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与中医吧
关注: 125 贴子: 673

  • 目录:
  • 个人贴吧
  • 17
    三申道人撰写的《玄隐遗密》内容包括:《黄帝内经》上篇10章100篇和下篇8章73篇、《九常记》9章48篇、《九真要》内篇9章44篇和外篇4章29篇、《阴阳大论》上下2卷13篇及《龟书》上下2篇。
    叶翕然 4-13
  • 5
    随着报到的人数增加,玉蟾宫的方丈院一扫往日的清静,变成中医嘉年华:这边操场上不一法师在教大家彭祖长寿功,那边会议室王亚在给志愿者针灸、正骨,还有一群医生们围着振林医生在茶室里海阔天空。当然也有好清静的,象无名氏一人躲在厢房打坐,艾医生象大老鼠一样时隐时现在人群的边缘......我举着相机在人群里游走,心想其实几个气场足的大佬们还没到呢,老徐、陈山民、萧大侠、梁某人都是以一当百的大侃客,人群中的绝对主角,
  • 14
    把林杰拉到老徐的厚朴学堂喝茶,想听听两位高手过招。老徐也参加了前一天的国学堂论坛,目睹林杰医生的魔术式的外治手法,非常钦佩。
  • 15
    老徐一定是喝了点小酒,那晚一连好几个电话。他在电话后头喂喂了两嗓子,以为信号不好,掐了。哪里是信号不好,是我那几天重感冒后声音嘶哑如破锣。电话再来,他很奇怪地问我:“你什么手机,声音这么差?”我终于声嘶力竭让他明白是我的嗓子出问题啦!
  • 15
    黄剑:时间非常快,我们又召开第三届医道会,很愉快,很幸运,这么多的好老师、好朋友又走到一起。因为互相之间还不是太了解,我和梁冬会一起给大家介绍一下在场的医生。 我们这次的活动是两天半时间,分为三块的主题,第一天是中医传承教育和推广传播;第二天是医术,主题是有关于痛风的探讨;第三天是道医和道家养生文化。
  • 23
    “这位道爷活人无数,光是病人捐赠给他盖庙的善款就有两三千万!” 听说我要在湖北走访中医,看过我所有寻医文字的武汉道友梁爷开始讲故事:“因为给人治病,他还被警察抓了好几回!”
    zx4561526 11-6
  • 0
    经核实吧主overlive 未通过普通吧主考核。违反《百度贴吧吧主制度》第八章规定http://tieba.baidu.com/tb/system.html#cnt08 ,无法在建设 道家与中医吧 内容上、言论导向上发挥应有的模范带头作用。故撤销其吧主管理权限。百度贴吧管理组
  • 3
    上卷经曰:天尊地卑,阳奇阴耦,一六共宗,二七同道,三八为朋,四九为友,五十同途,阖辟奇耦,五兆生成,流行终始,八体洪布,子母分施。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中五立极,临制四方,背一面九,三七居旁,二八四六,纵横纪纲,阳以相阴,阴以含阳,阳生于阴,柔生于刚,阴德洪济,阳德顺昌,是故,阳本阴,阴育阳,天依形,地附气,此之谓化始。
    jnlbw1 4-4
  • 2
    中国古代养生术多源于道家,民间广为传承的握固、叩齿、咽津、鸣天鼓四法,被合称为“道家养生四宝”,常做可强本固肾,延年益寿。 握固”,是道家养生的常用手式(如图),晋朝名士葛洪在《抱朴子》中即倡导“握固守一”。具体方法是将大拇指扣在手心,指尖位于无名指的根部,然后弯曲其余四指,稍稍用力,将大拇指握牢,如握宝贝一般。古人认为握固有助于安魂定神、收藏精气,可使气血布散,辟邪防疾。 “叩齿”,是指将门齿相对
    feiernt 8-15
  • 17
    我其实是在休息啊,不是修行,修行是很重的一个事情,我觉得要先休息,然后要静下来。今天很多医生都谈到过,刚才仲大夫这个感觉我也有,我身体还没有仲大夫那么好,一天如果连看5个癌症,或者是再加上白血病,心理病啊,就觉得有点受不了。当自己版本在很低状态运行的时候,你想再给人家治好,是个问题。
    小希望 5-20
  • 11
    在网上流传的关于《原来身体是这样防御的!》一张帖子,以浅显的道理帮助我们了解平时习以为常的治疗模式中的可能发生的误区,看过之后,颇受启发。于是我请教了我的中医老友李辛医生,请他从中医的角度也做一次解读。和大家分享:
    听123 5-30
  • 11
    道理很深,圣人可解;方法很简,人人可学。
    听123 5-30
  • 4
    作者/李致重 I导读:中医看病,先察其病情,病状,脉象,然后辨证立法处方。而中医的兴衰存亡,首先在于教育。那么中医教育有没有问题?造成这种“病”的原因是什么?又该样“处方”?
