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小容吧
关注: 3 贴子: 430

  • 目录:
  • 个人贴吧
  • 10
    消业障的方法  消业障就是把妄想、分别、执着舍弃。 学佛人,无论受任何委屈、冤枉,都不怨天尤人。欢欢喜喜地接受他人之侮辱、毁谤,可为自己消灾。对怨恨我们的人,永远地爱护、关怀与帮助,冤结自然化解。无条件地帮助别人,既不求名,也不求利,就不会有障碍。学佛后,确实能逆来顺受,业障就消了。 业障的根本,是烦恼习气。烦恼习气是什么?总不外乎自私自利、名闻利养、贪嗔痴慢、五欲六尘,行为跟这些相应,麻烦就来了,这
  • 7
    昨天打摩的出去:“师傅,到解放路多少钱?”“七块!”“以前不都是六块么,怎么你多要一块?”“哎呀小伙子,看你这么帅多收你一块钱怎么了?!”他说的好有道理,我竟然无言以对……
  • 2
    如今的张安乐在儒道法墨四家中游刃有余。“道家让我轻生死,人来自于无,回归于无,墨家教我们行侠仗义,儒家教我们待人接物,法家让我们在待人处事方面直面现实而且‘法不阿贵’。” 嗯印象特别深,竹联帮多数成员都是大学本科以上的学历,入帮第一件事就是先有老大给讲儒家,要会待人接物,在给讲道家,混兄弟就要重信义轻生死,还有懂墨家,知道社会是有等级的。等等等等我们大学都不教的
  • 6
    生活中处处是哲理。哪怕只是一壶水,也能让你参透人生。   有这么一个关于一壶水的故事。曾经,有一位落寞的青年,因为人生毫无作为却又想不通其中的原因,于是他决定去找一位智者寻求开解。   青年找到智者时,智者正在河边小屋里读书。   青年对智者说明来意,并将自己的人生经历也说给智者听。智者微笑着听完青年的倾诉,对他说:“来,你先帮我烧壶开水!”   青年看见墙角放着一把很大的水壶,水壶旁边是一个小灶,可
  • 7
    佛陀不是上帝。佛陀否定了“上帝”——一切存在的唯一缔造者的存在。 佛陀领悟到,在漫长的生死轮回中,一切都是生灭法。没有永恒存在的东西,包括我们的心,因此教导弟子:观心无常。我们应该时刻注意到心——思维和情感的无常变化。 佛陀还洞察到,一切事物皆是因缘所生,都是从生到灭的过程,尤其是生命现象,常被误认为由灵魂主宰,其实并没有灵魂的存在,只有因缘导致的各种现象。所谓思想、记忆以及情感等等能够体现存在感的
  • 3
    过去有这么个故事。去年我们去朝天童山,浙江宁波有个天童寺,朝天童寺,这是佛教的大道场,不可思议。过去是在宋朝还是明朝我记不起了,他们有个祖师,这个庙上的一个老和尚很了不起。大陆的规矩,早上起来,到初一、十五,和尚一定穿上红祖衣,穿上袍,到伽蓝、韦驮,叫“朝四圣”。伽蓝菩萨哪儿,就是礼礼伽蓝菩萨,再礼礼韦驮菩萨,再礼礼大圣紧那罗王菩萨,再礼礼祖堂,过去历代老和尚都要去礼一礼,这叫“朝四圣”。这位大德
  • 3
    全新稳S... 2016-09
    每尊佛所说道理其实都一样,只不过为适应不同对象说法少许不同。 因此信一佛则信一切佛,修一佛则修一切佛,成一佛也就成一切佛,法身无别之故。
  • 10
    心不净,哪里都不是净土
  • 3
    国际非战主义者释迦牟尼佛如何面对冲突纷争 一、从释迦世尊正觉缘起谈世界和平 世间一切事物的存在、发展到消亡,都是因缘条件组合、安住与分离的过程。从时间上看,是因果序列、前后相续的必然性;从空间上看,即表现为彼此相即不离、对立统一的因待性;从存在于时空的运动来看,即是刹那不住、无常变异的空寂性。这是佛陀观察宇宙人生所得出的结论。“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说明了世间相待而存在的法则。若遵循佛陀揭示的因果
  • 3
    有些弟子会在学佛后认识到,修行才是人生最重要的事,自然会投入更多精力。   不过我们现在所引导的是菩萨道的修行,不是要放弃一切,而是要更积极地做有益社会的事。   我们提倡学佛者能在生活中践行佛法,也包括管理企业。   佛法不是脱离现实,学佛不是要放弃世间一切,而是让生活、工作更有智慧。   真正的修行是用佛法作为指导,善巧地待人处事,做好企业,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佛陀教导我们,财富要从四方面进行
  • 7
    什么东西于圣不增 于凡不减 不生不灭 不垢不净 无老无少 无高无矮 众生皆有
  • 0
    曾经何时,中国油画挂起一股旋风,大刷子,弱调子,小笔皴法(中国画笔法)-----漓江画派的诞生十分吸引人眼球。一时间,中国式内涵油画在艺术家与政府互相簇拥着为弘扬中国文化的幌子招牌下冲击着中国油画界。 杨诚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出来的一位辛运者。 十一届全国油画展这幅作品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图片】
  • 3
    咒语
  • 2
    9988: 佛教有几大不证前提,或者说理论定律,1、物质皆有意识,2、轮回,3、本识不灭。如果你有真正了解唯物辩证法,你会发现,佛法的所有理论,唯物辩证法都有相应更正确的解释,而且,佛法的某些逻辑,可以说非常可笑,可笑的如同说1+=1=3 jeff99988: 回复 jeff99988 :就如同某个专门默念我是上帝的宗门,它的逻辑是什么呢,因为我今世意识里的所有业力都是上帝,那么将来跟我结缘,发生关系的,也就是来报应我的一定是上帝,就是这么简单
  • 23
    有时候我有失误,母亲会态度强硬的埋怨我,没完没了,我会控制不住发怒,想尖声喊叫。念经也平复不了,怎么办?
