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戒烟吧
关注: 7 贴子: 24

  • 目录:
  • 其他
  • 0
    目前的七零后八零后九零后,三十年跨度的大批中青壮年烟民,随着时间推移,烟龄二十到三十年的逐渐显露出长期吸烟对身体的危害,比如血压升高血管老化肺功能下降气管炎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等等,或许目前而言部分70后才刚刚开始出现这些健康危害,但毕竟已经开始了,预计10年之后正式进入高峰期,20年后轮到80后,预计2050-2055年会达到历史顶峰……
  • 0
    人是趋利避害的高等生物,在社会文明活动中苛刻于等价或超值交换,人的逐利意味着自私的天性,当然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嘛。关于吸烟,那种吞云吐雾的快感确实让人感到兴奋,早起一支饭后一支困了一支…不停的重复由量变深刻为习惯,在潜意识里不断强化吸烟的一整套行为,同时越来越强烈的烟草依赖如同魔咒一般吸附肉身难以自拔。绝大多数烟民对于烟草的需要是积极强烈的,毕竟烟草对肉身的危害并不会在短期内有明显体现,所以烟龄越久
  • 0
    烟毒的危害是蓄积性的,快则十几年,慢则三四十年,毕竟个体的差异、环境、习惯等因素都不尽相同,但积累产生量的变化,最终促成或诱发质的改变,这是确定并且十分肯定的事实。虽说人的脸皮够厚,所谓那些谁谁抽烟照样活到99才死,谁谁不抽烟二十多就成盒…唉…你就那么轻易拿自己的命去试?不过说到底也只是为了继续满足自己的烟瘾找借口,个体虽然有差异,但整体而言也是有个大致规律,比如抽吸量烟龄或是习惯,量的因素越相似其
  • 0
    长期吸烟对肺造成危害,包括气管、支气管、肺泡等,烟龄短或者烟量小的烟民肺部损伤小一些,但随着不断积累,肺部功能会逐渐表现下降甚至出现疾病。如果检查自己的指甲发现中间有一道竖脊凸起,可以用指腹感觉也可以从侧面观察,说明肺部存在健康问题,或者说肺功能不是很好。还是那句话,如果抽烟对健康有好处,多多益善,既然抽烟有害健康,尽早考虑吧。
  • 0
    烟龄越久,人的意识和潜意识里抽烟行为就会特别深刻,好比火车轨道,好比机器人一样,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很大的组成部分。看过挺多关于戒烟的经验文章,那些所谓突然戒除的理论并非不能成功,但对大多数烟民而言,其可行性太低,戒断反应太明显,而且复吸的可能性也较大,我依然主张运用阶段性减量的方法去戒烟,毕竟这种方法的接受度更高,更适应大多数戒烟的人。就像小孩子断奶一样,如果突然就断奶,小孩子肯定会因为不适应而表
  • 0
    如果抽烟喝酒属于生活享乐的一部分,这个定义确实不太利于戒除此行为,提起喝酒不免想到二三十年以前的那些酒场豪饮烂醉的人们,现如今豪饮的人确实不多了,那个时候几乎都是拼白酒,为什么现在少了?因为都知道酒喝多了伤身体,喝多了误事、出丑…各种劝酒的花样也不如从前,豪饮烂醉的饮酒习惯逐渐改变,不论正式场合还是普通聚会,加上交通法规这些年的宣传,人们在潜意识里也对饮酒量合理控制,总之喝酒这件事,多喝无益。相比
  • 0
    我们总是劝告自己劝告他人,为了自己和家人的身体健康尽早戒烟,所谓吸烟有害健康这句话早就没有了威慑,没有现实的活生生的例子是不会起到真正的震慑作用,犹如交通安全,平时出行不注意观察行人车辆,不注意遵守交通规则,一旦亲眼目睹交通事故才真正意识到安全是何等重要!吸烟-有害健康,说白了,吸烟威胁生命安全啊大哥们!这才是有害健康的真正含义啊,可是那些因为吸烟患病的人们为什么不劝告大众呢?首先一个人得了病其主
  • 0
    基本上所有想戒烟的人并不熟悉戒烟的方法,单纯的戒烟意愿和靠克制是很难戒掉烟瘾的,和减肥差不多,成功减肥并不能靠一两天节食或剧烈运动喝减肥茶等粗暴的方法,也并非单一的饮食或者运动,而是根据个体特点和实际情况在饮食搭配运动等方面指定相对科学的计划,并且在过程当中及时调整,不过减肥可以依靠体重增减看效果,那么戒烟呢,当然就是看减量情况,只有依靠个性化的方法和不断强化危害意识以及戒烟好处才能增加戒烟的成功
  • 0
    吸烟,尤其是烟龄久烟量大的烟民,烟草已经非常肯定的透支了身体健康,虽然我们不能准确去量化这种伤害程度,但健康已被不同程度损害,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绝大多数人的忧患意识保健意识缺乏,对自己身体健康的过度自信使其对烟草危害不以为然甚至反感厌恶,然而殊不知,高血压、心脏病、癌症等疾病也许就在一天一天的抽吸中逐渐酝酿,健康犹如多米诺骨牌,一旦被推倒,有可能轰然倒下万劫不复。生命绝不会拿你开玩笑,你透支健康
