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穴疗法吧
关注: 999 贴子: 7,179

用手法打通经络,凭医理养生延年

  • 目录:
  • 疾病治疗
全部
  • 2
    有个食指疼痛的病人,吃饭举箸都疼,主要疼在掌指关节,临近指节亦疼,针对侧子穴,疼减,又配对侧输穴,疼大减,这样连针三日,吃饭举箸已不感疼,唯另手重按觉疼,针对侧母穴,虽有减轻,却无法彻底去掉,静心细思当按骨病治之,起针让其坐起,按压其骨会,果然对侧酸胀明显,病侧基本上没反应,随即下一针,让其自己按压痛处,疼痛大减,我又行九阳之数,毕,再问病人,其反复按压,已无任何不适。足见骨会大穴绝非浪得虚名。
  • 10
    肚脐以下有五个穴位,最下面的是曲骨穴,在耻骨的上缘,中间四个穴位不好找,因为人的肚子不一样大。 我们找几个豆子,放在肚脐和曲骨穴之间,距离是平均的,四个穴位就有了准确的位置。 阴交穴是治妇科疾病的,可以按摩,石门是治水肿的,关元治下腹疼痛冰凉,中极是通小便的,按摩的话,都没有问题,但是石门穴艾灸以后会令人不生育,所以想生小孩的,就不要艾灸这个穴位。下面的关元穴可以帮助怀孕。但是两个穴位距离太近,有时
  • 25
    病因:脾虚不能胜湿,或外感潮湿,又遇风寒,风湿滞于皮,久不能去,遇体内生热欲推出,正邪相争而成瘙痒。 辩症:痒为风致,皮肤起疹为湿,抓破结痂为血热,治则取大肠经,脾胃经,加强肺之宣发,健脾利湿,并解血分之热。 点穴处方:补内关,泻合谷,补曲池,泻阴陵泉,补血海,足三里,天枢,泻中脘,补关元,肺俞,膈俞,脾俞,肾俞。每穴平揉,压放各一百次,痒甚者,加点打合谷,曲池,血海,足三里。结有脓痂者补太溪,泻内
    sdcphydxu 5-31
  • 4
    病因:一般由于劳心过度或潮湿所致 病状:头昏,耳鸣,心悸,怔忡,胸闷,气短,眼睑浮肿,有的下肢微肿胀,呕吐不欲食,精神不佳,睡眠不好,大便秘结。 治疗:补内关,太渊,泻合谷,能除胸闷气短,调整脉搏。补太溪,三阴交,足三里,可治虚热,健脾胃,与前穴配合,能调理内分泌。补膻中,巨阙,泻中脘,补气海,肺俞,心俞,膈俞,脾俞,肾俞穴,每穴平揉,压放各七十到一百次。手法轻,揉圈小,速度缓慢,每分钟约六十到七十
  • 4
    病因:多属情志失调,心神不定,久则成为本病 症状:头昏,心悸,健忘,忧愁,悲喜无常,失眠,四肢时有抽搐 治疗:本病主要是对症取穴,泻合谷,补列缺,风池等穴,清脑醒神,补内关,通里,滋阴安神,补膻中,泻巨阙,中脘,补气海,调通任脉。泻期门,补太渊,疏肝解郁。与前穴配合,有镇静安神之效。如有其它兼症,可随症加穴。每穴平揉,压放各五十至一百次,手法轻而缓,酌情配合头部推运法和背部循按法,可增强疗效。 点穴次
  • 6
    一男孩,十一岁,由妈妈带领前来,右眼红肿疼痛,眨眼尤甚,自感眼睛周围面部烘热,眨眼时有似有异物磨蹭,用药无效。 观其眼部,眼内及眼皮均现红色,眼皮肿胀,孩子情绪不稳,时有烦躁。 点左侧合谷泻,阳池泻,液门泻,补双侧风池,内关,泻太冲,补太溪。 泻完合谷阳池液门时,疼痛已经消失,点完风池时眼周烘热也消失,穴位全部点完时,仅感眼内有摩擦感。 第二天又来,观其眼部,眼内红色退掉,唯上眼皮还有部分红色,昨天表