    overlive 4-24
  • 0
    唉,不知道一生所学传下来没
  • 15
    人若劳于形,百病不能成。饮酒忌大醉,诸疾自不生。食了行百步,数将手摩肚。睡不苦高枕,唾涕不远顾。寅丑日剪甲,理发须百度。饱则立小便,饿乃坐漩溺。行坐莫当风,居处无小隙。向北大小便,一生昏朦朦。日月固然忌,水火仍畏辟。每夜洗脚卧,饱食终无益。忍辱为上乘,谗言断亲戚。思虑最伤神,喜怒伤和息。每去鼻中毛,常习不唾地。平明欲起时,下床先左脚,一日免灾咎,去邪兼辟恶。但能七星步,令人长寿乐。
    壮志凌云 10-22
  • 16
    三七生:刚才王大夫说到这个不孕症的时候,他实际上他说的是结果,没有说过程。为什么他会这样呢?你问到他的时候,他觉得就是没什么可说的,当时就是这么感到的。他是直觉型的,有时候过程整个都省略了,没有一个推理的过程。你让他说他说不清楚,但是他可能非常准确,所以那个病人的感觉很神奇。这也就是我们古时候说那个神医的那个境界。 “望而知之者谓之神”,他一看,他已经知道了,但是你要想让他解释的话,他可能——我没
    overlive 12-16
  • 4
    经朋友推荐,在深圳遇见了Y医生,很难想象,眼前这位壮实的西北汉子,曾经是一位肝癌晚期,肿瘤达5.7公分出现严重腹水,被医院判死刑的病人......一个半截入土的人,是如何靠中医自救,拽着自己的头发把自己拽回世间的,让我非常好奇。
    overlive 8-1
  • 4
    治疗鬼梯头验方:(若是年轻人,可以生发乌发同时加下面的梳头发药酒) (1)当归20克,木瓜20克,熬汤药,先服三剂,一剂一天。 (2)公丁(香)6克,母丁(香)6克,良姜12克,山奈6克,大力(牛蒡子)12克,肉桂6克,上药研成细末,白酒冲服五天服完。
    overlive 7-2
  • 15
    《太上感应篇》曰:祸福无门,惟人自招,善恶之报,如影随形。昭示天下戒恶行善。执行天道,诚守人道。天地之中惟人最灵最贵,灵者人也,性本合天道;贵者,生命能修至长生。生命长短非自然亦非命中注定。《黄帝内经》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知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而不衰。故经曰:我命在我不在天。
    overlive 6-29
  • 32
    各位前辈、先生、同道,大家好。下面我就当代中医的传播途径与阐述要点,介绍一些我个人所了解的情况。 上午徐文兵老师已经讲了两个方面。一个是学院的传承,一个是学院之外的这个师承,说得已经很详细了,我要补充一点,当代、进入本世纪之后,网络对中医的影响。
    overlive 6-14
  • 14
    福州的各路朋友常常提起本地有一位叫林杰的中医“高人”,说他外治手法非常了得,小针刀一流,正骨正脊好像庖丁解牛。林杰走到哪都是病人成堆,一天能治上百个病人!听大家赞叹林杰医生的口气,好比当年老福州骨科医生林如高为福州人民争光一样。还听说但凡中医高手经过福州,林杰都好吃好喝迎进家门,恭恭敬敬求得一招半式,日积月累聚沙成塔练成一身绝学。
    overlive 6-5
  • 33
    各位中医同道 各位道家师傅 各位远来朋友 大家好! 2011年底,有幸与张道长在十堰一聚,当时聊及2012年道医会,张道长说这次道医会的主题是献宝,参会人员各自现出自己的宝贝,相互交流,共同提高。在收到此次会议通知函之后,我一直在想,大家都是来献宝的,我有什么宝可以献呢?我献什么样的宝贝才能不让大家失望?