  • 0
    据调查现在高血压呈现年轻化,35-45岁患高血压人群数量不断增加,而且多数对此不够重视,甚至毫无察觉,为什么老年病找上了年轻人?其中一项原因就是不良生活方式,抽烟喝酒熬夜,所以奉劝各位,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才是健康的重要保障。想延长寿命,戒烟限酒少熬夜坚持运动。
  • 0
    开始戒烟之后会伴随出现戒断反应,这个基本上绝大多数烟民都会出现,反应形式和程度也都不尽相同,像头晕、头痛、胸闷、焦躁、上火、嗜睡、体重增加、失眠等等。关于戒断反应,首先揭示了烟毒对身体的侵害,所以对此我们应当以正确心态应对,不要过于担心或者半途而废。 第一,戒断反应的出现肯定是由于烟草抽吸量的减少或中断引起,根据戒断反应症状和程度合理的调整抽吸数量和抽吸间隔,让身体在逐步减量过程当中慢慢适应,甚至
  • 0
    “吸烟有害健康”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大量研究证据表明,戒烟可降低或消除吸烟导致的健康危害。近日,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陆林教授研究组报告消除烟瘾新方法的论文在《美国医学会杂志·精神病学》上发表。该研究成功实现了从动物研究到临床试验的成果转化,有望攻克尼古丁依赖等病理性记忆相关精神心理问题无长期有效治疗方法这一医学与社会难题。 烟草成瘾和依赖的本质是尼古丁依赖,是一种慢性高复发性疾病。尼古丁会导致大脑发生结
  • 0
    戒烟的方法有很多,突然戒断,减量法、增量厌恶法、增减交替法等等。其中突然戒断法是很多烟民初次戒烟最常用的方法,当然也是实践中最容易失败的,毕竟烟瘾对身心的控制是双重的,这就是身体和心理的依赖,所以想要戒烟必须要正视这两点依赖,不能一味的靠决心盲目突然戒断,虽然有极少数人能够成功戒烟,但实属少数并不太适合多数戒烟人。有这样一个道理,人本身其实适应能力很强,可以生活在海拔高气压低氧气稀薄的高原,好比温
  • 0
    本人从高中毕业那会开始抽烟,直到戒烟一共抽了12年,烟瘾越来越大,基本上平均三年抽烟量增加半盒,记得最早抽烟一盒烟能抽两天并没有那么大的烟瘾,后来就每天一盒维持了好多年,再后来一盒半两盒,甚至抽的多时每天要两盒半甚至三盒。 虽然12年烟龄并不算太长,但每天两盒左右的烟量确实很不舒服,咳嗽、胸闷爬楼喘气…但即便很难受依然这样抽了很长时间,期间也尝试戒过几次,短的三五天,长点两三个月,最长半年,每次都以失败
  • 0
    图片是20年烟龄者的肺,粉色的是正常人的肺,显然吸烟对肺的损害肉眼可见。
  • 0
    2019年3月至2020年12月期间的调研发现,我国贫困地区烟草流行依然严峻,吸烟率高达34.20%,远高于全国26.6%的平均水平,且吸烟者家庭贫困概率是非吸烟者家庭的近2倍。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金承刚介绍了《烟草使用对贫困的效应评估》的研究成果。 研究团队通过现场观察、焦点访谈等定性研究方法与问卷调查等定量研究方法,结合对河北、黑龙江、山东、河南、湖北、四川、贵州和陕西8个省份的2409户家庭开展了问卷调查,研究
  • 0
    烟草成瘾(烟草依赖,尼古丁依赖)实际上是一种明确界定的神经精神疾病,是由于个体反复摄取尼古丁(持续吸烟)所致的一种慢性、高复发性、成瘾性疾病,有生理、社会及环境等多种因素的介入。 戒烟是一个痛苦、反复和长期的过程,需要持续进行。实践表明,仅靠吸烟者的个人意志戒烟,成功率仅有3%—5%。 尼古丁成瘾的机制 烟草中的尼古丁是一种成瘾性化学物质,其成瘾程度比酒精大6~8倍,与可卡因相似。吸烟成瘾者对烟草有强烈的渴求
  • 0
    戒烟戒的是烟瘾,包括身体的瘾和精神上的瘾,两者又是相互关联的,因为人本身就是一个整体。 我国目前的烟民数量近3.5个亿,其中约百分之四十以上的人群都或多或少有戒除烟草的意愿,然而烟草的成瘾性往往使人难以戒除,尤其脑袋一热式的突然戒断。这种做法不仅会造成身体的明显不适,而且很容易复吸,多次之后对心理也产生很大的挫败感,甚至会开始排斥和躲避戒烟的话题和想法。 所以,戒烟需要找到科学的方法,这个方法并非是突然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会员

目录: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