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伦理学吧
关注: 11 贴子: 93

  • 目录:
  • 其他
  • 1
    世界人口是指世界(即地球)上在某一时刻的人口总和。根据美国人口调查局的估计,截止到2013年1月4日,全世界有70、57亿人。美国人口调查局还指出全球人口在2012年3月12日突破70亿,而联合国人口基金会则显示全球人口在2012年10月31日达到70亿。
    10-14
  • 0
    近读作家京梅和环保学者郭耕合著《地球伦理》一书,脑子里始终萦绕着几个问题——何谓地球伦理?人之伦理与地球伦理,是什么关系?人怎样做才既符合人伦,也不悖“地伦”? “伦”的一个义项,指条理、秩序。人伦,即人之间的合理关系。伦,是一种共识和公认,破坏了这个既定秩序,就叫“乱伦”。人之伦理如此;地球伦理,也应如此。 人们通常谈到伦理,总把它与道德连在一起,因为,正是道德维护着伦理。人不讲道德,会做出乱伦之事,人
    安荣令 10-24
  • 0
    第一章 绪 论 第三节 环境伦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环境伦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伦理责任。它的学科性质决定了它必然包含对三大主题的研究,即自然的价值和权利的研究、人对自然道德原则的确立与道德行为规范的研究、现实生活领域中环境伦理问题的研究。其中,自然的价值和权利的研究是环境伦理学研究的核心,它直接导致了我们对自然界及其存在的态度。因此,它是确立人对自然界责任的重要依据,也是确立人对自然的道
    安荣令 10-2
  • 0
      创建中国环境伦理学学派   2004年10月,在南京大学举行的中国首届环境伦理学国际研讨会上,时任中国环境伦理学研究会理事长的余谋昌教授提出“创建中国环境伦理学学派”,引起了专家学者的极大关注。  从西方流传到我国的环境伦理学本身就有着许多争论,流派众多,存在人类中心主义、动物解放论、动物权利论、生物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等各种学说。那么,“中国环境伦理学学派”的创建和对环境伦理的研究,一定避免不了诸
    安荣令 9-29
  • 0
    环境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了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和受人与自然关系影响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两个方面。 前者是环境伦理学的理论基础,后者是对一定社会中人类行为的环境道德规范研究。 在环境伦理中,正义的原则是首要的原则。环境正义是用正义的原则来规范受人与自然关系影响的人与人之间的伦理道德关系的,它关注人类的合理需要、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其主要涵义:一是要求建立环境公正原则,实现人类在环境利益上的公正;二是要求
    安荣令 9-29
  • 0
    研究内容环境伦理学既然是研究发生于人、社会、自然三者之间相互作用产生的道德现象的科学,而人、社会、自然三者各自的内部运动规律又是不尽相同的,这就使环境伦理学研究的内容具有了复杂性和广泛性。人是一个具有主观能动行为作用的生物。他的行动目标一般地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生存利益。社会环境是由人类个体构成的,它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和个体不完全整合的利益目标。一般地说,人类个体的生存利益和社会利益在宏观上应该是一致
    安荣令 9-27
  • 0
    ④可判断性和可操作性 由于现代计算机科学软硬件的发达,主要是电脑技术的应用,环境伦理学所涉及的人、社会、自然环境系统间的道德行为关系,如“三废”排放标准、环境自净能力的容许度,人类对被污染环境反馈的承受能力(受伤害的临界度)等等都达到了可以进行量化研究的程度。只要人们确立了环境道德观念,自觉约束自己对环境不道德行为,一切都是可以在一定量的范围内去协调好人类个体、人类整体与自然环境系统的道德行为关系
    安荣令 9-27
  • 0
    ③现实性和实践性环境伦理学对人、社会、环境三者间的伦理道德关系研究,还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实践性特征。传统伦理学过去所着重研究的人类个体间的伦理关系,它的恶化一般只会导致人类群体内部人们互动行为的失范,导致社会生活和谐度的下降,一般不会导致人类群体结构(社会)的整体崩溃及灭亡。但当个体环境道德行为失范并演化成整体社会行为后,环境系统的反馈便具有了导致社会文化整体消亡的力量。古代非洲的玛雅文化、中东的
    安荣令 9-27
  • 0
    ②多层次性环境伦理学既要研究人类个体行为与自然环境系统之间的伦理关系,又要研究人类个体行为与外化了的人类群体——社会环境系统之间的伦理关系,同时还要研究社会环境系统与自然环境系统之间的伦理关系。这样,环境伦理学的研究对象便具有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社会与自然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从发生学角度来说,层次是逐渐扩展并上升的。其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基础,是自从有了人类那一天便开始发生的。最初只是表现为人类个
    安荣令 9-27
  • 0
