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丹大罗金仙吧
关注: 32 贴子: 114

  • 目录:
  • 其他生活话题
  • 4
    炼精化气,讲的很直接,就是针对人的精来讲的,如何将人体产生的精,练成气。就是把精转化成气。这两个存在的地点不同,形式不同,精是以液体出现的,气是以气态出现的,所以要把液态的炼成气态的。 这个气化,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自然方式,一种是引导方式。 但不管是自然方式,还是引导方式,但最基本的原料,就是我们人体的精。 炼精化气的第一步,是要有精,精要足。没有精,精不足,拿什么炼啊,是不是啊? 第一种:自然方式,
  • 0
    说到气与丹田,学习西医与生理解剖学的人,便会引为笑谈,认为人体上根本就没有这回事,这是愚昧和迷信,或者是道家的人故作神秘之说。如果讲到瑜伽术的三脉七轮倒也并不反对,因为近年以来,瑜伽术在欧美很流行,在外国学了几手再三变相而不到家的瑜伽术,回来大开教门,倒也大受欢迎。因为这是进口货,从外洋学来的,一定不错。我们可怜的这一代啊!“无洋不是学,有外才称尊。”将来留给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一页,必定是可悲可怜
  • 0
    因为讲到“存想”与“守窍”,就顺便说明一下“守窍”于“丹田”的情景。我不是说“丹田”绝不可守,也不是说“守窍”的方法是不对的。也许有人看了上述这些道理,反而骇怕却步,那都大可不必。“守窍”有“守窍”的需要,“丹田“有“丹田”的作用,但不可以不通原理,便乱来乱守,其实,“守窍”的方法,也便是“存想”的蜕变。“存想”的作用,便是使“精神统一”,使心理与意志绝对集中的一种方法。上文已经提过所守者是“窍”
  • 0
    至于问到静坐的方法有多少种的问题,据我所知,只有一桩--静坐。如果要说静坐的姿态有多少种?那么,它大约有96种之多。可是所有方法的共通目的,都是在求“静”。那么“静”便是道吗?否则,何以必须要求“静”呢?这是两个问题,同时,也是两个不同的观念,包括三个要点,不可混为一谈。 (一)静与动,是两个对立的名词,这两个对立名词的观念,大而言之,是表示自然界物理现象中两种对立的状态,小而言之,它是指人生的活动与
  • 0
    人在静坐的过程中,心理的杂想比较清静,头脑中的思虑比较减少,所以血液流行也比较缓慢,心脏也因此减轻负担。同时因为身体的姿势放置端正,不再运动来消耗体能,脑下垂体的内分泌平均分布,渐渐感觉四肢与内部,,发生充满的感受。有了这种感受发生以后,反应最为敏感的,便是中枢神经和背脊骨的末端,连带肾脏部分,通常都会有胀紧的刺激。由此逐渐推进,循着气机和血脉的流行,如有物蠕动,逐部发生感觉。但以上所说的现象,是
  • 0
    为了便于了解“静坐”时有关心理与生理的问题,首先要从心理说起。人,为什么想要“静坐”?这当然有很多的理由,倘使说:“白头归佛一生心”,或者“我欲出离世间”,未免太过笼统。如果把它归纳起来,便如上文所说:为了“修道”,为了“养生”,为了“养心”等各种愿望,总而言之,总有一个目的。 是谁产生这个目的?那当然会说:“是我。”那么,是“我”哪方面的动机呢?一定说:“是心”--这里所谓的心,大约包括了现代观念的
  • 5
    有缘千里来相会
  • 1
    也有说“固蒂”谓固我命根。命根即人之两小腰子。腰子去掉,人尚不死,小腰子去掉,人即立死,因为小腰子内有肾脏腺,所以它是命根子。这个命根子处,称之为人之命点,人体发育即从此处向上、向下发育。比之树木,向上长枝叶,向下长根系。元气充盈于此,则自然命根性蒂得以深固。人各有精,精合其神。人秉乾坤之真一以生,精虽藏而不见,乃为妙有生木。人以妄想感之,顺而成人。不知先天真壬即含于癸。所谓上善若水,清而无瑕者是
