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梭人吧
关注: 703 贴子: 4,959

(纳日人)纳若纳姆的网上阵营

  • 目录:
  • 民俗
  • 7
    有部分摩梭人没有养儿防老,没有小家庭观念,没有有儿子才有根的观念,觉的兄弟姐妹的孩子也是自己的垃圾观念。
  • 8
    摩梭人的称谓,在浩繁的史籍中,有多种同音异字记载。《史记》和《汉书》称牦牛羌或牦牛夷。古代摩梭为游牧民族,称为放牦牛的人。摩梭一名,最早见于《后汉书》第二十三卷《郡国五》在校注定笮(今四川盐源)条里记载:“县在郡西,宾刚缴白摩沙夷有盐坑”。此后,唐称么些或磨西,宋称么些或摩西,元称摩沙或么些,明称磨西或么西,清称摩娑或摩挲。战国时期,羌人部首领中有个叫邛的,为避秦国威胁,率领族人南迁,迁到甘肃,川
  • 7
    摩梭女人非婚生女可以上户口不用罚钱吗?真是羡慕
    a896100990 12-7
  • 0
    穿裤礼仪式由舅父主持,少男必拿些食物,如粑粑、腊肉,到室外叫狗,给狗吃,作为人成年时对狗的感谢。少年男子手握长矛从正房的屋顶穿越而过,矛相传是摩梭人远古使用的武器之一,长矛头上悬挂一面布旗和一把是舅舅授予甥男的长刀,作为终身携带的武器。少男换上成年服装后,达巴念祷词,然后少男向客人叩头,并用牛角杯向客人敬酒
  • 0
    仪式由母亲主持,少女踩在猪膘和粮食口袋上,由母亲为少女穿上成年服饰。仪式后,少女要呼唤狗进屋,由她给狗喂一团饭和一块猪膘肉,表达对狗的感谢。成年后的女性要留起发辫。并可佩戴不同的饰物如耳环、戒指、手镯等,亦可拥有自己的花楼。
  • 0
    成人礼是摩梭人一生当中的重要仪式之一。摩梭人于13岁就视为成年,女性行穿裙礼,男性行穿裤礼。未行成人礼的儿童一律以麻布长衫遮身,成年后男女衣饰就有所不同。成年后即有资格走婚,但一般在16岁后才开始走婚,不少摩梭女男更推迟至20岁后才首次走婚。仪式前天晚上就要做好准备,成丁者与少年伙伴一起玩至通宵达旦,雄鸡一鸣,仪式就开始了。还有感谢狗的仪式。仪式由母亲或舅舅主持,如母亲已逝世或无舅舅的,举行成年礼的时间必
  • 2
    摩梭人的原始宗教称为“达巴教”,与丽江纳西族的东巴教有密切联系,不过达巴教的发展比东巴教缓慢,其形态亦比东巴教原始,基本上保持着原始部落宗教的特征。达巴教因巫师达巴而得名,它没有系统的教义和经书,也无宗教组织和寺庙,只有几十部(回)口诵经,另有一种占卜经(俗称算日子书),是用32个不同形体的原始图画文字书写的。
  • 8
    丽江——泸沽湖女儿国——西昌 ☞泸沽湖当地摩梭人 ☞司机导游☞翁机扎西☞手机微信同步号18349660633 泸沽湖女儿国旅游环湖☞包车☞拼车 ☞住宿 ☞吃喝玩乐☞请联系我摩梭翁机扎西 手机号☞18349660633 到泸沽湖车站 定好了客栈的 免费送你到客栈☞没有定客栈的 免费带你去 看客栈☞翁机扎西☞保证☞服务态度好☞安全☞花钱少☞住得好☞吃得好☞玩得好☞无购物☞您的开心满意就是我的希望 到泸沽湖了 有什么不懂的 有什么问题 都可以打电话 ☞1
  • 37
    请不要说,拜佛的摩梭人穿的衣服很脏或者根本不讲卫生之类的,因为他们的心灵,比什么都干净!他们干净的心灵,脏的是衣服,而有些人干净的是衣服,肮脏却是心灵! 要不是国家政策规定要发展泸沽湖旅游业,我真的不欢迎没有信仰的人,或者信仰不好的人,进入这一片领地。    请不要说摩梭人愚蠢,其实我们最精明的事就是,尽量的为子子孙孙留下点什么,而不提倡“能用的就用完”这样的思想! 请不要问我们姓什么,我们都信佛! 请
  • 1
    大家好!我们是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大学生团队,利用这个假期对摩梭婚姻制度流变进行研究。泸沽湖一带灿烂的摩梭文明是非常珍贵的,我们很希望为消除误解、偏见与歧视,传承其美好的精神内核出一份力。欢迎摩梭青少年朋友踊跃参与,我们诚挚地感谢你们的帮助! 由于本账号不回复私信消息,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建议,或者愿意进行相关学术探讨,都欢迎加QQ或微信: 623153442(好友申请中请务必说明来意哦)。
  • 0
    有摩梭的朋友吗,想交一个
  • 4
    调研 放假团队会有一个关于摩梭人名居的研究,我想要提前了解一下,百度之后,发现并没有很多的介绍。所以想在这里求助一下吧友。可不可以给我讲一讲关于摩梭人的屋舍,名居的布置特点,有什么独特的意义………还有关于花房门窗的介绍…… 希望看到的吧友,或多或少,图片文字都行,可以给我讲一讲吧。在这里谢谢大家了。🤗
  • 13
    由摩梭朋友的家庭模式所想到的
  • 2
    传统汉族嫁娶制和西方婚姻制和摩梭人走婚制各有什么利弊,哪个更文明?
  • 12
    走婚小心艾滋病各种性病。
  • 4
    有人认识阿太宝和阿兵玛吗?不知道她们现在过的好吗?
  • 128
    摩梭人是蒙古族,元代建昌路蒙古兵的后裔,现在土司阿家、喇家、八家郎家都还有古代传下来的家谱,清楚地写着是蒙古人,民国时代的地方志书也写的很清