    特点编辑环境伦理学是一门新兴的伦理科学,和其他伦理学比较,具有自己鲜明的个性和特征,这就是它的研究对象所具有的综合性、多层次性和实践性。①综合性与整体性环境伦理学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社会与自然之间三层关系的认识和研究不是独立地进行的,而是把它们作为一个整体或系统的组成部分而进行认识和研究的,最终着眼点还要放在三者的有机的综合作用和关系上。所以,环境伦理学具有鲜明的综合性特点。人类与自然环境系统及
    安荣令 9-27
  • 0
    逐步形成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类的科学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人类开始步入信息化时代。交通运输能力的加强和信息电子网络化的实现,人类生存活动的地球表面相对缩小,人类群体间、集团间、国家间的活动开始出现区域化和一体化的趋势,人类和自然环境的关系和相互作用,也出现了集团化、区域化和国际化的趋向。大量与环境有关的国际公约的签订就是这种一体化趋向的表现。人类向自然环境索取、开发、利用、改造的行为上升到了集团或国
    安荣令 9-27
  • 0
    普通伦理学人类个体间的这种关系不同于群体间、氏族间、集团间、国家间大规模的涉及群体生死存亡的矛盾。后一种矛盾一般用抢掠、征战等暴力行为去解决,敌我关系及胜败的结局都很分明。此外还有一种个体与个体之间或个体与群体之间利益和是非界线都很明确的矛盾行为关系,如偷、抢、奸淫、伤害等行为,一般也要求通过行政或法律手段去解决。至于人类个体与个体之间大量利益关系不明显的龃龉、摩擦、妨碍公共卫生、违反伦常关系等行
    安荣令 9-27
  • 0
    理论研究面对这种社会需要,从1949年美国环境学家莱奥波尔德发表《原荒纪事》一书开始,在传统伦理学领域中便开始衍生出了一门运用生态学和伦理学综合知识,去研究人类与自然环境系统互动关系的道德本质及其规律,探索人们对待自然环境系统的行为准则和规范,保护自然环境系统生态平衡,以达到使人类能在良好生态环境系统中生存和发展目的的科学,人们通常把它称为生态哲学或生态伦理学,环境伦理学则是在生态伦理学的基础上发展起
    安荣令 9-27
  • 0
    问题人类和自然环境之间这种日益加剧的紧张关系,象以往一样依靠科学技术的力量,利用机械和物质的手段去解决已经成为不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当前这种日益尖锐的人和自然环境的矛盾,正是由于科学技术的发达,使人们向自然索取的力量和范围无限扩张的结果。为了解决人和自然环境的矛盾,必须把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一切行为和作用提升到人类理性的、自我约束的伦理道德行为高度去认识和研究才有望得到解决。
    安荣令 9-27
  • 0
    破坏20世纪中期以来,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给人们提供了相对和平的发展机遇。二战后人类补偿性消费惯性和年青一代及时行乐心态,极大地刺激了对物欲的追求,为社会生产发展提供了极大的内在需求动力,推动了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和进步。科学技术领域由于相对论和原子能技术、登月技术的发现、发明和应用,更为应用技术的发展火上加油,在相对被动的自然界和自然资源面前,人类的行为几乎达到了疯狂和忘乎所以的程度。但就当前的科
    安荣令 9-27
  • 0
    特征人类与自然环境系统的关系,迥然不同于其他生物属种的最大特征,就是人类对自然环境系统的作用,基本上是一种后天获得的理性行为。人从哇哇堕地那一刻起,除了被动地接受大自然恩赐的阳光和空气外,他和自身以外物质世界发生联系的只有一种吮吸母乳的本能。他懂事以后终生对自然界的一切索取和相互作用行为——生存本领、绝大部分是通过长辈和他人的教育和传承获得的。这种后天获得的知识和本领,完全是一种自主的、有意识的、
    安荣令 9-27
  • 0
    “环境”的科学意义环境伦理学是研究人类在生存发展过程中,人类个体与自然环境系统和社会环境(人类群体)系统,及社会环境系统与自然环境系统之间的伦理道德行为关系的科学。这里“环境”的科学意义,是指“人类生存环境系统”的意思,和人们常说的生态环境的“环境”定义有很大的差别。人类是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系统物质从无机到有机发展衍生的产物。从发生学的角度来说,人类生存环境系统是指地球有机和无机物质表层,即人们通常
    安荣令 9-27
  • 0
    环境伦理学编辑本词条缺少信息栏,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环境伦理学,是一门介于伦理学与环境科学之间的新兴的综合性科学。它的诞生,是在人类生存发展活动和生存环境系统发生尖锐对立后,为满足协调人和生存环境系统的关系,求得人类和生存环境系统共同持续发展的社会需要的产物。人类和生存环境系统之间的矛盾——环境污染、破坏和恶化等问题,说到底,是人类行为的结果,是一个社会 1研究对象
    安荣令 9-27
  • 0
    环境伦理学,是一门介于伦理学与环境科学之间的新兴的综合性科学。它的诞生,是在人类生存发展活动和生存环境系统发生尖锐对立后,为满足协调人和生存环境系统的关系,求得人类和生存环境系统共同持续发展的社会需要的产物。人类和生存环境系统之间的矛盾--环境污染、破坏和恶化等问题,说到底,是人类行为的结果,是一个社会问题。 环境伦理学既然是研究发生于人、社会、自然三者之间相互作用产生的道德现象的科学,而人、社会、自
    安荣令 9-23
  • 0