    詹士鹏 4-17
  • 3
    内丹术中认为,人到成年,由于物欲耗损,先天之精已不足,必须用先天元气温煦它,使之充实起来,重返先天精气,这就是炼精化气的内容和目的。由于这步功法是要使内气沿督、任二脉的经络路线在人体内作周流运行,故又称小周天(这是对炼气化神的大周天相对而言的)。 按丹书上说,完成这步功法就可以防病治病。 (一)小周天概说 1.周天与小周天 周天是古代天文学的术语,是观测者眼睛所看到的天体上的大圆周。这大圆周称为大圈,又
  • 1
    知者易悟,昧者难行。道本无难,易知。行亦无二致。而人之智愚分焉。洳者返求诸己,而征于天地时物,故易悟。昧者驰心于外,而蔽于爱欲,故难行。知者易悟,昧者难行,也就是说,对超凡入圣的道理,若有智慧夙根,必定容易明白。若是愚昧没有夙根,就必定不懂这种道理,难以用功行持。
  • 1
    金丹之道,先须炼己。清静虚定,方可求丹。择静室、师友,正身趺坐。含眼光,凝耳韵,调鼻息,缄舌气。着昏沉则生阴界,着清爽则上阳界。心动则神不入气,身动则气不入神;身心不动,惟将一念守于玄关。师云“炼丹无别诀,只要凝神入气穴”。暂行暂卧,不可离了这个。又云睡法既能知止趣,但于睡中调神气。夜半子时,即癸生之时也。依前药物章内口诀,使戊己为媒。戊己者,中央土也。因水火分于上下,金木隔于东西。木为火母,金为
  • 1
    阳举,小药, 采入丹田,达到一定程度才真的,玄关窍开。 真正的小药开始。 (五)生精子时 天地子时一阳生,人身气质合乎天地,故子时元阳亦生。但人为情欲所牵,乱其自然,不能合乎天地,故阳生多在寅时,故为“活子时”。内阳生,外物即举,但须知水源清浊,方化使功炼化。无念无欲,由静而生者,谓之水源清。从情欲而生者,谓之水源浊。 (六)采精火候 采精者,是将生之元精采而归炉(炉即指丹田气穴)。但采时须知其火候,方能
  • 1
    (二)周天运法,还精补脑 周天者,是每次气生,引气入任督行一周而归丹田,故谓之周天。此后静极气又生矣,外物立举。这时须不惊不动,待气足欲回时,以神领之,一吸而神气直上乾顶,一呼而神气下降丹田,为之一周。以神守之,寂而照,照而寂,在杳冥之间把知觉泯去而入定矣。此后复生如此,谓之还精补脑。 (三)气就神交,任督自转 以上周天运法,行之既久而定静之时,忽觉丹田温暖,元气生矣。所生之元气自不外驰,而上入中宫与
  • 8
    01 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时间在睡眠中度过。睡眠质量与健康息息相关。健康的体魄来自睡眠。俄罗斯的专家发现: “睡眠时人体内产生一种称为胞壁酸的睡眠因子,可促使白细胞增多,巨噬细胞活跃,肝脏解毒功能增强。” 在熟睡中免疫系统不受干挠,可以更好地完成对机体的修复工作。所以,良好的睡眠,是使身体得到修复的必要条件。它不仅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维持大脑正常的生理功能;还能增强人体免疫力和疾病自愈力。 反之,翻来复去
  • 0
    道家内丹术,可谓道教文化体系中最殊胜、最神秘的部分。概言之,它是以“天人合一”思想为指导,以人体为“鼎炉”,以人身“三宝”精、气、神为“药物”,通过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等步骤,而在体内结成长生不死药(内丹)的修行方式。其终极目标就是为了长生久视,得道成仙。  自古以来,内丹修炼主要是师徒相传,虽有万卷丹经,但其中遍布隐晦难解之术语,若无明师指导,很难窥其门道。比如“玄关一窍”,就是丹道中最
