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人文吧
关注: 153 贴子: 12,769

弘扬传统文化 提高综合素质

  • 目录:
  • 个人贴吧
  • 143
    ♥♥【中国古代十大忠臣排行榜】♥♥ 一,前言: 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英雄辈出,人才济济。有功盖千秋的贤帝,也有出将入相的能臣;有残暴昏庸的暴君,也有遗臭万年的奸人。他们大都记载史册,任凭后人品论他们的是非功过。历史上有这一类人,忠君卫国,敢谏直言,心系社稷,忧国忧民,但他们最后不能善终。每每回想他们的故事,都会为他们高尚的气节,敬仰折服的同时,也为他们不公的命运哀婉叹息! 二,中国古代十大忠臣排行榜,
    郜锦仁 6-23
  • 211
    【中国古代有三十四位圣人】 前言: 《圣人》是指品德最高上,智慧最高超之人。由此可见,一个人必须德行,才能都得到世人的许可,才能够称之为《圣人》。 圣人一词,源于古代哲学家孔子的思想,指的是具备卓越品德和智慧的人。圣人不仅具备深刻的理论知识,还能将起付诸实践。为社会做出贡献。圣人的行和言论常常被人所尊崇。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化,在各领域都有其圣人。我搜索历史,古代有三十四位圣人。如:文圣、武圣、书圣、画
    郜锦仁 5-6
  • 6
    郜超4 2014-04
    轶事典故 《东周列国志》记载美女褒姒:“卖桑木弓箕草袋的男子,怀抱妖女,逃奔褒地,欲行抚养,因乏乳食。恰好有个姒大的妻子,生女不育,就送些布
  • 38
    【中国古代亚圣---孟轲】 亚圣---孟轲(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 1,综述。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约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华夏族,鲁国邹(今山东省邹城市)人,相传他是鲁国姬姓贵族公子庆父的后裔,父名激,母仉(zhǎng)氏。 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代表作《鱼我所欲也》已编入初中语文教科书中,《寡人之于国也》编入高中语文教科书中。
  • 0
    沧桑巨变70载,民族复兴铸辉煌。新中国成立70年来,从发展落后到创新驱动,我国科教文卫事业欣欣向荣。发展如何实现?让我们从数字中寻找答案!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科技人员不超过5万人,专门科技机构只有30多个。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载人航天、量子科学、深海探测、超级计算等诸多领域取得重大成果。 2018年,全社会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支出达19657亿元,比1995年增长55.4倍,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效不断显现。 同期变化的还有,国家教
  • 4
    【中国古代朋友之间种种称呼】。 1,普通老百姓交的朋友谓--“布衣之交”; 2,有钱人与没钱人交朋友谓--“车笠之交”; 3,在逆境中结交的朋友称--“患难之交”; 4,吃喝玩乐结交的朋友称--“酒肉之交”; 5,年岁差别大,行辈不同而交情深厚的朋友称--“忘年之交”;
  • 4
    关羽过五关斩六将给人的快感,远远不能抵补大意失荆州给人的痛感。由于降曹,桃园兄弟之义令人生疑;而由于辱吴,他成了孙刘联盟的一个分裂因素,则可以肯定。 有人说,诸葛亮最怕的人不是曹操,不是司马懿,而是关羽。作为本集团的中坚力量,反而比敌对集团的中坚力量、比自己的死对头更可怕,这很耐人寻味。 诸葛亮怕关羽什么?是怕他身在汉营心在曹?证据不足。他虽在华容道放走了曹操,但据此认为他卖国通敌,恐怕不妥。是怕他
  • 4
    人到无求品自高,是清文学家纪晓岚的先师陈伯崖撰的一副联书,原文是:“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无求品自高”。这里说的“无求”,是告诫人们要舍弃满脑子的功利与浮躁,不为外物所羁绊,不为浮云遮双眼,从而获得一种超然物外的自在与宁静。这里的“无求”,不是人生的不思进取和漫不经心,也不是心灰意冷和垂头丧气,更不是一筹莫展和难掩烦闷的消极态度和庸人哲学。而是告诫人们要摆脱功名利禄的羁绊和困扰,不必强求,有所不求才
  • 45
    【《夏至》到,天真正热了】 一,夏至综述。 1,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公历6月20或21或22日。夏至这天,太阳运行至黄经90度(夏至点,目前处在双子座),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对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来说,夏至日也是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一天。在北京地区,夏至日白昼可长达15小时,正午太阳高度高达73°32′。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最
