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露禅吧
关注: 162 贴子: 847

  • 目录:
  • 个人贴吧
  • 19
    太极宗师杨无敌杨露禅 八卦掌创始人紫面大侠董海川 形意鼻祖神拳李洛能 太极宗师武禹襄 半步崩拳打遍天下无敌手郭云深 形意拳宗师山西车二车毅斋 虎头少保天下第一手形意武神孙禄堂
  • 0
    经核实吧主35636432 未通过普通吧主考核。违反《百度贴吧吧主制度》第八章规定http://tieba.baidu.com/tb/system.html#cnt08 ,无法在建设 杨露禅吧 内容上、言论导向上发挥应有的模范带头作用。故撤销其吧主管理权限。百度贴吧管理组
  • 0
    我认识一个老师叫叶咏湘,是杨氏太极的第六代传人
    Bradon8 5-22
  • 7
    此人乃美帝国主义之走狗,搞资本主义,霸权主义;是封建主义之卫道士,搞特权专制。<br/><br/>其一,此人支持张三丰创拳论,因我发贴公布正史,公布陈王廷创拳之真理,就处处打压于我。在该问题上首先提出门派之争的概念,以公谋私,拉班结伙,升华矛盾,至我于万劫不复之地。<br/>我犹如哥白尼,说了事实,得到报复。被封了号。连累诸多人士,包括大师。<br/>第二,此人武德低下,人前装君子,背后放冷箭,故意发数贴引
  • 38
    大家都知道,欲知拳真髄,首有站桩起,如果想提高,必须要系统的练习,单从养生角度来讲,光站桩就可以了,我做个比喻,站桩如攒钱,那么攒钱的目的是干什么的,钱多了不能叫他长毛坏了吧,要把它利用起来买东西,那么买东西是什么呢?就是试力,比如波浪试力,金龟岀水,蛇形手试力等,再说买东西的好与不好指的是什么呢?那就是发力,发力的好与不好是通过引力的条件发射来决定的,有的人发力很脆,穿透力很强,有的人却发不岀来这种脆力,原因是你没有系统的去
  • 3
    按:此补肾功法是太极拳名家李宝良先生秘传的养生秘法,动作简单,看似平常,但若是掌握了其中的心法要诀,可有“补肾之峻猛,强身之迅捷,无出其右”之功用。功法动作:直立,两脚分开与肩宽,双臂上举伸直,在脑后交叉,此时小腹略向前倾,双手尽量向上伸直后压,所有力量、意念集中在腰椎。然后力量从腰椎发出,令两臂以最大弧度从脑后向身体两侧压下来,同时下蹲,两手最后在两膝间交叉。结束时意念集中在前脚掌5秒钟,脚后跟
  • 1
    初练推手时大部分人都怕对方进到自己的防守范围,于是就有了接到对方的劲力马上就顶上去的应对习惯,待这种习惯成为自然以后,“以刚克刚”的顶牛习惯就形成了,这种练习形式可以增强人体后天的刚猛之力,同时也限制了自身的灵活应变。所以行家称这种应对为;“血气方刚之勇”。
  • 23
    有:拥、捋、挤、按、采、捌、肘、靠、分、云、推、搂等手法,栽、搬、拦、撇、打等拳法,蹬、分、拍、摆莲等腿法,进步、退步、侧行步等步法,无极、开合、升降、虚步等桩法,这些方法构成太极拳训练的基本功。练习太极拳基本功,能使太极拳技术得到比较全面的发展,提高动作规格的规范化,为进一步学习太极套路打下扎实的基础。 基本技术   (一)手型   1.拳:五指卷屈,自然握拢,不要过紧,用力自然、舒展。   2.掌:五指
  • 7
    1、太极拳是以头脑和心灵的功夫为主,拳脚功夫为次。 2、无论动静,保侍中定,否则有过或不及之虞。 3、牢记七字:中定、整体、不用力;推手时加五个字:顺方向转圈(用意顺对方来劲方向转圈),共十二字可得太极拳体用之功夫。 4、行功盘架都必须“先在心,后在身“的意动心随,注意心意的修炼和运用。此为精髓。 5、以意导气,气运身。意到气到劲到。 6、与对手接触处,我先用意收(即吸)将对方来劲吸之脚下。使对方跟浮起(气亦浮
  • 11
    太极就是一个圆圈,太极拳也就是由无数的圆圈连贯而成的一种拳法。无论一举手一投足皆不能离开这个圆圈,离了这个圆圈便违背了太极的原理。四肢百骸不动则已,动则皆不能离圆圈。  太极拳的招架便是攻击,攻击也便是招架,不能运用太极拳的方法攻击人的,断不能用太极拳的方法招架。因为手手处处皆是圆圈,功夫越深,圆圈越小,有时尚不及见其转动,已尽招架与攻击之能事。所以练太极拳的人,在推手的时候十分注意听劲的工夫,质
  • 3