  • 2
    第一转】背磨心地炼金丹,止念当为第一关。念断自然情识断,须知水静没波澜。 【第二转】祖窍开时入杳冥,坎离铅汞自氤氲。天然真火知时炼,炼出西乾月牛痕。 【第三转】外直中通世罕闻,权求枝叶不求根。由从此处徐徐进,一点灵光渐渐明。 【第四转】阳乌海底奋神威,正是金丹四转时。夺得先天真种子,河车搬运过曹溪。 【第五转】时后金晶飞上来,霞光灿烂总门开。三花聚顶烹龙虎,珠落黄庭结圣胎。 【第六转】金乌飞入广寒官,白
  • 0
    大小周天 严老师 小周天、大周天,从一些气功书和资料上看,有一些路线的区别,但是“周天”二字,好多人没有注意理解。 一般人认为,从百会穴到会阴穴任、督二脉的循环叫小周天,这是一种比较狭义的理解。 所谓周天,周,指周而复始,循环,天,是广博二字的含义,人的体内被看做是小周天,体内与体外结合被看成是大周天,这样才比较符合周天的含义。 体内被看做是小周天,就是说体内离不开体外,因此始终是在天人相应的过程中来调
  • 0
    六祖说,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也就是说,在你不思前也不思后的当下,这个时候你在何处?你的念头是什么?当下这个时候,当下这一念,就叫“正与么时”。你所要观照的就是当下这一念。 1、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学佛要明白,持戒是为了什么?很多人学佛,都是在舍本求末,学佛要先明白,修禅持戒的目的,修禅修的是行直,持戒持的是心平,持戒与修禅是让我们达到心平,行直的工具,很多人学佛,
  • 0
    禅,不一定限於默然静坐,而是行住坐卧都有禅,所谓「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会用功的人,不仅限於静坐时才用功,而是随时随地都可以用功。 师示众云。此门坐禅。元不著心。亦不著净。亦不是不动。若言著心。心元是妄。知心如幻故。无所著也。若言著净。人性本净。由妄念故盖覆真如。但无妄想性自清净。起心著净却生净妄。妄无处所著者是妄。净无形相却立净相。言是工夫。作此见者障自本性。却被净缚。 大师开示大众说
  • 0
    大师告众曰:「善知识!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大师告众曰:「善知识!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这时六祖大师登座说法,「善知识」在此通称大众,就是称赞闻法的大众很有智慧,能来此听闻佛法。大师告诉众人,道没有别的,真正的道就是菩提自性。 「菩提」是觉悟的意思。这念心觉悟了,即是菩提心;没有觉悟,就称之为众生心。同样是这念心,却有迷、觉之不同。迷,就是贪着世间上的财、色
  • 0
    老君曰:上士无争,下士好争。 上士在见独之后,时刻以先天元神主事,先天元神无我故无争;下士错认后天元神为“我”,念念从我出发,故汲汲于竞争。世界之乱,始于竞争,天下之大同,始于无争。在乱与大同之间,如有特殊时刻,大圣人亦会于世间以无争之心,现大争之象,以期促使斗争之平衡并消弭斗争,亦是因众生之根基而采取的应变之计,归于“无争”。 上德不德,下德执德。执著之者,不名道德。 德为坤卦,代表先天元神。先天元
  • 0