  • 4
    哥哥是山,妹妹是月,弹出了山脉,遮住了眼是什么歌?
  • 8
    “昨晚 你们去看星星了?” “是啊” “冷吗” “冷啊” “那你还去” “不去的话心会冷啊”
  • 2
    信仰
  • 0
    庄严的法庭之上,在激烈的谈判桌前,在居民社区的调解室里,陈丹虹律师是法律的骄子,为了法治 为了和平,为了安宁,法律是她的武器, 法庭是她的战场,公正是她的信念 ,和谐是她最崇高的理想,为了理想能够得到实现,为了真理能够得到捍卫。她常年身心疲惫,身体透支,令人痛心不已。但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古就有一个提倡高尚气节和情操的传统。纵观历史,古往今来,在逆境中勇敢拼搏者灿若群星。流芳青史的故事至今还脍灸人口,催
    hmlu56 6-10
  • 2
    求曲名。在摩梭篝火晚会上的笛子曲。
  • 4
    我们小组参加了调研中国的项目,做有关摩梭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调研,需要选取调研地点。想征求一下意见。有什么疑问都可以问我。若想了解进一步的情况,可以私聊我,留个联系方式。确实我们都挺希望为摩梭文化的传承出一份力的。
  • 4
    她是我同学,09年上的大学,毕业后貌似搬去了丽江。叫王珊,是个摩梭姑娘。有联系方式的请告知。
  • 0
    大家好,我不是来自星星的都教授。我是来自四川省西南石油大学的一名大二学生。废话我就不算多说了,由于七月份我们要参加暑期社会实践,需要事先联系
  • 3
    印度梅加拉亞女兒國
    甜甜bear 2-23
  • 3
    摩梭人简介 摩梭人,自称“纳”或“纳日”是一个古老的民族,神秘的族体。他们是谁?从何而来?至今是个悬而未决的问题。纳日人是纳人族群或古摩梭人的一个分支,纳族群是生活在中国川滇康藏交界区域的一个庞大族群,包括“纳日”、“纳木依”、“纳惹”、“纳若”、“纳惹”、“纳亨”(纳西)、“马里马沙”等多个族体或分支。五帝时期为古羌人的分支先秦至两汉时期,他们被称为“笮人”、“旄牛羌越嶲种”等,汉未称“摩沙夷”
    lbbb520 1-15
  • 41
    我们五万多摩梭人应该有个共同组织(联合会),否则就是一盘散沙,就是最最弱小的少数民族,对于民族的长远发展极为不利,现在连族称都给我们分裂了,解放前彝族还杀了我们那么多人(超过2/3)。就请吧主来组织吧,先在泸沽湖修一个成吉思汗纪念祠,把老祖宗先认上。再派人到内蒙古去参观、考察,加强和各地蒙古族的联系。“摩梭”实际上是外族对我们的称呼,我们的自称从来都是“纳日鞑子”,也就是蒙古人。以后还应该把川滇两省的
  • 1
    lbbb520 2017-05
    X 纳西族历史文化概略 杨杰宏 一、 纳西族人口与分布 根据1999年的人口普查,纳西族现今人口为30.88万人,居住在云南有29.55万人,占云南总人口的0.7%,丽江市有23万人,其中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有12万人,古城区有8万人,宁蒗有2万人,永胜有9000多人,华坪有1000多人,中甸、维西、德钦有4.5万人,其中维西有1.5万人,纳西族在昆明市有8252人,是昆明市非土著民族中的第一大民族。纳西族还散居在全国700多个县市。纳西族周围有藏族(541.6万人)、彝族(77
  • 3
    __发视频不是为了影响泸沽湖,而是希望更多游客不要走弯路,共勉
  • 28
    摩梭人的土语可分为五个方言区:永宁盆地方言区,金沙江台地方言区,蒗蕖坝子方言区,左所方言区以及瓜别方言区(后面两个属于四川省)。 摩梭语的语法形式与汉语有所不同,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的位置与结构大多是倒置的。但摩梭语里的一些构词又与汉语相同,也有象汉语一样表示程度加重的重叠词语法形式。 摩梭人的语法结构、语法形式灵活多变,词的构成形式变化,构词变化,声调轻重的变化、重叠、虚词、句法、语
    lbbb520 8-23
  • 16
    纳ruo 2016-03
    期刊>哲学与人文科学 纳西语在藏缅语言中的地位 盖兴之;姜竹仪   纳西语东部和西部两个方言的差异造成了纳西语语支归属的不同分类。国内学者认为应归属彝语支,国外学者中有人认为西部方言应归彝语支,东部方言应归西夏语支(或羌语区)。本文把纳西语与彝语、羌语作比较,认为两种方言之间不仅有严整的音韵对应,而且同源词占60~70%。摩梭话(东部方言)与羌语的同源词只占26.9%,与彝语的同源词占40.7%。因此,从族源和方言两方面看,纳西语
  • 0
    歌词大概是夜晚。夜晚锵锵。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纳日

目录: 民俗

友情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