  • 9
    什么叫有为法?什么叫无为法?   凡各种条件和合而生的一切事物,都叫有为法。本来就是这样,不是因缘和合而生的,叫无为法。真如、实相、法性、圆觉都是无为法。但无为对有为而说,如果执取“无为”,取相分别,又成“有为”了。
  • 11
    许多人自以为懂得佛法,就拿着一知半解的常识,任意理解佛法。我最近就听到一种很奇怪的说法,说:「佛法教人『断念』,遇到烦恼的时候,丢开它,不去想,烦恼就没有了。」其实佛法里根本没有「断念」这个名词,我只听说「心行处灭,言语道断」的名句,此在佛法里说的是「无念」。所谓「无念」,是没有妄念,没有烦恼心,也就是「心无所住」。看到了只是看到,听到了只是听到,而不产生好恶。因为心里有了好恶的分别,就会有执着,
  • 20
    佛有十号:如来、应供、正遍知、天人师、善逝、世间解、调御丈夫、明行足、无上士、佛世尊。 因此,没有“如来佛”的讲法,就象没有“Chinese中国人”这样的讲法一样。不知您所说“如来佛”是指释迦牟尼佛吗? 菩萨,即菩提萨埵,有五十一个阶位:十信位、十住位、十行位、十回向位、十地位、等觉位。按《地藏经》地藏王菩萨是十地菩萨,观世音菩萨是等觉菩萨。这是按修行进度来分的,等觉菩萨再继续修行下去就是佛了,佛就是修行圆满
  • 1
    不见众生过,方为真修行。
  • 0
    所谓“把握自己,还能帮助别人”,这个话题听起来很普通,但是意义很深。什么是“把握自己”?是具有出离心,自己不被世间八法所束缚。什么是“帮助他人”?度化众生,让众生从痛苦中获得解脱。 所以,虽然我们现在发菩提心、利益众生很重要,但是首先要把握自己,否则会让自己陷进去。有些人当时发心很好,说要度化众生、利益众生,去跟世人接触,时间一长,把自己都卷进去了。所以不要着急利益众生,先要把自己修好,披上出离心
  • 13
    因缘生灭相为心,一切法中无自性 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
  • 14
    这辈子受苦的人,都是上辈子缺了德???? 热爱生命0187: 受苦是心的妄见,那些非洲的吃不上饭的,觉得你们是最享受的了,你得不到好东西是没种善因,没有得好东西的因,是因为你多世以来不懂得种善得福的因果观,世界设定就是这样了 : 那非洲吃不上饭的人,上辈子都缺了大德了?? 如果不继续造善业,福报会慢慢消耗光,一个坏人做了一件好事他就成好人了?一般人不是没造过善业,而是前世造了善业,产生了福报,福报一世一世地消耗
  • 4
    「《净影疏》曰:护使离障,起善无间,名常不绝。」护使离障,离障就是放下障碍。障碍的根就是我,除障最彻底的方法是无我。大小乘经论佛都说,无我是真的,有我是假的,所以必须认识,这个生灭的身不是我。人人都把这个生灭身当作我,最难破的这一关。佛对于真假辨别得很清楚,标准也很清楚,凡是生灭的全是假的,不生不灭是真的。用这个标准来衡量,我就不见了。不但身不是我,起心动念的这个也不是我,起心动念它还是生灭法,它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会员

目录: 个人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