    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 这里的“神”,指先天元神。先天元神具有必清必静的特征,是人的自然本性。是以人之内心深处,都是喜好真正圆满彻底自然之清静的,这种理想之清静,是亘古不变的存在,犹如烦扰喧熙的万象幻境中永恒的净土,无一切悲欢离合喜乐煎熬,远离生死大患毁坏挫折,甚至超越清浊净秽之分别,是超越二元对立的理想净土;又因先天元神客观可证,更是转眼即达的真实净土,永远对所有人具有不可抗拒的吸引力,只是识与
  • 0
    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 清为阳,浊为阴。动为阳,静为阴。道本无极,清浊动静,即是无极而太极进而太极开基混沌破开所得之阴阳。即使破为阴阳,阴阳也还是在大道之中,只是堕落后天而已。 从彻底处言,阴也就是阳,阳就是阴,阴不异阳,阳不异阴,阴极生阳,阳极生阴,无阴不阳,无阳不阴。阴阳的交替转换,形成的后文所说的“降本流末”的过程。 天清地浊,天动地静; 乾为天,其卦德主刚健中正、生生不息;坤为地,其卦德
  • 1
    在前两阶段精化气,气化神的锻炼过程中,都是意(即神)在起主导作用。而在第三阶段中,由于通过前阶段的长期苦练,已形成条件反射,不必用意,一坐就能周天流转,故称为还虚。另一层意思是说,通过意守上丹田,把想像中的“婴儿”在其中加以哺乳、抚养、训练,以达到“出神”的目的。按丹书上说,完成这步功夫就可以“永无生死”而“成仙”了。但列这步功夫的具体内容,在任何道教丹书中都不记载,也未闻有何师授。而且在如何“成
  • 0
    炼精化气小周天是在筑基炼已的基础上进行的。当神凝气穴,一阳初动活子时,采小药通任督,坎离相交,感觉是在极静的杳冥恍惚状态中产生的。而炼气化神(大周天),则是在掌握炼精化气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炼气化神的大周天火候,使神和气密切结合,相抱不离,来达到气化为神的目的。这步功夫完成后,按丹书上说,可以“长寿还童”下面就其与炼精化气小周天过程不同的几点,加以叙说。 1.正子时与大药(六根震动) 炼精化气讲活子时
  • 0
    二、炼气化神法 在炼精化气已成的基础上,就可以炼气化神。 1、炼气化神的方法 舌在口中搅三次,吞津液时,气随津液直下耻骨,意念也随之到耻骨;接着,意想大脚趾尖、脚跟、委中、环跳、会阴、长强、夹脊、腋下及极泉、中冲、肩井,又回到夹脊;然后,意想玉枕、两耳后根,向耳上方绕耳转一至三周,回到玉枕;再用眼迎气至百会,气在头顶不停,沿面部直下人中,经舌转至任脉。这就完成了一轮大周天。每三轮大周天后,搅舌三次,共
  • 0
    下篇——强兵战胜演术章 瞽者善听,聋者善视。绝利一源,用师十倍;三返昼夜,用师万倍。 白话解译:眼睛盲的人特别善于用耳朵听,耳朵聋的人特别善于用眼睛看。断绝无关的利害诱惑,让身心专注在一点真精源头之上,就像增加十倍兵力一样可以增加修炼功效十倍;若能保持这种状态三昼夜乃至更多昼夜,不间断地进行精气神返还功夫,则可增加修炼功效上万倍。 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目。 白话解译:后天人心因外物的引诱而生起,追逐
  • 0
    上篇:神仙抱一演道章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 白话解译:观察、见到自然及虚空背后亘古不变、创生万物的大道本体——先天一炁,然后再掌握、明了大道落实到自然万物之后的运行规则,如此体用兼赅、尽善尽美的道学,是一切学问的终极尽头。 天有五贼,见之者昌。 白话解译:宇宙有相互生克的五大要素,笼统来说是“木火土金水”五行,具体来说是“贼命”、“贼物”、“贼时”、“贼功”、“贼神”这五种可以盗取天地气数的方法
  • 1
