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座部吧
关注: 750 贴子: 3,520

学习纯正佛陀教法

  • 目录:
  • 其他宗教
  • 12
    本文是部分节选,详见这个贤友发的资料的文件夹5布施相关专题,这个贤友的资料把这份资料上传到网盘了
  • 6
    南方上座部的巴利经藏—「五部」,毫无遗漏而完整地传承下来,在日本也已译为日文并收录于《巴利三藏》中(台湾元亨寺参照日文译本翻译了全文为汉语,另有英文等多国语言译本),此外再也无其它任何部派传下完整的原始佛经。至于汉译「四阿含」则是每一阿含经都分属不同的部派,只不过刚好整理后合称为「四阿含」而已,彼此之间并不像巴利语经藏如此统一与密切相关了。 日本明治以后发现巴利经藏,日本学者便将它与汉译阿含作比较
    清净道 6-13
  • 7
    1.《南传经藏(少小部)》(庄春江译本)http://pan.baidu.com/s/1eQAeeoq 2.《汉译南传大藏经》(元亨寺译本)http://pan.baidu.com/s/1c2iak1M
  • 22
    一、什么是上座部佛教 上座部佛教,巴利语Theravàda。thera,意为长老,上座;vàda,意为说, 论, 学说, 学派, 宗派, 部派。上座部佛教又称南传佛教、巴利语系佛教。 1、此系佛教传承了佛教中「上座部佛教」的系统,遵照佛陀以及声闻圣弟子们的言教和行持过修行生活,故称「上座部佛教」。 2、上座部佛教是由印度本土向南传到斯里兰卡(Sri Lanka,锡兰)、缅甸等地而形成的佛教体系,在地理位置上处于印度之南,故称「南传佛教」。又或因其主要
    风狂雨骤 11-18
  • 5
    有两组人,他们护持佛教,令佛法久住。是哪两组人呢?出家众与在家众。在家人对三宝有信心,皈依三宝,护持三宝。出家人学习佛法,实践佛法,弘扬佛法。这样我们就可以理解,什么是佛陀的时代。如果没有人护持我们出家人,我们就不能完成两种任务(义务):学习佛法教理与实践佛陀的教法。 在缅甸孟(mon)这个地方,佛教是很早就有了。在佛陀时代过去不久,缅甸就已经有佛教了,只是那个时候的佛教还不够强大。在印度asoka王时代,有
  • 15
    在我的观念里. 凡是一个能接触佛法的人. 内心里必定拥有一种. 寻求真理真相的信念. 然而万事万物. 从来都是变动不居. 迁流变化从未停止. 你还能清晰的记得五年前的事情吗? 五十年前的呢? 显然那是不可能的.
  • 5
    在现实生活中,有朋友问我,你怎么和周围其他的佛教徒不一样? 我回答说:“因为我与他们所信仰的佛教不同。”他接着问,你信仰什么样的佛教?我简短地说:“它来自2600年前的印度,2300年前传到斯里兰卡与缅甸,这种佛教与中国的佛教不同。所以,我和周围的佛教徒不同。”然后我说:“首先,一个佛教徒应该是一个正常的人,其次他是一个善良、诚实的人,最后他才是一个佛教徒。”
  • 37
    这个世界最奇怪的现象之一. 就是为数不少的佛教徒. 看不起佛陀的圣弟子漏尽者. 人天师表的阿罗汉. 在华人社区的佛教界.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 各种对阿罗汉的批评. 包括很多流传甚广的. 粗糙低质量公案. 这些所谓公案漏洞百出. 显然出自外行之手. 每一句都折射着编造者. 对阿罗汉和佛法的无知.
    Stephen_wong 11-24
  • 11
    尊敬的各位长老、法师、领导、嘉宾大德们: 世界的佛教可以分为三大传承,即: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和南传佛教。我国自古以来都流传着这三大传佛教,它们又可以依经典语言而分别称为:汉语系佛教、藏语系佛教和巴利语系佛教。汉传佛教产生于中国汉地,流传至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藏传佛教和南传佛教在中国也流传有一千三百多年了。对于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相信在位各位并不陌生,但对于南传佛教,目前在佛教界和学术界的关注度
  • 8
    佛陀的圣弟子的财宝不是世间的金、银、珍珠、宝石、地产或房产,它也不是世间的权力与荣耀; “圣弟子的七圣财: 信心、戒德、与惭、愧, 闻法、施舍、与正见, 具此圣财不贫困, 此世不缺珍希物, 他应如此去理解, 精勤培育信与戒 清晰彻见于圣谛, 理解者正念于法。” 『有一回,憍萨罗国的首相悟噶(Ugga)来见世尊,到达后,顶礼世尊,坐于一边。 坐于一边已,悟噶对世尊说: “太希有了,世尊!太希奇了,世尊!弥噶惹罗汉尼雅(Mi
    Rpfuliy 1-12
  • 17