    HYP_1368 2-3
  • 6
    病因:由于胃热,牙龈肿痛 症状:牙关拘急,牙龈肿胀,口张不开,或者张口仅能容入筷子,因此不能嚼食,只能吃流食。 治疗:散热止痛,泻合谷,手三里,风池,翳风,助以循按手阳明经由肘到手。并搓切商阳,少商,压颊车,头疼的加补列缺,阴虚者加补太溪穴,平揉,压放各一百次。 点穴次序同前 验案:刘某,女,二十一岁,住西安市圪塔寺实践幼儿园,一九六一年六月十五日初诊。门诊号:32598 主诉:上星期四,高烧后左侧牙关紧,口
  • 0
    病因:中气不足,气虚下陷而脱肛。小儿脱肛,多由久痢所致 症状:大便时肛门脱出,严重的部分大肠也会脱下,用手托扶才能收回。 治疗:以补肾,补虚,固气,健脾,利便为主,补照海,泻承山,补肾俞,命门,腰俞,百会,泻合谷,补足三里,气海,泻中脘,补膻中等穴,每穴平揉,压放各一百次,百会穴加点打法一百次。 点穴顺序:由上而下,依次点穴 疗效:小儿脱肛,效果较好。病程不久的,点穴三至五次即可治愈,久病者,疗程相对
  • 1
    病因:大部分由于伤食所致 病状:不思食,或食之甚少但大便次数多 治疗:内关补,合谷泻,内庭泻,三阴交补,阴陵泉(不思食用补法,大便稀用泻法),足三里补。每穴平揉,压放各一百次,循按背部,从三四腰椎两旁膀胱经帝一道线,用两拇指侧向上推至大约第七胸椎旁为一次,推三十六次。然后两手同时提拉胃俞,脾俞三十六次,此为泻法。继用拇指侧压放脾俞胃俞五十四次,然后用拇指侧从第七胸椎两旁第一线,向下推至三四腰椎旁五十四
  • 27
    二十六日来一年轻妇女,左腿酸困无力,有踩空之感半月,寻医无效。 今日来试试点穴,先点其右侧尺泽,患者立即有热流沿左腿而下,再点左侧曲泽热至足下。让其下地试走,症状全无,大喜,病人不信已愈,我解释多时才半信而去。 点穴之法,虽入门易,然精深难,我辈当学无止境,日日揣摩,精进才是。
  • 3
    为了方便老师诊断病情,请吧亲们自觉填写问诊表O(∩_∩)O 二楼上表
  • 7
    五月底某日,来二人,父子俩,老汉七十多岁,儿子前几天来过,胳膊抬不起,找人用药针灸火疗都试过了,没见好,我点穴位当时就好了,今天带老父亲来了 两天前,老汉从小一块儿长大的老人车祸去世,听到消息当时就感觉一股凉气从脑后经过后背到腿上,然后瘫坐地上,旁人扶起后休息一会儿才能走路,但是右腿一直使不上劲,腰往下感觉怕冷,而且感觉麻木,脚也踏不实在,这两天血压也有点高 老人突然发病,当按惊恐伤肾论,腰下麻木无力
    sdcphydxu 6-11
  • 19
    头部不由自主抽搐摇晃,属于肝经病。所谓肝风内动。 今天来一女患者,被宝鸡某大医院诊断为颈椎病,来找我按摩,我发现其头颈不由自主抽动,并非传统的颈椎病,怀疑其因生气致病,询问之下果然如此,因为儿女之事一直想不开 点其风池,肩井,外关,阳陵泉,期门,当点到太冲穴时,抽动戛然而止 可见经络调理辨证清楚多么重要
  • 21
    病因,眩晕多属肝肾虚弱,虚阳上行头顶,因而头晕目眩,也有阳气不足引起的,但比较少见 症状,病发时,头晕目眩,耳鸣,恶心 治疗,泻百会,切瞳子髎,泻合谷,补内关,足三里等穴,能引虚阳下行,头目清凉,如果是阳虚症,各穴都用补法 每穴平揉,压放各一百次,百会,足三里加点打一百次 点穴次序从上到下