    文昌帝君曰。吾一十七世为士大夫身。未尝虐民酷吏。周人之急。济人之乏。容人之过。悯人之孤。一心如此。听命于天。故能久证真位。今劝世人。每日诵太上感应篇一遍。遵以修行。及书写一帙。日夕瞻视。依此修行。行之二年。万罪消灭。行之四年。百福皆集。行之七年。子孙贤明。荣登科第。行之十年。寿命延长。行之十五年。万事如意。行之二十年。子孙为卿相。行之三十年。注名仙籍。行之五十年。天神恭敬。名列仙班。不依此加意修行
    萍儿460 7-25
  • 0
    上卷 【原文】乾坤者,易之门户,众卦之父母。坎离匡郭,运毂正轴。牝牡四卦,以为橐侖,覆冒阴阳之道,犹工御者,执衔辔,准绳墨,随轨辙。 译文:所谓乾和坤是阴与阳出入的门户,这是因为,无极生太极,无极是真空,太极是阴阳混沌体。太极分两仪,产生了乾和坤,乾是纯阳正气,坤是纯阴正气。之后两仪又生为四象,四象又生八卦,又生六十四卦。六十四卦类万物之情,即生万物。从无极到万物是阳到阴的变化过程,必须通过乾坤产生
  • 0
    一、丹道修炼中的“调息” 行功修炼有三调:“调身”、“调心”、“调息”。“调息”偏差,是指在实践中,修者由于把握不好呼吸的轻重缓急、匀深细长,而形成的偏差。 “调息”就是运用意识和特定的动作,通过调整呼吸使意气相合,以后天之气召换先天之气。呼吸调整得当,神清气爽,心平气和;因此,“调息”也是“调心”的一个重要辅助手段。 “调息”功效巨大,兹举如下: 1、能提高对呼吸运动的调控能力,在有意识的控制基础上,
  • 0
    神合其炁,炁合体真。神无而炁有,神灵而炁动。有无相合,灵动相交,而神化致一。神回则明,气定则变,明者有象,变者有物。人体者,人之形质也,乃宅气之府。息之以踵,则大气符妙炁,妙炁生真炁,故体亦真。元精合元神,精神合一,精化为神。然神之为物极其灵活,很不安守本分,必须牢牢擒住不使其飞走。擒之以何:《阴符经》云:“擒之制在气”。神能合乎气,神则不飞矣。说明白点,就是心息相依,神入气中。神炁既已合一,则大
  • 0
    《黄庭经》说:“出清入玄二气焕”,“出日入月呼吸存”。若亡若存,即若有若无,是说呼吸之细而深,由口鼻之呼吸至于胎息。绵绵不绝,固蒂深根。独往独来,无有断际,柔若水,刚若金,道之自然,其妙如此。花有蒂,蒂在上。树有根,根在下。固蒂深根,精神水火归一之地也。绵绵不绝,是呼吸出玄入牝若亡若存之景象。绵者细也,细则若亡。不绝者,不间断也,不间断则若存。人之两肾中间谓命门,丹经名之曰元海。常使元气充满其中,
  • 0
    出玄入牝,若亡若存。以其分而言之,玄天牝地。出也以为入,入也以为出。以其合而言之,玄牝一而已,出入有无,同门合化,存亡一其候若者其象其物之真。《道德经》曰:“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谷神是虚谷中之灵气,即天谷元神。玄牝即一阴一阳。心中神为玄,肾中气为牝,神气合一产生之虚无一炁,便是谷神。若以呼吸论,也可以说呼是玄,吸是牝,呼吸所育之清,便是谷神。玄牝是出入的门户,门户之中便有谷神在
  • 0
    夫呼为阳,吸为阴。能将呼吸调和,则真机发动。于是一辟一阖,玄关显现,真空之虚无窍中,有一灵之妙有发生。此一灵之妙有,即是真阳,故曰“呼吸育清”。'
  • 0
    履践天光,呼吸育清。履者,循其迹。践者,步其纪。天不自光,以日月星为光。循其迹,则日有昏时,月有弦望,星有建次,所以观天也。步其纪,则迎日推月合辰,所以执天也。履践有顺有逆。顺者人即地以法天。逆者人契道以先天并行一致者也。呼吸者,息也。呼则辟,吸则阖。呼吸之间一生焉。清者天之一,即光之根也。动物之生恃乎息。息者人得天之一。以人一养天一,光风相搏,而道居焉。履践,就是脚踏实地,真覆实践的做工夫。天光