  • 0
    多红包,少鞭炮,爱护家乡蓝天 1个鞭炮可以污染1立方空气,废气可让一个人呼吸1分钟; 100个鞭炮可污染
    sun_bim 2-6
  • 2002
    今天已经报道签到,争取今后天天如此不会少。今天是第四位签到。
    郜锦仁 11-20
  • 82
    【上官婉儿:唐代著名才女】 一,综述。 上官婉儿 (唐代著名才女) 编辑上官婉儿|(664年—710年7月21日),复姓上官,小字婉儿,又称上官昭容,陕州陕县(今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县)人,祖籍陇西上邽 ,唐代女官、诗人、皇妃。因祖父上官仪获罪被杀后随母郑氏配入内庭为婢。十四岁时因聪慧善文为武则天重用,掌管宫中制诰多年,有“巾帼宰相”之名。唐中宗时,封为昭容,权势更盛,在政坛、文坛有着显要地位,从此以皇妃的身份掌管内廷与
    郜锦仁 11-20
  • 28
    【班婕妤 (古代才女,汉成帝嫔妃)】 一,综述。 班婕妤(公元前48年―公元2年),名不详,汉成帝刘骜妃子,西汉女作家,古代著名才女,是中国文学史上以辞赋见长的女作家之一。善诗赋,有美德。初为少使,立为婕妤。《汉书·外戚传》中有她的传记。她也是班固、班超和班昭的祖姑。她的作品很多,但大部分已佚失。现存作品仅三篇,即《自伤赋》、《捣素赋》和一首五言诗《怨歌行》(亦称《团扇歌》)。
    郜锦仁 11-15
  • 44
    【班昭:东汉史学家,才女】 一,综述:班昭 (东汉史学家) 编辑班昭(约45年-约117年),又名姬,字惠班,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女史学家、文学家,史学家班彪之女、班固之妹,十四岁嫁同郡曹世叔为妻,故后世亦称“曹大家”。 班昭博学高才,其兄班固著《汉书》,未竟而卒,班昭奉旨入东观臧书阁,续写《汉书》。其后汉和帝多次召班昭入宫,并让皇后和贵人们视为老师,号“大家”。邓太后临朝后,曾参与政事。 班昭
    郜锦仁 11-9
  • 40
    【卓文君:汉代才女】 一,综述。 卓文君(公元前175年—公元前121年),原名文后,西汉时期蜀郡临邛(今四川省成都市邛崃市)人 ,汉代才女。中国古代四大才女之一、蜀中四大才女之一。 卓文君为蜀郡临邛的冶铁巨商卓王孙之女,姿色娇美,精通音律,善弹琴,有文名。卓文君与汉代著名文人司马相如的一段爱情佳话至今被人津津乐道。她也有不少佳作,如《白头吟》,诗中“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堪称经典佳句。
    郜锦仁 10-15
  • 77
    【 王昭君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一,综述。 王昭君(约前52年—约前15年),名嫱,字昭君,乳名皓月,西汉南郡秭归人,今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人,汉族人,西汉元帝时和亲宫女,与貂蝉、西施、杨玉环(杨贵妃)并称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晋朝时为避司马昭讳,又称“明妃”,王明君。 匈奴呼韩邪单于阏氏。昭君出塞的故事千古流传。
    郜锦仁 10-7
  • 71
    【李清照,宋代女词人】 一,综述。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
    郜锦仁 9-22
  • 27
    【才女:蔡文姬】 一,综述。 蔡文姬 (汉末三国时期才女) 。 蔡琰,字文姬,又字昭姬[1] 。生卒年不详。东汉陈留郡圉县(今河南开封杞县)人,东汉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初嫁于卫仲道,丈夫死去而回到自己家里,后值因匈奴入侵,蔡琰被匈奴左贤王掳走,嫁给匈奴人,并生育了两个孩子。十二年后,曹操统一北方,用重金将蔡琰赎回,并将其嫁给董祀。 蔡琰同时擅长文学、音乐、书法。《隋书·经籍志》著录有《蔡文姬集》一卷,但已经失传
    郜锦仁 9-6
  • 111
    【战神兵主:蚩尤】 一,综述。 蚩尤 (上古时代九黎部落首领) 。 蚩尤,中国神话传说上古时代九黎氏族部落的首领,骁勇善战,是兵器的发明者,始祖。相传蚩尤是牛图腾和鸟图腾氏族的首领,和炎帝同属一个部落。他有兄弟八十一人,都有铜头铁额,十指脚趾,个个本领非凡。
    郜锦仁 8-31
  • 48
    【《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天】 《大暑》(二十四节气之一)。 一,综述。 大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太阳位于黄经120°。大暑期间,中国民间有饮伏茶,晒伏姜,烧伏香,喝羊肉汤等习俗。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大暑,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其气候特征是:“斗指丙为大暑,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
