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苑吧
关注: 2,897 贴子: 9,306

南无阿弥陀佛

  • 目录:
  • 佛教
  • 1
    通过百度网盘分享的文件:楞严咒.apk 链接:网盘链接 提取码:1122 复制这段内容打开「百度网盘APP 即可获取」 宣传楞严咒
  • 0
    有没有佛学共修群呀???想一起交流学习佛学
  • 1
    他老年得子,欣喜若狂,5年后却发现是为妻子“一夜情”买的单 张建国,一整个上午就蹲在医院门口的树下。地上满满的是烟头。他摸摸烟盒,上午刚买的一包烟竟然只剩两根烟了。 他今天是来医院取5岁儿子的《亲子鉴定报告》。最后一线希望崩溃了。他,一个退伍军人,一个参加过越南自卫反击战的硬汉子,就蹲在这树下,不顾旁人唏嘘的眼光,泪流满面。 (1) 6年前, 52岁的张建国娶了比他小16岁的小丽。 10月怀胎,小丽产下一个“带棒”的
    103055581 2-21
  • 1
    玄奘法师简介 玄奘(602年-- 664年):唐代著名高僧。法相宗创始人,佛经翻译家、旅行家。俗姓陈,名祎。洛州缑氏(今河南洛阳偃师)人。13岁出家,遍读佛典。因觉得当时佛典多有出入之处,令人迷惑,于是决定去印度取经。贞观元年时,他一人从长安出发,西行五万里,历时19年,到印度取真经,历经艰辛到达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玄奘拜住持戒贤为师,后升至该寺副主讲。在贞观十九年回到长安,共带回佛舍利150粒、佛像7尊、经论657部。其后,
  • 0
    若国土城邑聚落所在之处有此经卷。 当知其处离八种畏。何等为八。 一者离敌国畏。 二者离贼盗畏。 三者离恶兽畏。 四者离饥馑畏。 五者离诤讼畏。 六者离战斗畏。 七者离夜叉畏。 八者离一切怖畏。 ——《方广大庄严经》
    园林888 12-26
  • 0
    现在让人布施很难,很多人家里有药,别人伤风感冒了,他说“我家里药很多,明天给你带过来”,在家里找出马上要过期的拿给别人,其他的留着自己吃。 一个人到佛陀面前哭诉:佛陀,我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成功。 佛说:这是因为你没有学会布施。 穷人:可我是个穷人。 佛说:一个人即使没有钱,也可以给予别人七样布施。 一、颜施。布施微笑。现在的人,你让他笑都很难,看见陌生人不会笑。对别人笑是一种布施。 二、言施。看见别人好,
    常明净莲 12-18
  • 0
    “是故,普广,当知地藏菩萨,有如是等不可说百千万亿大威神力利益之事。阎浮众生,于此大士,有大因缘。是诸众生,闻菩萨名,见菩萨像,乃至闻是经三字五字,或一偈一句者,现在殊妙安乐,未来之世,百千万生,常得端正,生尊贵家。” ——《地藏菩萨本愿经》
    园林888 12-7
  • 0
    佛陀在世的时候,不断地到处去弘扬佛法。给孤独长者希望佛陀能留在他的国家舍卫国弘法、度化众生,不惜巨资——以黄金布地,向祇陀太子买了一块地(因为对方说了,如果他把黄金铺满地,就把这块地给他,结果给孤独长者真的拉了很多车的黄金过来,铺在地上)。正当他在兴建祇园精舍的时候,舍卫国当地的那些外教徒听到这个事情,非常震惊,认为:“那是我们的地盘,如果瞿昙沙门(当年对释迦牟尼佛的称呼)来此,我们信徒的信念就会
  • 0
    六道轮回有人说是真,有人说是假,其实真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了解,特别是了解一个陌生的事物,如此则可拓展自己生活的视野,给平淡的人生增加点非同寻常的内涵,一生都不会因无知而感到遗憾,这就足够了。 佛教及其他一些宗教认为,六道轮回是时间和空间所形成的一个无缝圆圈,就时间而言,这个圆圈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就空间而言,这个圆圈里有六大类生物在六道中生灭流转,分为三善道和三恶道,三恶道即:地狱道、饿鬼道、畜
    刘祖清 12-2
  • 1
    若有经于多劫数, 供养一切诸菩萨, 不如于此妙经王, 暂时信心书一字! 持前功德比此福, 此为亿分不及一, 是故智人于此经, 一心奉行无懈怠。 ——《佛说一切法功德庄严王经》
    园林888 12-2
  • 1
    大乘即大乘佛教,其教义指能将无量众生从有生有死的此岸渡到不生不死的彼岸,用马车来比喻度众生的工具,大乘是大的车乘之意。在佛教声闻、缘觉、菩萨这三乘教法中,菩萨乘及佛乘为大乘教法。大乘佛教又称“大乘教”,略称“大乘”。达摩祖师奉师命说中国有大乘气象,故来中国传法,正式展开了大乘教的传承,之前都是以小乘教为主的时期,自隋唐以来,一直到现在,都是以大乘佛教为主。大乘佛教在历史上经过了三个时期,即: 1、大
  • 1
    佛教的创始人是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所说的一切法,称名佛法。佛法的中心思想是阐释不生不灭的生命本源,内涵是出世间法、除烦恼法、出生死法、出六道轮回法、入涅槃法,具体分为四种,称为四圣道法,即: 1、声闻法:《大乘义章》卷十七本解释声闻之名义有三,即:一、就得道之因缘而释:闻佛之声教而悟解得道,称为声闻。二、就所观之法门而释:如《十地经论》卷四说,我众生等,但有名故,说之为声,于声悟解,故称声闻。三、
  • 0
    楞严经里说的淫欲仅指男女情欲还是只所有贪欲?人身分男女到底是因为男女情欲还是有贪欲的人投胎就会有男女身的区别?脱离欲界的标准是断男女淫心还是得断全部贪欲?色界天人为什么还叫有情?他们有父子亲情吗?