  • 8
    病因;由于外感风寒,影响肺气正常运行,气道不利引起咳嗽 症状;喉咙发痒,咳嗽痰多,遇异味加重,夜间咳嗽影响睡眠 治疗;外感未退咳嗽的,以治外感为主,若外感已退仍然咳嗽,补太渊,泻偏历,补风门,肺俞,膻中,泻璇玑穴,泻中脘,补气海,足三里,每穴平揉,压放,点打各一百次。 热盛咳嗽的,风门,肺俞用泻法,不用点打 点穴次序同上
  • 2
    病因:由鼻,咽喉感染发炎,中医认为是上焦火盛所致 症状:初起发烧,耳翼发赤,外耳道肿痛,听力减退,如果耳膜穿孔,则脓液从耳内流出,久治不愈,就形成慢性中耳炎 治疗:取合谷穴,泻阳明之热,补风池穴,泻液门,翳风,切耳门穴,能去上焦之热,兼有止痛作用,头疼者,加补百会,脑空,局部配切颊车,泻率谷,慢性者,加补胆俞穴。 每穴平揉,压放各一百次,急性者每日治疗一二次,慢性者,隔日治疗一次 急性容易治愈,慢性者
  • 23
    多由肺胃积热,外受风邪,以致咽喉气血凝滞,引起红肿疼痛,急性发作为实症,慢性为虚症
  • 16
    病因:由于饮食营养不良,极度疲劳,思虑过度,情绪不好,或感受外邪所致 症状:头昏,肚子胀,右侧胁肋疼痛,食欲不振,食后胀满,精神疲倦,睡眠不好,有的眼睛微黄,小便黄,大便不正常,第七胸椎有压痛,第九胸椎两侧肝兪穴有压痛 治疗:泻腕骨及至阳,能清小肠热,兼有退黄之效,泻肝兪,太冲,能舒肝解郁,补足三里,能健胃气,兼利大便,增进食欲,促进机能的恢复,此五穴每穴平揉,压放各一百次。如胃胀或消化不好,加泻中
    肠粉航 2-6
  • 82
    所有的治疗都是救急,是不得已而为之,我们学习点穴疗法,是为了更好的了解自己的身体,然后用经络穴位来养生,达到不生病或者少生病。如果已经生病,也可以通过经络穴位来治疗,尽量避免不用药物或者少用药物。因为现在市场上的药物很少有自然生长的,也很少有严格按照古法来炮制的,再加上如果遇到庸医,后果大多不尽人意。 所以说我们学习经络点穴,要学其精髓,某穴治某病,只是基础的东西,一经一穴只是小道,要搞明白经络和
  • 80
    点穴疗法的补泻手法要求比较严格,但这是对于专业人士的要求,初学者和普通自学者不必拘泥于此。 大家都见过佛象的手印吧,有拇指掐中指尖的,其实就是点穴手法的一种,掐中指尖就是在刺激中指尖的中冲穴,此穴属心包经,掐之可以开窍醒神,打坐时可避免神昏沉睡,同时掐此穴也能清心宁神,避免心猿意马,这就是穴位的双向调节功能,你看,这种手法并不复杂,只是轻轻一掐,具体调节,全在本能。 我们点穴疗法有平揉法,压放法,点
  • 10
    病因:一般由于夜晚睡觉受凉,头部受风所致,小儿多由发烧后引起 症状:患者口向健侧歪斜,口角易流口水,嘴唇不齐,眼不能闭,有时流泪,怕风
    岐黄山人 12-16
  • 14
    病因:大肠干燥,津液不足,因而便秘。 症状:两至三日排便一次或者更长,每次排便时间长,排便困难 治疗:补太渊穴使肺气肃降,泻合谷穴去大肠燥热。泻承山,补照海,调理水液,生津通便。配足三里,补,中脘,泻,气海,补,以助其效。实结者,照海穴用泻法,并减去太渊穴,加泻天枢穴。 每穴平揉,压放合一百次。阴虚者手法要慢,轻缓。实结者,手法宜缓而重。腹部可配合揉推。
  • 40