  • 0
    回风混合,百日功灵,风者,始于无,形于有,乘于水火土木。返之曰回。风遇火则疾,可以鼓火,可以灭火,鼓火之风顺,灭火之风逆;风遇土则寂,可以燥土,可以润土;风遇木则匹,可以散木,可以拔木;风遇水则激,可以涨水,可以竭水。回风则火木土水倶固而生金。混合者一也。百日者气完基固也。此炼气而结胎仙之道也。
  • 0
    盖所以存其无即所以守其有也。如不能存无,就决不能守有,无、有二者,实是一也。顷刻而成,是说妙有一到,周身泰和,融和舒畅,不可名状。这一景象得之于顷刻。所谓成,即成此景象也。此景象之成,来自存无,故存无越久,妙有越旺,身中景象越奇。存无,即《悟真篇》所说“恍惚之中寻有象”。守有,即《悟真篇》所说“杳冥之内觅真精”。
  • 0
    云: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始即道,神之所由,君也。母即德,气之所由,根也。无者易空,有者易物。存则空生,守则物化,颠倒之则窍妙同玄,有无相入。顷刻者,候中之候,此化三归一,炼精而作地仙之道也。
  • 0
    老君曰:夫炼大丹者,精勤功行,清静身心。 僻静深山幽玄石洞,绝於鸡犬,断却是非,不睹外物,不听外声,一心内守,无劳外求。 大凡修道,必先修心。 修心者,令心不动。 心不动者,内景不出,外景不入,内外安静,神定炁和,元炁自降,此乃真仙之道也。《太上老君内丹经》
  • 0
    用心者,意动也。 意动则神移,神移则气散,气散则命亡,故死也。 心正者,是神静定也。 制者则心正一气之源,内动之机,万化皆通; 心乱则万神皆废,故去情意则万神不失於物也。《阴符经》
  • 0
    《性命圭旨》: 身不动,则精固而水朝元; 心不动,则气固而火朝元; 真性寂(心不动),则魂藏而木朝元; 妄情忘,则魄伏而金藏元; 四大安和,则意定而土朝元。 此谓五气朝元,皆聚于顶也。
  • 0
    乾为天,为头部。坤为地,为腹部。这里是确定冲脉的位置,冲脉和三脉七轮里的中脉有异曲同工之妙,由会阴直冲脑部,在道德经中,也有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道理。这就是天地定位的意思。雷为震,也是生命一阳触动之形,这个形就是指丹田,风为巽,为呼吸,内丹术语称火候,息机,这里是指呼吸和丹田相配合的意思,六十四卦中,上巽下震,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所谓风雷互益也。山为艮,为背部,这里特指督脉,其中内丹更有过
  • 0
    心理和灵魂受囿于自身本来素质和外界条件,可人类可以有意或其后无意地调整心境与灵魂状态。人类的感知还有两种非意识的心理隐态:潜意识态与无意识态。意识——潜意识——无意识三种心态有着一定的联系:意识目的而为、潜意识不自觉而为、无意识不自主而为,其纽带是人体自序场,而体序场在传统被称为“神”。
  • 0
    就本质而言,元神并非‘超自然力量’。元神与身体共存,失去了身躯的容纳,元神无法在五维以下的任何时空中存在,会随时间的推移逐渐削弱,直至破散。在道家的认识中,元神是人一出生就拥有的。元神泛指人的潜意识,是一个人的人格存在的根基。所谓意念周天,便是逐渐唤醒元神,使“真实的自我”从表意识的“牢笼”中解放的一种效率极差的方式。而狭义上的元神,专指修道者达到“炼气化神”境界时,所产生的对世界的一种独特的感官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会员

目录: 其他生活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