  • 1
    法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世间法,另一类是出世间法。世间法主要内容是因缘所生法,比如人生中的三苦八苦,忧悲喜乐,烦恼得失,是非恩怨,善恶诸法等,是生灭法;出世间法讲的是佛法,佛法是佛所说之教法,包括各种教义及教义所表达之佛教真理,比如四圣谛法、十二因缘法、四摄六度法等,是出世间法,是不生不灭法。 佛法不是求人,而是求自己。佛法是心地法门,唯有心才能转业。佛法不从外求,佛法从内心求,从自己心性中求,这样才
  • 0
    东汉明帝时期,佛法正式由朝廷派遣使团到古印度取经而传入中国,历代有无数高僧大德,社会贤达及善知识,弘扬传承,千方百计地得以将佛法延续至今,用石刻、建塔造寺、翻译、注解、印刷经典等作为,使得指引世间迷途众生的这盏明灯久住不灭。 然而,离佛渐远,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对物质的追求越发炽盛,烦恼妄念随之巨增,集苦为乐,不识本心,累世勤生营务,常没苦海,不能解脱,虽有佛法住世,但世人业重,不得正
    刘祖清 11-21
  • 0
    一个人想要成佛,就要学佛,你学佛才能像佛,你像佛才能成佛。在学佛的同时,你们要先把人做好,人做好了,你们才会学佛像佛。因为佛只做善事,只做有利于他人的事,不会做伤害别人的事情。有些人抱怨家人不好度,实际上是你自己在家做得不像佛菩萨。你学佛不像佛,说明你有很多地方没有修好。所以做得不像菩萨,你再怎么跟家人讲学佛念经好,他听都不听你的,因为他觉得:你都修成这个样子,你还告诉我念经好?他会讲一句“你先把
    常明净莲 11-12
  • 0
    怎么样才能广泛积攒阴德?阴德和功德有什么区别?其实阴德也属于功德里面的,为什么叫阴德?阴德就是你做的善事没有告诉别人,没有让任何一个人知道或者看到。现在人的素质提高了,越来越多的人心灵也非常地善良,比如有的人捐款不留名;有的人悄悄资助几个贫困山区的孩子读书,一直资助到他们读完大学;还有的人在马路上遇到突发紧急的情况,把人送到医院,帮病人支付完大额医药费,最后不留名就走了……这种都属于积阴德,阴德能
    常明净莲 10-26
  • 0
    在佛陀的弟子中,大迦叶一向是安心修习他的头陀苦行。说起他的修行苦行,直到老年,无论在什么情形之下,或是什么人劝说,他都不肯中断他的苦行。 凡是修习头陀苦行的人,第一,要选择空闲的地方。第二,要过托钵的生活。第三,要常居一处。第四,要一日一食。第五,要乞食不择贫富。第六,要守三衣钵具。第七,要常坐树下思维。第八,要常在露地静坐。第九,要穿着粪扫衣。第十,要住于坟墓之处。修学头陀苦行,就要过如此简单的
  • 0
    无我,就是没有我自己。无我有两种: 1.人无我,就是人家没有我,人家看不起我,人家不把我当一回事,人家就是没有你,结果就去除你的烦恼。无我,破烦恼障,破除烦恼的障碍。解释给你们听,为什么无我就可以破除烦恼障呢?因为人家不把你当回事,你就随便了,人家不惦记你,你就不会牵挂人家,你就不会有烦恼。比如,孩子不理你了,你就索性不要理他了,你就没有烦恼了。如果孩子老挂念你,你心中就会老惦记孩子,就会有烦恼障了。
  • 0
    无量心就是气量大。有无量心,任何心都能够安抚住。心不是就一个吗?怎么叫任何心都能安抚住呢?贪心、嫉妒心、瞋恨心、欢喜心、烦恼心……什么心都有。因为心整个就是一个总部,但它分出去多少个心啊,所以叫分心。如果你把所有的心全部安抚住、克制住,不要让它们发出来,那你这个量才会大。比如嫉妒心来了,就像弹钢琴一样,你把这个琴键弹下去,那个又弹起来了,把那个键压下去,这个键又上来了。如果全部压下去,最后就是没有
  • 0
    有一次,有一位年轻的比丘停留在一个村子的精舍的时候,有个人供养他两件袈裟。(过去供养什么都有的,就像现在对法师可以供养餐。有的人家里正好有袈裟,供养给这个年轻的比丘。法师可以接受供养袈裟的。)这个比丘就决定把其中一件供养给长老比丘(就是庙里的长老,师父,就是他的舅舅)。 结夏安居之后,年轻比丘就去找长老比丘,把袈裟供养给长老比丘。这位长老比丘说自己已经有很多袈裟,就拒绝了。年轻比丘多次恳请,但是长