    关于道德的科学,又称道德学、道德哲学。在西方,伦理学一词源出希腊文ετησs,意为风俗 、习惯 、性格等。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最先赋予其伦理和德行的含义,所著《尼各马可伦理学》一书为西方最早的伦理学专著。在中国古代没有使用伦理学一词,19世纪后才广泛使用。   伦理学以道德现象为研究对象,不仅包括道德意识现象(如个人的道德情感等),而且包括道德活动现象(如道德行为等)以及道德规范现象等。伦理学将道德现象从
    安荣令 9-23
  • 0
    和谐就是和睦协调。这几乎可以概括中国传统文化最具有代表性的理念,是中国儒家‘、道家、佛家等各家各派的共同主张,是万事万物的最高追求,是中国人从古至今源远流长的文化心理,、政治信条、智慧要求。其中应分为三个层次: 1、身心和谐,要修炼身心和谐,也就是人与自我的和谐。 2、社会和谐,即人际和谐,也就是人与其所处的的周围社会的和谐。 3、天人和一,是中国哲学基本的信条。天人合一就是天、物、人三者融合为一,也就是
    安荣令 9-16
  • 0
    儒家十三经 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出现了“五经”之说,即《诗》、《书》、《礼》、《易》、《春秋》。汉后又增加《论语》《孝经》,并称为“七经”。 到唐代,设三《礼》(《周礼》《仪礼》《礼记》)、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连同《诗》《书》《易》,有“九传”之称。唐文宗时,在九经之外加汉代已列入“径”的《论语》《孝经》,增补《尔雅》构成“十二经”。宋仁时,增加《孟子》,形成
    安荣令 9-16
  • 0
    儒家经典主要是指儒学十三经。其中还包括历代儒家学者的评注和解说。《十三经》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易〉、〈诗〉、〈书〉、〈礼〉、〈春秋〉谓“经“,〈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属于〈春秋经〉之”传“,〈礼记〉、〈孝经〉、〈论语〉、〈孟子〉均 为"记”,〈尔雅〉则是汉代经师训诂之作。 ,
    安荣令 9-15
  • 1
    1991年6月5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了火炬传递仪式,以纪念1972年在这里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当瑞典前首相英格瓦尔·卡尔松把象征世界应具有“更为安全、持久和光辉的未来”的火炬传递给巴西总统费尔南多·科洛尔时,会议秘书长莫里斯·斯特朗严肃地阐述了关于“创立新的地球道德”的迫切性:“人民和国家总是希望把他们自己的安全放在首要地位,并且提供必要的资金来维护自身的安全。
    安荣令 9-13
  • 0
    道德标准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逐渐认识、不断积累、得到共识的行为准则,也就是从实践中经过反复验证的行为准则,才是正确的道德标准。正确的道德观是人们从社会实践中形成,反过来人们又用正确的道德观,指导人们的社会实践。
    安荣令 9-6
  • 0
    伦理道德,这是一个社会学的名词,一个社会的发展程度决定了当地人们的社会伦理道德观念,所以,对已道德观,无所谓对与错,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理解与诠释,当地的社会发展水平高一些的,当地人的素质就普遍高一些,道德伦理观就会相对的大众化学,当然,如果,那个地方很落后,很贫穷,贫穷的饭都没有的吃,那就无所谓有没有道德了,在那样的情况下,活命才是哪里人们最关心的的……
    安荣令 9-5
  • 0
    伦理就是指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处理这些关系的规则。或者说是指人与人相处的各种道德准则。
    安荣令 9-4
  • 0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道德是以指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评价人的行为,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动规范的总和。
    安荣令 9-1
  • 0
    十八大报告首次概括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三个层面,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为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为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安荣令 8-30
  • 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安荣令 8-30
  • 0
    善待地球,修复并创建秀美的山川与祥和的海洋生态环境,为子孙后代留下绿色地球,应是我们人类行为规范的总则。此举的行为规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地球伦理学所规定的伦理道德标准。所以凡是不符合为子孙后代留下绿色地球的行为规范都是对善待地球不利的,都是不可取的。从大的范围说来,诸如浪费资源和能源、污染环境、破坏生态以及造成全球环境变化等问题,都不是善待地球的表现;从具体小的范围说来,其表现那就更多了,谁都能例举
    安荣令 7-12