    头要正,百会领;眼平视,有神明;耳静听,要集中;嘴微闭,灵液生;肩放松,关节灵;肘下沉,气可行;腕要活,转不停;胸要含,气通畅;逆呼吸,在黄庭;脊为轴,要中正;全身气,腰摧动;腰裆劲,相互通;刚柔用,各不同;走柔劲,缠不停;裆要转,腰活松;刚劲发,快如风;裆要扣,腰要拧;定势时,气归中;腰要塌,裆圆撑;意不断,稳如钉;胯要松,成窝型;膝莫软,虚实清;足踏地,要抓平;全身体,一致行;上下合,扣如弓;
  • 4
    “松活弹抖”是陈式太极拳近代拳家提出的一个专用术语,有时被人片面用来形容太极拳的发劲功夫。其实细究起来,松、活与弹、抖是既对立统一,又有着不同层次与涵义的两个概念。陈照奎老师曾经强调:“松、活、弹、抖是陈式太极拳的综合功力,松、活是柔化之本,弹抖即发劲之根。四者必须细心揣摩,否则,太极拳功夫终难问津。”由此可见,松与活是陈式太极拳的基础与前提功夫,弹与抖则是体内气劲升华后崩发于外的形体表现。
  • 10
    舍己随人是拳理,却和生活连一起。 生活当中能做到,这人肯定素养高。太极拳里能做到,这人心静不浮躁。一个式子容易找,整个套路难做到。舍己随人要全舍,不舍干净还白扯。舍了一半又回来,前功尽弃没明白。去时好舍回来难,转接之处要螺旋。只有螺旋才能转,转中在舍意来连。动哪哪舍要撑空,太极放松是外撑。往里放松不是松,外撑饱满才能空。小臂不能单独折,胯带大臂才灵活。舍己随人舍肢体,身法带动太极体。 动哪部位哪舍去
  • 3
    提问1: 30多岁、40多岁,甚至50多岁的人能不能练出太极功夫? 朱天才: 你看刚才我们说了什么叫功夫,什么是功夫的标准。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什么叫功夫? 我给你说说我的经验和我从小练拳的体会。我从小没有站过桩,为什么呢?小孩子站桩谁站得了呀,根本就站不了。我们老师讲练“活桩”,活的桩。什么叫活的桩?就是一个招数你做完就定在那里,一个懒扎衣、一个金鸡独立做完,就站在那儿不动,这叫活桩。 不要站死桩,什么叫站
  • 16
    练好太极拳有怎样的身体、心理状态呢?就是要有一种“太极状态”。王宗岳认为,“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这是指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阴阳两气包含在“太极”之中。“太极状态”是一种动与不动之间的临界状态,一开一动生出阴阳,一合一静回归无极,“无极”生“太极”。这就是“太极”。 太极拳富有哲学思想,是高雅的人体文化,是中国的“国粹”。太极拳运动特点是中正安
  • 1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I3NTIwNDc5Ng==.html?from=y1.7-1-
  • 1
    太极拳的动作柔和,快慢相间,刚柔并济,舒展大方;迈步如猫行,运动如抽丝,蓄劲如张弓,发劲似放箭;静如山岳岿然不动,动若江河滔滔不绝,如行云流水,连绵不断。要达到这个水平,必须做到身法正、上下随、意气通。 一、先谈身法正   行拳走架中,要想做到身法正,必须从预备式开始,立项、下腭微收、松肩、垂肘、含胸拔背、松腰松胯、敛臀、目视前方.这都是练太极拳必须知道的常识,勿需多谈。一旦行起拳来。一定要做到尾间中
  • 17
    我可是省拳击队退役的,哼哼
  • 5
    筹拍46集电视剧《太极传奇》 杨露禅(1799—1872年),名福魁。河北广平府(今永年县)人。自幼好武,因家贫,迫于生计,在广平府西关大街中药字号“太和堂”中干活。这药店为河南焦作温县陈家沟人陈德瑚所开。陈见杨为人勤谨,忠实可靠,又聪明能干,便派他到故乡河南焦作温县陈家沟家中做工。适逢陈长兴借陈德瑚家授徒。杨心中十分羡慕,有心拜师学艺,但一者事繁,二者又怕陈不收自己。他虽然懂得江湖禁忌, 但因学艺心切,便在陈氏师徒
  • 1
    [url]http://杨露禅[/url]故居介绍[url]http://杨澄甫[/url]先生卒于得祖父和父亲传授,但据考证杨露禅先生卒于1872年,杨澄甫先生生于[url]http://1883年[/url],不知道怎么解释?可能是伯父之笔误?