    关于肥胖 现代人对于肥胖的原因,普遍认为是营养过剩,我有个朋友,身高1.73米,体重100公斤,应该是很胖了,他每天只吃一点蔬菜和小窝头,根本就不敢吃肉,还经常锻炼,就这样。体重还是一天天见长,怎么也减不下去,他说自己喝凉水都长肉。而我另一个朋友,身高也是1.73米,但是体重只有50公斤,看起来很瘦,可是特别能吃,每次朋友聚会,他比谁都吃的多,可他怎么也长不胖,这是怎么回事呢? 在中医看来,肥胖就是一种病,但是这种病
  • 47
    这个问题,我一定要弄明白。我自己一般很少纠结理论性的东西,都是自己探索实践获得经验。今天和一个网友讨论,他认为涌泉穴是补肾最好的穴位,这个我不好回答,因为我除了之前治疗失眠用过涌泉,之后就很少用了,对这个穴位不了解。
  • 15
    好多人,特别女同志,脱发严重,早上梳完头,头发掉了一大片。我在好多贴吧里也看见有人发帖求治,今天就说一下梳头功 这个功法很简单,就是用气双手十指梳头,从前发际开始,一直梳到后发际,先梳头中间,再梳头两边,也就是把整个头部分为中间带和两侧带,每个带梳100下,速度不要太快,切忌指甲划破头皮。用力点在手指肚而不是指尖。 刚开始有人发现一练功头发掉的越多了,这个不用担心,那些掉的头发本来营养不良,发根就不稳,
  • 79
    十五络脉:肺络列缺,大肠络偏历,胃络丰隆,脾络公孙,心络通里,小肠络支正,膀胱络飞扬,肾络大钟,心包络内关,三焦络外关,胆络光明,肝络蠡沟,督脉络长强,任脉络会阴,脾之大络大包。这一段话说的是什么意思?
  • 5
    古人也叫“滞下”,就是大便不利。流行于夏秋之间。因天热贪凉,或食不洁之物,加之气候变化差异大。使时邪滞于肠道难下,成为痢疾 症状:大便不畅,色红或白如团。故分为红痢和白痢。伴有腹痛,里急后重。 治疗:泻合谷,去大肠之湿热,补足三里,天枢穴初期用切法,后期用补法。泻中脘,清中焦之热,补关元利下焦之湿,补肾兪通利二便,泻大肠兪,腰兪使湿热下行,泻承山清膀胱经之燥热,补照海穴滋阴利便,如果有发热的,加点内
  • 10
    病因:由于肠胃吸收功能差,或过敏体质,感受风寒引起 症状:发病时皮肤出现小疹,或扁平疙瘩,感到搔痒,夜晚尤甚 治疗:取合谷穴,阳溪,曲池,血海,足三里等穴,每穴点打一百次到二百次,消化不良的,合谷泻,阳溪泻,曲池补,血海补,足三里补,每穴平揉,点打各一百次到一百五十次,若反复发作,经年不愈的,多属气血虚,取内关补,太渊补,合谷泻,曲池补,血海补,足三里补,膻中补,中脘泻,气海补,肺兪补,膈兪补,脾兪
  • 21
    病因:由于气候突然变化,或脱衣或淋雨,加之患者素来免疫力差,感受风寒所致 症状:头疼,发热,有时寒热交集,鼻塞不通,或流清涕,恶风,咳嗽,喷嚏,身体疼痛,体温增高。 治疗:以发汗退热为主,泻合谷,列缺,能清热退表,有止痛发汗之效,能治头疼,鼻塞,发热,恶寒等 补风池,引少阳之火下行,可止寒热往来,补足三里,能引足阳明之热下降,与前数穴配合,清热退表之功更甚。如热重者,也就是一直高热不退者,加泻大椎穴,
  • 28
