉下用37~38℃生理盐水注入兔颈外静脉或股静脉使血液总量增加0.6~1倍(血液总量相当体重1/12),可形成稀血性多血症肺水肿。 切断豚鼠、家兔、大鼠颈部两则迷走神经可引起肺水肿。 家兔(1.5~2kg)耳静脉注入1∶1000肾上腺素0.54~0.6毫克,可使动物发生肺水肿并在5~15分钟死亡,肺系数自4.1~5g/kg增至6.3~12.5g/kg;5mg肾上腺素肌注,8分钟左
  • 0
    简介: 梅尼埃病(Ménières disease)是一种特发性内耳疾病,在1861年由法国医师Prosper Ménière首次提出。该病主要的病理改变为膜迷路积水,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旋转性眩晕、波动性听力下降、耳鸣和耳闷胀感。本病多发生于30~50岁的中、青年人,儿童少见。男女发病无明显差别。双耳患病者约占10%~50%。目前已知的病因包括以下因素:各种感染因素(细菌、病毒等)、损伤(包括机械性损伤或声损伤)、耳硬化症、梅毒、遗传因素、过敏、肿瘤、白血病及自身免
  • 0
    SD大鼠,8周龄,雄性。实验室温度18-25℃,常规饲养,自由饮食。 1、运动方式与条件:无负重游泳,玻璃缸游泳池,水深约为大鼠体长的两倍,水温为30-32℃。 2、心理应激模型的制备:采用大鼠旁观电击模型,电击组的大鼠(电流1-2mA,周期100s,间歇90s)被电击惊叫、惊跳;心理应激模型组大鼠不受电击,只是旁观电击组大鼠受电击的过程,通过视觉、听觉等产生心理应激应激于实验末日分批进行,持续30min。 分组域实验控制包括:a、对照组:不运动,也不受应激;b、急性心理应
  • 0
    惊厥(convulsion)俗称抽筋、抽风、惊风,也称抽搐。表现为阵发性四肢和面部肌肉抽动,多伴有两侧眼球上翻、凝视或斜视,神志不清。有时伴有口吐白沫或嘴角牵动,呼吸暂停,面色青紫,发作时间多在3~5分钟之内,有时反复发作,甚至呈持续状态。 是小儿常见的急症,尤以婴幼儿多见。6岁以下儿童期惊厥的发生率约为4%~6%,较成人高10~15倍,年龄愈小发生率愈高。惊厥的频繁发作或持续状态可危及患儿生命或可使患儿遗留严重的后遗症,影响小儿的智力发育和健
  • 0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简称“高红症”)是由于高原低氧引起的红细胞过度代偿性增生(即红细胞增生过度)的一种慢性高原病。与同海拔高度的健康人相比,高红症病人的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容积显著增高,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并伴有多血症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此病多见于高原移居人群,少见于高原世居人群,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儿童病例罕见。采用低氧、高寒、口服氯化钴等复合因素可复制大鼠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疾病模型。 模型制作方法: SD大鼠,
  • 0
    模型制作方法: SD大鼠,7日龄,体重12-16g,雌雄兼用。模型组动物麻醉,结扎左侧颈总动脉,缝合切口,放回原饲养环境中回复2小时,置动物于2000ml密闭容器中,通入含有8%氧气的混合气体,流量为3l/min。2小时后恢复正常供氧。制成左侧大脑半球缺氧动物模型。 观测指标与分析: (1)脑组织病理学检查; (2)脑组织细胞凋亡检测; (3)闹组织缺氧诱导因子(HIF)-1amRNA表达水平检测; (4)脑组织半胱天冬酶表达水平的检测; (5)脑组织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mRNA表达的检测; (6)脑神
  • 0
    SD大鼠,8周龄,雄性。实验室温度18-25℃,常规饲养,自由饮食。 1、运动方式与条件:无负重游泳,玻璃缸游泳池,水深约为大鼠体长的两倍,水温为30-32℃。 2、心理应激模型的制备:采用大鼠旁观电击模型,电击组的大鼠(电流1-2mA,周期100s,间歇90s)被电击惊叫、惊跳;心理应激模型组大鼠不受电击,只是旁观电击组大鼠受电击的过程,通过视觉、听觉等产生心理应激应激于实验末日分批进行,持续30min。 分组域实验控制包括:a、对照组:不运动,也不受应激;b、急性心理应
  • 0
    抑郁是一种以情绪低落,思维迟钝,行为迟缓为主要症状的精神疾病,同时可伴有睡眠减少,体重降低等躯体症状。 模型制作 慢性温和的不可预知性应激(chronicmildstress,CMS)由Katz等 于1981年创立,但缺点较多,如过强的 应激刺激常导致动物死亡。由Willner等对其进行改进,是目前应用和研究较多的一种抑郁症模型。让大鼠在2~4周内每天经历一种不愉快的轻度应激,包括冷水游泳(4℃,5min),电击(电流强度1.0mA,频率1次/分),热环境(45℃,5min),日夜颠倒,闪光刺激(频率3次/分),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会员

目录: 个人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