    郜锦仁 8-9
  • 15
    【夏季热天,顺口溜】 一,想要身体好。 想要身体好,心情很重要。 就要少得病,天天需大笑。
    郜锦仁 7-30
  • 113
    【夏季话《小暑》】 一,小暑综述。 小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夏天的第五个节气,表示季夏时节的正式开始;太阳到达黄经105度时叫小暑节气。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全国大部分地区基本符合。全国的农作物都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需加强田间管理。
    郜锦仁 7-30
  • 85
    【民俗:《端午节》】 一,综述。 端午节(Dragon Boat Festival)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为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是中国人民祛病防疫的节日,吴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死去,便成了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端午节有吃
    郜锦仁 6-21
  • 86
    【天慢慢热了,话《立夏》】 一,综述。 立夏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表示盛夏时节的正式开始,太阳到达黄经45度时为立夏节气。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夏,四月节。立字解见春。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 ” 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
    郜锦仁 5-31
  • 80
    【又到谷雨时】 一,综述。 谷雨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也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每年4月19日~21日时太阳到达黄经30°时为谷雨,源自古人“雨生百谷”之说。同时也是播种移苗、埯瓜点豆的最佳时节。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气象专家表示,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谷雨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加快,大大有利于谷类农作物的生长。
    郜锦仁 5-8
  • 34
    【踏青】 一,综述。 踏青为春日郊游,也称“踏春”,一般指初春时到郊外散步游玩。旧时曾以清明节为踏青节,不过,踏青节的日期因时因地而异,有正月八日的,也有二月二日或三月三日的,后来则以清明出游踏青居多。
    郜锦仁 4-22
  • 73
    【又到清明节时】 清明节习俗 。 一,综述。 清明节习俗是指在清明节前后进行的祭奠先人的习惯风俗。 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烈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更重要的是认识先辈。看自己的不足,修正自己,带动后人。感悟人生的价值,去除先辈遗留的干枝枯叶,保留可借鉴的新芽,弘扬正能量。世世代代,清清楚楚的修正日,每年阳历4月4-6日。 清明节已有2500多年历史,古时又叫踏青节
    郜锦仁 4-14
  • 178
    【战国四大名将】 战国四大名将是指中国战国时代四位著名的将领。《千字文》中以“起翦颇牧,用军最精。宣威沙漠,驰誉丹青。”来形容这四位将领的功绩。这四位将领分别为:秦国的白起,秦国的王翦,赵国的廉颇和赵国的李牧。 他们都是从军中最基层的军官做起,凭借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成长为秦、赵两国最为倚重的大将。代表了战国时期实战的最高水准。 千字文受文字不能重复及押韵的限制,所选的四人都是战国后期的名将,战功都很伟
    郜锦仁 4-1
  • 162
    【 战国四君子】 中国战国时代末期,秦国越来越强大,各诸侯国贵族为了对付秦国的入侵和挽救本国的灭亡,竭力网罗人才。他们礼贤下士,广招宾客,以扩大自己的势力,因此养“士”(包括学士、方士、策士或术士以及食客)之风盛行。当时,以养“士”著称的有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赵国的平原君赵胜 、楚国的春申君黄歇 、齐国的孟尝君田文 。因其四人都是礼贤下士、结交宾客之人(一般是国家君王的后代,注:春申君不是),后人称之为
    郜锦仁 2-25
  • 34
    【2017金鸡之年祝愿】 1,金鸡年大吉大利,送福送禄送寿! 2,金猴施棒辞旧岁,雄鸡报晓迎新年!