     编辑前言   佛陀在世时,僧团(包括佛陀本人)都是奉行托钵正命,清净乞食,除开酒类,不论荤素,在家人供养什么,就吃食什么,此于经、律皆处处可见。   佛教里最早公然主张吃素的就是叛徒提婆达多,他是佛出家前的堂弟,佛陀成立僧团后,他也随佛出家,但却嫉妒佛陀的地位,处心积虑想超越佛陀,甚至想灭佛取而代之。他为向世人表示他比佛还优越,便提出五项苦行,其中一项便是「终生不吃鱼肉」,这一点也遭到佛陀明白的驳
    弃尸林 10-31
  • 16
    ~尊者 雷瓦达(Ven. Revata)~ 问: 尊者有提到:在佛陀的时代,有许多他的大弟子或其他弟子都迅速证得道与果。然而,证得佛果是很好的。请问:佛陀为什么没有鼓励他们证得佛果? 答:佛陀在四个不可数与十万大劫以前受燃灯佛授记。在当时,他是善慧(Sumedha,苏弥陀)隐士。在受到授记后,他自己知道他是菩萨了。这是菩萨的本质:他们不需要任何人引导他们,如何圆满他们的巴拉密。他们自己很清楚。在接受到授记后,菩萨省察圆满巴拉密
  • 1
    涅盘被称为出世间,以及是由四种道智所证得。它是道与果的所缘(目标),被称为涅盘,是因为它离去渴爱这一个纠缠物。 在词源学方面,巴利文Nibbàna(涅盘)是源自动词nibbàti,意为‘被吹灭’或‘被熄灭’。 因此,涅盘是表示熄灭了世间的贪、嗔、痴之火,巴利论师解释它为渴爱的纠缠的不存在或离去。 只要人们还受到渴爱的纠缠,他们就还被绑在生死轮回里;但在灭尽一切渴爱时,人们即会证悟涅盘,解脱生死轮回。 虽然依自性涅盘只有
    crossggee 7-9
  • 5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在沙瓦提城揭德林给孤独园。 当时,在深夜,有位容色殊胜的天人照亮了整座揭德林,来到世尊之处。来到之后,礼敬世尊,然后站在一边。站在一边的那位天人以偈颂对世尊说:
  • 16
    佛陀在《律藏•诵戒篇》里讲到:当我们要批评一个人,或者呵斥、指责一个人的时候,要具足五个条件才能够去呵斥他。提到了既要具备有益正知,又要具备适宜正知。当我们要批评一个人,呵责一个人的时候,先要省察是不是具足了五个条件。哪五个条件呢?
    crossggee 5-19
  • 4
    在两千多年前,当释迦牟尼佛还在世时,有一天,佛陀告诉弟子们这样的一件事。 「诸位比库,这已经是相当久远的事了。有一个叫塔萨拉哈的皇族,拥有一个用来报告时间及警报的战鼓,取名为阿那迦战鼓。」 「这个战鼓每天都为城里的人民报告时辰。若遇到急迫事件发生时,士兵们更是大力的将鼓敲击得震耳欲聋,以便让人民做好防备。」 时光飞快的流逝了,这个簇新的战鼓,慢慢的出现剥落及裂痕。塔萨拉哈皇族见到这个情形,赶快吩咐木匠
  • 0
    卫塞日是释迦国的净饭王的皇后摩诃摩耶夫人生悉达多太子的月圆日。三十五年后,同样是在卫塞日,悉达多太子证悟至上菩提,也就是说悉达多太子重生为圆
  • 1
    一时,佛在憍赏弥申恕林 (Simsapa)里,他捡起了少许的申恕叶放在手上,问比丘们说:「比丘们啊!你们意下如何?是我手上的树叶多?还是树林里的树叶
  • 11
    佛陀想: 我先传法予谁? 『我想:「我应先向谁传法? 谁将迅速领悟此法?」接著我想到:「这阿罗罗-迦罗摩有智慧、优异、聪颖。长久以来他的眼内仅有些许尘垢。我何不先向他传法? 他将迅速领悟此法。」其时,有天神来对我说:「世尊,阿罗罗-迦罗摩七日前死矣。」我内心升起知见:「阿罗罗-迦摩罗七日前已死。」我想:「阿罗罗-迦罗摩损失甚巨。他若听闻此法,本可迅速领悟。」 『我想:「我应先向谁传法? 谁将迅速领悟此法?」接著我想到:「这郁陀伽
  • 6
    根据杂阿含 卷十259经整理
  • 0
    亲近释迦牟尼佛 新校订版 http://online-dhamma.net/anicca/downloads/the_life_of_the_buddha 佛法大将 沙利子 Sariputta http://www.dhamma.net.cn/
  • 6
    生活中的修行                           ——玛欣德尊者晚课后的教诫 各位贤友: 晚上好! 今天,我想和大家谈一谈专修和散修。 在共修时段,坐在禅堂里一心不乱地专注禅修业处,称为专修。专修法由于避免了除坐姿以外的其他威仪,也避免了除业处以外的外缘,心是投入的,所以称为专修。但是在日常生活当中,由于威仪是不断变化的,例如行走、站立、坐
    逸向森维 10-11
  • 3
    南传佛教所说的正法是从教法、修行与证果的角度上来说的: ⑴. 南传佛教相信三藏圣典还在,佛陀的言教还在; ⑵. 现在的上座部佛教还有很系统、很完整的禅修方法,也就是现在南传的止观禅修、戒定慧的传承还在; ⑶. 在这个时期还可以证果,证得圣道圣果。 南传上座部佛教讲的正法是从这三个角度上来说的。 在这正法住世的五千年当中,第一个千年可以证悟四无碍解智,也就是在断尽一切烦恼的同时,也证得四无碍解智。当然这并不是说在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小吧:小吧主共3

会员: 贤友

目录: 其他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