    overlive 6-1
  • 17
    徐文兵: 首先感谢师父(老道长)召集大家到一块交流,我觉得能坐在这都是一个很深的因缘。另外呢也感谢黄剑,这么多年奔走。还记得我跟梁冬做《国学堂》录节目的时候黄剑去,到现在一晃也两年多了,采访到这么多民间高人。我经常说一句话,我说真正的中医的高手是含而不露。像我这种捧出来的嘚吧嘚的,就是点略知一些皮毛。能在这个小范围能见到大家呢我是特别的高兴,希望各位老师多指教。尤其是见到何老师,还有那个无名氏老师
    overlive 5-31
  • 10
    中医过去的古医书都是源于道家文化,比如中医讲,‘阴阳者,天地之道也。’
    overlive 5-30
  • 35
    我来自广西南宁,祖籍河南汝南县。从事这个针灸教学和临床工作二十多年。我的经历呢,是一个地道的中医,因为从中医学校毕业,一直从事中医的临床和教学工作。所以这个经历很简单,但是过程很复杂,为什么说过程复杂,我虽然出身于学院派,但是我的知识,我的医术来源于民间。关键在于哪儿呢?我有三个师父,一个是针灸师父,是贺普仁教授,搞“针灸三通法”的;一个是李可老中医,是我的中医师父;一个是我的道医师父,是熊春锦
    overlive 5-30
  • 6
    岐黄源于道,道医本一体。医术古称“仁术”,医生即“仁爱之士”。 中国古代医德标准,十分强调“苍生大医”、“仁爱之士”。 “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
    overlive 5-29
  • 23
    第三届民间医道会,孙曼之老师总结发言。
    overlive 5-19
  • 2
    今晚无意间,一搜索到这个贴 吧。谢谢贴主。
    overlive 5-15
  • 12
    “道长,作为晚辈我能给你把一下脉吗?”龙帅江医生是个直人,抑制不住自己对道长的好奇。 “哈哈哈哈!”三申道人歪头看着龙医生,一阵大笑。不会吧龙兄,我还没谈正事呢,你要把道长弄成“喜怒无常”我可跟你拼了。
    overlive 5-6
  • 20
    道医会部分医生自我介绍: 余浩自我介绍 后学余浩,网名任之堂主人。来自湖北十堰——武当山脚下。十堰可能大家不太熟,但武当山就熟悉了。从小在我太爷爷带领下学习中医,九五年考上湖北中医学院,学习了五年的中医临床专业。刚才山民老师讲这个学医的过程,我觉得我也可以概括为两块。一块是生存,一块是责任。我刚毕业的前六年,是为了生计而奔波,找不到医院工作,干过很多活,搞过科研,搞过临床试验,也卖过保险,在这个过程
    overlive 5-4
  • 12
    有阳光的早晨,玉蟾宫文笔书院的小会议室坐得满满,窗外还趴着好多慕名前来的道友、中医爱好者甚至病人。会议室布置很简陋,一块小黑板上用白色粉笔认真地写着“第二届道医会”,在黑板后白墙上还有一面鲜红的党旗。 “我们开始吧?”我问老道长。他轻轻地点点头,白胡子在太阳下一亮一亮的。 根据议程,道医会共三天。第一天上午每个与会者有五分钟自我介绍,下午开始大家献宝,一人二十分钟。第二天是求宝,由几位医生分别发起话
    overlive 5-3
  • 6
    第二届道医会的志愿者乔阳和小安,大会会务统筹由她们当担。 早在第一届道医会还没开始,乔阳就一再恳求希望我同意她作为志愿者加入。乔阳是一家酒店的老板,对于迎来送往、安排食宿应对活动突发事件都相当有经验。“我自己管吃管住管交通费,不求医不求回报只求为道医会服务,”乔阳一脸通红,“有我这样求人的吗?!”“可是你对中医一窍不通”,我就是这么狠心的人,面对多年的好友也能说出“不”字。不过有比我更狠的,乔阳立
    overlive 5-2
  • 10
    “请问哪一位是油麻菜先生?”正在早饭时,一个穿着领口破损的灰夹克貌似达摩的黑脸汉子很斯文地问道。 “无名氏兄?”我的第一反应回答。一听说是无名氏,同桌的中医和志愿者们都停下了筷子,那氛围就像是马上会有人跳出来拉住无名氏,高声惊叫:“你真是无名氏?快抓住他,别让他跑了!”
    overlive 5-1
  • 7
    从我开始计划纪录一个中医的故事,到最近组织的一场近五十位中医道友的交流大会,这中间是弹指一挥间的两年时光。 两年来发生的故事还真不少,老徐的厚朴热热闹闹办了两期腰围长了一圈,老萧抡圆了胳膊打到了美国、德国掌声一片,山民的中医文化收藏已经笑傲江湖,刘力红师在广西辛勤耕耘了一片“同有三和中医基地”,罗博士扔掉博士后帽不到一年又躲进北京郊区和古代大医一起白菜萝卜,而艾医生在老道长一声棒喝后卖掉上海的房子
    overlive 4-30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道医

目录: 个人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