    郜锦仁 2-16
  • 259
    【中国古代十大外交家】 在我国漫长而悠久的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有许多的外交人士闪耀着光芒,在那个年代,他们更多的被称为使者。按照古代使者贡献的大小,挑选出十位最具代表性的古代“外交家”。
    郜锦仁 1-16
  • 47
    【昼夜时间均等看《秋分》】 秋分 (节气) 编辑秋分(autumnal equinox),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时间一般为每年的9月22~24日。南方的气候由这一节气起才始入秋。一是太阳在这一天到达黄经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地球绝大部分地区这一天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在北极点(北纬90°)与南极点(南纬90°)附近,这一天可以观测到“太阳整日在地平线上转圈”的特殊现象。 秋分之后,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一日中白昼短于黑夜),
    郜锦仁 10-3
  • 1076
    【中国古代科学家】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世界闻名的科学家相当不少。这些科学家在不同行业里,对人类做出过很大贡献,占据著世界重要位置,不少还是世界第一位,因此人们是不会忘记他们的,这些科学家不但在世界历史长河里,在文献资料里,在名人行列里,在地球之外的月球上,都记载著他们不朽的功绩,闪耀著他们的名字。是伟大的科学家! 下面做部分人的介绍。
    郜锦仁 8-26
  • 54
    【梧桐落叶话《立秋》】 今日立秋。 立秋,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更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秋”就是指暑去凉来。到了立秋,梧桐树开始落叶,因此有“落叶知秋”的成语。从文字角度来看,“秋”字由禾与火字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秋季是天气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 立秋,七月节。 立字解见春。秋,揫也,物于此而揫敛也。 初候,凉风至【《礼记》作盲风至】。西方凄清之风曰凉
    郜锦仁 8-18
  • 42
    【徐州彭祖美食文化--《伏羊节》】 一,《伏羊节》综述。 伏羊节,是于每年传统农历初伏之日开始,至末伏结束,持续一个月。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美食节日之一。 伏天食用羊肉,暗合“天人合一”的质朴养生理念,有“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吃伏羊享健康”之说,在伏天吃羊肉对身体是以热制热,排汗排毒,将冬春之毒、湿气驱除,是以食为疗的大创举。 受伏羊文化的影响,中国的上海、江苏、山东、安徽、宁夏、湖北
    郜锦仁 8-2
  • 86
    【一年中热的季节来了--《小暑》。】 小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夏天的第五个节气,表示季夏时节的正式开始;太阳到达黄经105度时叫小暑节气。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全国大部分地区基本符合。全国的农作物都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需加强田间管理。 一年中热的季节来了--《小暑》。
    郜锦仁 7-24
  • 29
    【谈谈二十四节气之一:夏至。】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公历6月21日或22日。夏至这天,太阳运行至黄经90度(夏至点,目前处在双子座),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对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来说,夏至日也是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一天。在北京地区,夏至日白昼可长达15小时,正午太阳高度高达73°32′。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阳光最多,比南半球多了将
    郜锦仁 6-28
  • 46
    【话说芒种】(二十四节气之一)。 1,综述。 芒种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9个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表示仲夏时节的正式开始;太阳到达黄经75°时交芒种节气。芒种字面的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此时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将进入多雨的黄梅时节。
    郜锦仁 6-14
  • 37
    【二十四节气之一:小满】 1,综述。 小满(grain buds)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小满——其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每年5月20日到22日之间视太阳到达黄经60°时为小满。
    郜锦仁 6-4
  • 22
    【小满观景】 近日有事赴东乡, 迎面东风喜气扬。 遍地泛黄麦浪滚 穗穗丰盈仍灌浆。 小满不满见三新, 人见鲜杏口水淌。 风调雨顺好年景, 再过半月食新粮, 丙申年初夏(2016·5·22·), 郜锦仁于徐州。
    郜锦仁 5-31
  • 57
    民间八节和二十四节气之一:《立夏》。 1,综述。 立夏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表示孟夏时节的正式开始,太阳到达黄经45度时为立夏节气。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夏,四月节。立字解见春。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 ” 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
    郜锦仁 5-18
  • 262
    【唐宋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概述:唐宋八大家,又称唐宋古文八大家,是中国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他们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诗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 明初朱右选韩、柳等人文为《八先生文集》,遂起用八家之名,实始于此。明中叶唐顺
    郜锦仁 4-29
  • 48
    【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清明节】 《清明节 》(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中国的满族、赫哲族、壮族、鄂伦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瑶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个少数民族,也都有过清明节的习俗。扫墓祭祖、踏
    郜锦仁 4-24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会员

目录: 个人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