    病因:由于胃热,或大肠有热,加上风寒刺激,还有肾虚牙疼的或虫牙, 症状:一策臼齿疼为多数,或牙齿龈肿痛,如虫牙,牙齿则有黑点或损伤。肾虚牙疼则不肿,牙疼部位在根部 治疗:止痛以泻合谷为主,夜晚牙疼为胃热,加泻内庭,大便干燥为大肠热,加泻二间,手三里,上牙疼属胃,局部配颊车,耳门,丝竹空。下牙疼属大肠,局部配颊车,大迎,作压穴法。肾虚牙疼,补太溪,牵制头疼者,加补风池,列缺,如果虫牙疼,仍按前法,加泻
    ludazhong 2-10
  • 18
    精气不足者,为肾虚腰痛,坐卧湿地或感受风寒者,属于风湿腰痛,肾虚腰痛会逐渐发展成腰椎间盘脱出。也有急性腰扭伤引起的腰腿疼, 症状:风湿性腰痛,多与天气变化有关。肾虚腰痛,多与情绪有关,疲劳时较重,扭伤和腰椎间盘脱出,多为持续疼痛。 治疗:取肾兪,补,委中,补,为主。并宜在二穴上下配穴。肾虚者加补肺经之太渊,命门,关元,足三里等穴,并宜在疼痛部位取穴,以助疗效, 风湿者,加点环跳,腰眼,阿是。头几次用泻
    念主恩 3-3
  • 32
    健脾之法,非脾经穴位独有,用脾经穴位,名正言顺,无可非议。但是经络学说博大精深,还有表里之说,脾胃经互为表里,用胃经穴位健脾利湿照样可为,丰隆穴是健脾化痰利湿之大穴,其化痰湿之功效,无可替代,它本属胃经,为络穴,是胃经络脉和胃经联通的主穴,联络脾经,不但强胃,更蒙健脾。 经络学说更有同名同根说,太阴肺,太阴脾,就是同属太阴系统的经络,其实本为一经,所处不同而已。肺经之太渊穴,可补肺气,也能健脾。 心
  • 21
    第一组 肩隅,颈百劳,肩井,天髎,肩髎,天宗,肩贞,附风,膏肓,大椎,厥阴兪,心兪 第二组 极泉,少海,通里,神门,内关,列缺,少府,劳宫,外劳宫,中渚,阳池,腕骨,外关 第三组 后溪,三间,风池,天柱,列缺,昆仑,太溪,地五会,陷谷,足通谷,阳陵泉
    净雅萱 12-17
  • 34
    本病多由思虑伤脾,或因血虚不能养心,或因心肾不交引起失眠 症状:夜间不能入睡,或入睡时间不长即醒,醒来又不易入睡,并兼有头昏,腰困,精神不振 治疗:由于思虑,血不养心者,补心经之神门,可安心神。补脾经三阴交,能入静。心安神静,就容易入睡。如因肝火上升者,泻太冲穴与合谷穴头疼,头昏者,头部取穴或辅助头部推运法,每穴平揉,压放各一百次,手法须轻而缓,但头部压穴宜略重些,每日治疗一次
  • 37
    病因:慢性者为虚寒,急性者为实热。中老年多虚整,小耳多实症 症状:虚症尿意急,排尿无不适感,色白,约一小时左右排尿一次。实症尿意急,次数多,量少,色黄,排尿有不舒服感觉 治疗:虚症宜固气,补太渊,气海,如果小便有控制不住的情况,加多点打次数。补真火,补气,补命门,神兪等穴 实症泻行间,列缺以清热,泻中极,阴陵泉以利湿。每穴平揉,压放,点打各一百次,虚症手法宜轻而快,实症减去点打法。手法重而慢。 点穴次
  • 10
    第一,点穴施术者的态度 穴位遍及全身,施术者肢体和患者需要充分的接触,所以首先要培养高尚的情操,特别是面对异性患者时,更应保持心静旁鹜,专心施术,树立自己的专业素养 对于男女老幼体质好坏,急性病或慢性病,轻症或重症做出专业的评选估,并提出适当的治疗方案。要有尊老爱幼之心。 我建议学习点穴疗法者应该主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参悟医道,练习传统养生功法,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 第二,点穴的准备 平时要练习指力,可以