  • 3
    打人先打胆,没胆输一半。
  • 8
    晚清十大武林高手:杨露禅 董海川 李洛能 武禹襄 程廷华 车毅斋(郭云深与之比试略逊一筹)郭云深 刘奇兰(神拳李洛能八大弟子之首,李存义的师傅,曾连打百余阵无一落败)宋世荣 李存义 [不为人熟知的高手:李亦余(1832-1892年,武禹襄的师弟,武禹襄为武式太极创始人,李亦余为第二代,另永年载郝为真能再现李亦余之艺,杨斑侯独服李亦余)、王兰亭(杨露禅之大弟子,露蝉临终,告诉班侯,吾家太极,我死后,当入王兰亭家。班侯怒,禄
  • 3
    传统拳的盘练过程,是由外而内的,“先在梢节,再到中节,最后到根节”,是节节后缩的,而实际的应用却恰恰相反。拳的高层次用“心一惊,四梢皆至”来形容,“心惊”即“心惊胆颤”,事实上“胆”不会颤,“横隔肌”会颤,由此带动“内脏惊起惊落”,形成强大的身劲,之所以能够做到“将身体挂在手上”全赖于此。连接身体各关节之间,形成“弹簧”般的颤动,非“大筋”所不能为,“撑筋拔骨”是前提。很多朋友在练拳时,总想着秘籍
  • 8
    电视剧<<太极宗师>>里的杨昱乾是以一代太极拳高手杨露禅为原形吗?
  • 1
    刚看了太极侠 里面师傅于海和徒弟陈虎都曾经凌空发力 师傅在徒弟身上留了个紫手印 徒弟干脆把基努里维斯打死了,这有可能吗?
  • 46
    2013-11
    一九七二年七月,於永和的家,头一次,向一位太极拳弟子,发出凌空劲的。那个时候,这位弟子居住在台东,而数个月就上台北来永和,跟肇祺学一次太极拳。公元一九七二年七月,他又来了,於是,肇祺与他之间,隔一扇嵌一片使裏外能相看得到的玻璃之木板门,而对打起来。这扇门,隔着肇祺开的药局与客厅兼饭厅。他,以店大门一线做起点,彷佛连那扇木板门也要把它打穿似地,猛冲跑着打过来。当时,肇祺面向着他,站在客厅兼饭厅离那
  • 3
    杨露禅(1799—1872年),名福魁。河北广府(今永年县)人。在陈氏师徒练拳时,在一旁观看,久而久之,竟有所得。后被陈发现,见其是可造之才,不但没有怪罪他,反而大胆摒弃门户之见和江湖禁忌,和陈德瑚商量,准其在业余时间正式学习太极拳。      这样,杨露禅才得以正式拜陈长兴为师。这便是民间传说中《杨露禅陈沟偷拳》的真貌。经小说家的艺术加工,如民国初年有人所编的传奇小说《金蝉盗技》等,也由此衍化而来。宫白
  • 3
    呵呵,现在的人都去崇拜那些什么格斗术,跆拳道,柔术什么东东的,这些国术大师的贴吧关注才百多人。。。
  • 0
    国术魅力之“健步轻挪” 人身之健,在于步。 国术之美,在步法。 一个人,身体健不健康,首先,得看
  • 4
    光绪皇帝的老师翁龢和大学士观其精妙的武艺后大加赞赏:“杨进退神速、虚实莫测、身似猿猴、手如运球,犹太极浑圆一体也。”并书赠对联“手捧太极震寰
  • 0
    想学国术不知何处下手=_=
  • 0
    国术之杀,非必置人于死地也,乃为度人弃恶从善之非常手段也。所谓非常手段,即非常时刻非用不可之手段也。此手段之运用,必以国术真功为基,非常人所
  • 1
    大家可以百度一下 乐育堂 或是 廖贤阳 黄元吉真人。师承火龙真人郑思远传。于清道咸年间在四川,今自贡市自井区等地传乐育堂法脉。至今已六代。重要书
    hzt119 1-30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太极宗师

目录: 个人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