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宋明吧
关注: 647 贴子: 1,488

  • 目录:
  • 中国古代史
  • 7
    在这里,朱佑樘吧全体吧友致以贵吧最真挚的祝福,祝大家新春快乐,万事如意
  • 2
    看完《汉武大帝》已经有些日子了,一直用“沉淀思绪”来满足自己的懒惰。本以为过上几天,情绪就渐渐淡了,可事实上,这份激情越来越强烈的感染着我,终于令我拿起了笔,再一次刻画自己的心情。     回想幼时的我,一个痴迷中国历史的孩子,以简单的思维,清楚地划分着自己的好恶。于是,顶峰上那花雨缤纷的盛唐就成了我爱之切切的时代。在《梦回唐朝》的声嘶力竭中,思索长恨歌,无与伦比的繁华和强大满足着一个孩子
  • 0
  • 0
  • 2
    班固的《汉书·武帝纪赞》试图纠《史记》之弊,其论汉武曰:   “汉承百王之弊,高祖拨乱反正,文、景务在养民,至于稽古礼文之事,犹多阙焉。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遂畴咨海内,举其俊茂,与之立功。兴太学,修郊祀,改正朔,定历数,协音律,作诗乐。建封禅,礼百神,绍周后,号令文章,焕然可述,后嗣得遵洪业而有三代之风。   如武帝之雄材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虽《诗》、《书》所称何有
    h7044483 4-30
  • 3
    大报坛为肃宗在明朝灭亡周甲(六十年)之际,建于昌德宫后苑,以崇祀出兵拯救朝鲜,“再造藩邦”的明神宗。“大报”之义,具载于《小戴礼记·郊特牲》,云“大报天而主日也”,“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此所以致上帝也。郊之祭,大报反始也”。取其语为坛号,“以郊祀之礼而寓崇报之意”。坛制仿朝鲜社稷之制,有壝有墙,墙高四尺,方广二十五尺,四面皆为九级,壝、墙四面皆三十七尺。祭物品式,遵用明朝之制。设立大报坛,最直接
  • 10
    但对于那些不甘心被谎言定律所束缚的人,对于那些希望自己的头脑不被长期以来一直被灌输的那些东西所误导的人,还是应该大声疾呼一下,必须彻底抛弃原来那些印象,必须对明清进行彻底的重新评价,这是不容轻忽的问题,而并非可有可无的事情!
    zhaoyu162 5-3
  • 24
    一---东来“紫气”沐浴下的神州大地--ri寇禽兽望尘莫及          1644年5月,man洲人伙同menggu人(数百年前两人各祸害中国一次,这次又携手并肩、卷土重来)及数典忘祖、丧尽天良、为虎作伥、残杀手足同胞的走狗汉奸--汉八旗入关,随后hua夏民族遭遇了继五胡乱hua、安史之乱、靖康之难、menggu之乱后又一次外族入侵的大灾难--man清之乱。
    4-6
  • 8
      tw作家李敖在北大演讲的时候曾经感叹:“两千年来,中国人一直在修长城,认定自己的敌人来 自于草原上,而事实上我们真正的敌人来自于海上。”不过在我看来,他这段话说的不全面,至少明朝 末年的中国人,还是开始意识到海洋的重要性,公元1633年的料罗湾海战就是证明。     清朝的史书对料罗湾海战记录甚少,大概是因为此战的指挥郑芝龙降清后反被杀的不光彩结局,而 事实上,料罗湾海战绝对可算得上是东西方海上力
  • 9
       菜鸟阿伦 序言: 是谁,在以柔弱之躯,扛起民族意识的大旗 当有人提出该把中国人的血性还给狗的时候, 当日本人在靖国神社为扩张酝酿情绪的时候, 当人们为80后的骄弱不经而扼腕叹息的时候, 是谁, 在以柔弱之躯, 扛起民族意识的大旗?
    8100095 6-24
  • 4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nb
  • 9
    霍去病是中国古代的巴顿:看汉武帝尚武精神     一、霍去病与巴顿     凡看过美国电影《巴顿将军》的观众,都会被影片中那位赳赳武夫的鲜明个性所吸引,该片没有任何说教,纯粹是对美国式的职业军人的赞美。现实中的巴顿有一句名言:“战争是人类创造的最高成就”,而这正是美利坚文化的重要信条之一,巴顿这一形象代表着现代美利坚国家的尚武和征服精神。        每次看完《巴顿将军》就会
  • 10
    几千年的中国历史证明,开放总是和繁荣昌盛相随,封闭总是与落后衰败同在。早在公元前2世纪,汉王朝与波斯、罗马帝国被视为世界三大开放强国。到唐宋时期,对外开放达到高潮,商路达七条,宋朝的海上航路空前发达,泉州、广州、扬州均是名扬天下的贸易港口。这些对外开放的通道,构成中国大陆战略与海洋战略并重的开放格局。期间,中国长期保持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的地位。尤其是1800年前后的三个世纪内,全球经济体系的中心一直是亚洲
  • 7
    记得在一次专题讲座上我提了一个问题——“中国历史上哪个时期最美好?”在座的学生各具年代与理由,如先秦与民国之思想繁荣,汉唐之强盛,有人甚至说到南唐,显然是迷上了李后主的春花秋月了。让我备感惊讶的是,直到最后几乎无朝代可举时才有学生近乎不情愿地提到宋朝。宋朝遭年轻中国学生白眼,想必是与他们受到的历史教育与平素的耳濡目染有关的。自古以来中国历史所研究的多是帝王家谱,对社会石破天惊的发展则只作细枝末节、
    petersky1980 11-14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华夏传承

目录: 中国古代史

友情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