  • 31
    由于饮食无规律,不加节制,日久成病,包括胃酸或多,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都有胃疼症状
  • 153
    一般由于房事频繁,泄精过多,肾精亏损,或思虑过多,遭受惊恐。或有不良嗜好。
  • 54
    遗精多由心情烦恼,或劳累过度,以致心肾不交引起梦遗。也有肾关不固,无梦泄精的
  • 24
    由于愤怒伤肝,肝病犯脾,因而肝不藏血,脾不统血,或因经期误犯房事,子宫受伤所致
  • 9
    配穴:内关,隐白,复留,用补法,天枢深压配内庭。振颤配陷谷,点打配历兑,摩推配解溪,平揉配足三里。中脘,气海用五种手法。神阙,命门用补法。脾兪补法。肾兪用五行联用法,深压配通谷,振颤配束骨,点打配至阴,摩推配昆仑,平揉配委中,肝木可脾土者,加期门穴泻法,肝兪穴补法,以调理肝脾关系
    岐黄山人 10-30
  • 27
    点穴疗法的取穴组方,与针灸取穴组方一致,一般多采用脏腑兪穴,募穴,原络交会穴,八会穴,八脉交会穴。病在上,取之于下,病在左,取之于右。另外,还可以采取局部取穴,远端取穴,循经取穴,表里取穴,子母取穴等,以增强疗效
  • 18
    病因:多由气滞血瘀,或气血虚寒 病状:经前少腹或经后少腹痛,或者行经期间疼痛。多数经来之前开始少腹疼痛,腰酸困,一直疼到月经停止。先期经多,血色紫黑者为实症,后期经少,血色淡者为虚症。 治疗:点合谷(经多用泻法,经少用补法)足三里补法,三阴交(经多用补法,经少用泻法)等穴,可调经止痛。实痛者,泻合谷,压足三里,补三阴交,虚痛者补合谷,膻中,压三阴交,补足三里,天枢,关元。泻中脘。并在关元穴做腹部振颤
    洪心祺 7-10
  • 278
    按照中医经络循行规律,先说中府穴,中指中气,此穴为脾经与肺经交接之处,中气就是脾肺之气,中医说的中气不足就是脾肺气虚,常见气短,大便无力,稍食即胀,内脏下垂,声音低微,这时点按中府穴就很管用
    Cccghbbhnnh 12-13
  • 5
    本病多由睡觉时受风所致 头不能抬起及低下,为足太阳膀胱经病,取京骨,泻,委中,补,风门,大杼,泻,辅阳,泻, 不能左右回顾者,为手太阳小肠经病,泻肩外兪,后溪穴, 两种情况都必须点落枕穴,风府穴或承浆穴,支沟穴,天宗穴,拍打膀胱经数次 一般用必见效,二,三次痊愈
  • 5
    点穴疗法,之所以称其为疗法,就是说它已经不是简单的用某某穴位可以缓解某某症状,而是做为一种治疗方法提出来,成为中医众多治疗方法的一员,并且在现阶段中医整体不太振作的大环境下,可以或多或少体现出中医诊治疾病的最原始状态,并且可以局部的挽回中医已经失去的阵地。 中医诊治疾病,以快著称,并非现在老百姓认为的“中医治病效果慢”,有心之人可以看看《黄帝内经》,里面所记录的治疗方法那个不是辩论清晰,立竿见影,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会员

目录: 疾病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