  • 0
    今天给大家讲解“见思惑”。“见思惑”就是见解和思想上的迷惑。见思惑中的见惑是知见上的迷惑错误,如:我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取见等五不正见;思惑是思想上的迷惑错误,如贪瞋痴慢疑等五烦恼。 我见就是把自己放在前面,我认为怎样,我以为怎样,什么事都把我字放在前面,这也是我在解答听众问题时碰到最多的事,一开口一连串的我,我怎样怎样,我如何如何……我认为的事情,我见到的事情等等就是我见。要明白人世间这个
  • 0
    一个法门的佛友要懂得相互和合,才能把师父教授的佛法如来实义传承并宣扬出去。佛友和合,就是僧团和合。僧团和合,首先就要在持戒上下功夫,学佛人要持戒,不持戒,很多事情你们就做不到和合。师父今天跟你们讲一点六和敬之法。 佛陀住世时,领导的僧团有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优婆塞、优婆夷等七众弟子,以佛陀身旁的常随众而言,就有千二百五十人之多。如此庞大的僧团,佛陀统理,使其和乐清净,发挥住持正法
  • 0
    学佛就是为了得到更多佛的智慧、得到佛的般若真谛,所以我们要珍惜佛给大家留下的经文,珍惜佛给你们妙传的殊胜解脱之法。末法时期,天上所有的佛菩萨全部下来到人间救人、度人,就是为了能让佛法继续普利更多有情众生,所以当你们有缘修到、学到佛法,师父真的希望你们懂得珍惜这种难得的佛缘。一个人能投人身已经非常不容易了,能闻到佛法、修到佛法更是多世修来的福德,因缘具足才有这种大佛缘出现。 佛法是宇宙的真谛,你学佛
  • 2
    佛陀有个弟弟叫难陀。难陀是释迦牟尼佛同父异母的弟弟,全称叫“孙陀罗难陀”,大家就称他“难陀”。这个弟弟娶了一个如花似玉的妻子,夫妻非常恩爱。但是这个弟弟非常羡慕佛陀的智慧和修行,他也想跟着佛陀去出家,因为娇妻在家里,难舍难分,他心里非常矛盾。 有一天,佛陀托钵正好到难陀的门前,他问难陀:“你在忙些什么?” 佛陀的弟弟难陀就说了:“我和孙陀利姬结婚不久,她是我们迦毗罗卫国十六个城中最漂亮的美人,我每天
  • 0
    这个世间的一切都是苦空无常的。有这样一个故事,印度有个婆罗门(婆罗门就是贵族),他们家中生了一个男孩,长得非常英俊、端庄,父母亲非常疼爱他。这孩子从小就聪明伶俐,和一般的小孩子完全不同。在无忧无烦的快乐当中,这个孩子度过了黄金一般的童年,就是日子过得非常好。但是,人往往被欲望和快乐所迷惑,在欢乐的日子当中,谁也不会去想自己以后会不会痛苦。就像我们现在,很多人快乐的时候,他不会去想自己以后会不会有痛
  • 0
    一是忍得过。什么事情要忍耐,而且要让自己过去。“忍得一时之气,消得百日之灾”,能忍的话,这个人有智慧,不代表他懦弱。第二种修为看得破。学会淡定,要看破红尘,看透人生以后,要依然能够去热爱人生,热爱现实的生活。我来到人间不是为了来烦恼,不是为了来痛苦的,而是为了来解脱自己、帮助别人的——你有这样的心态,你才能算看破。第三是拿得起。就是做人要有担当。做错事情没关系,承认的人就是有骨气四是放得下。放下自
  • 1
    真正的修心不是追求外相,而是修你的内心。你内心得到了,你的外相一定得到;你的内心得不到宽容、包容,得不到幸福,你的外相一定是凶狠、冷漠的。很多人比较冷漠,实际上是因为他内心没有想通,所以他没有守相戒。要知道相都有戒的,看见不应该看的事情,你不能脸相表示出特别感兴趣。有些不好的东西,你看了之后,脸色表现出一种喜悦,那你就错了。守戒的人要明白,心不为相动,心不为戒动,就是守戒了,都要没感觉自己是在守戒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会员

目录: 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