  • 0
    第三届尼山论坛指出,通过学术性的“三“场明湖高端对话,”两场“大会主题讲演和八个圆桌对话,取得了丰硕的思想学术成果,应是提出了”人类共同伦理“新概念、新理念。与会思想家、哲学家、宗教领袖和学者们深入探讨了”人类共同伦理“的内涵和本质,仔细分辨了”人类共同伦理“与全球伦理概念的区别,详尽讨论了多元文化背景下建构人类共同伦理的可能性与现实性,特别是深刻揭示了儒家伦理对于建构人类共同伦理的重大意义。
    安荣令 7-2
  • 0
    《 人民日报 》( 2014年06月28日 04 版) 本报北京6月27日电 (记者武卫政)记者从环境保护部获悉:6月23日至27日,联合国环境大会首届会议在位于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总部举行。中国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率领由环境保护部、外交部和常驻环境署代表处人员组成的中国政府代表团参会。周生贤针对“可持续发展目标与2015年后发展议程,可持续消费与生产”主题做了专门发言。 会议期间,联合国授权联合国副秘书长兼环境规划署执
    安荣令 6-29
  • 0
    (三)“自强不息”的刚健精神与“厚德载物”的宽阔胸襟。 中华传统文化数千年的流变,化育而成中国人的人格精神,表现为相互联系而又相对而生的两方面:一曰“自强不息”,二曰“厚德载物”。在《易经·易大传》中,最早提出“刚健”学说,“刚健而不陷,其义不困穷矣”、“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经·象传》)“刚健”表现为人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刚强不屈的性格,奋发图强的斗争精神,“刚健自强”的思想,历来被历代思
    安荣令 6-29
  • 0
    (二)仁爱兼利的人际和谐原则 在中国传统伦理中,特别重视和强调对人的尊重和关心,提倡人和人之间的相互关心,爱护和帮助,力图构建和谐亲善的温和气氛。孔子以“仁”作为自己伦理道德的核心内容,他将“仁”同“爱人”相联系,把“爱人”作为“仁”的根本要求。倡导“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仁”,“博施济众者,可谓仁矣”(《论语·述而》)。主张人与人相和,就从自己的欲望、情感、意志和利益的切身感受上,设身处地地为别
    安荣令 6-29
  • 0
    闲云野鹤w 14级 2011-11-28 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一般来说,是指以古代儒家伦理道德为主要内容并包括墨家、道家、法家等传统道德思想的精华。在2000多年的历史过程中,儒、墨、道、法各家伦理思想及佛学中的心性之说,相互影响,相互吸收,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伦理传统。 (一)整体至上,“克己奉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在中国传统伦理结构中,为国利民,“兴天下人民之大利”(《墨子·经上》)乃是道德的最高表现,是最大的“
    安荣令 6-29
  • 0
    丝绸之路横跨亚欧大陆,绵延7000多公里,途经多个国家,总人口近30亿。以上合组织为例,组织内的6个成员国(中、俄、哈、吉、塔、乌)、5个观察员国(蒙古、巴基斯坦、印度、伊朗、阿富汗)、3个对话伙伴国(白俄罗斯、土耳其、斯里兰卡)绝大部分都位于丝绸之路沿线。 经济带是经济地理学范畴。经济带发展需要依托一定的交通运输干线,并以其为发展轴,以轴上经济发达的一个和几个大城市作为核心,发挥经济集聚和辐射功能,联结带动
    安荣令 6-27
  • 0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东盟各成员国政府,重申各方决心巩固和发展各国人民和政府之间业已存在的友谊与合作,以促进面向21世纪睦邻互信伙伴关系; 认识到为增进本地区的和平、稳定、经济发展与繁荣,中国和东盟有必要促进南海地区和平、友好与和谐的环境; 承诺促进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东盟成员国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会晤《联合声明》所确立的原则和目标; 希望为和平与永久解决有关国家间的分歧和争议创造有利条件; 谨发表如下宣言: 一
    安荣令 6-25
  • 0
    人地关系协调轮是指 人地关系指人类社会和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人地关系协调论指一定生产方式下从事各种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的人,有意识地同自然进行物质交换,与自然界诸要素有规律结合,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安荣令 6-23
  • 0
    人类中心论编辑本词条缺少信息栏、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人类中心论是一种认为人是宇宙中心的观点。最初,
    安荣令 6-23
  • 0
    地理环境决定论,简称“决定论”,是确认自然条件(即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的一种思潮,即以自然过程的作用来解释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进
    安荣令 6-23
  • 0
    上海合作组织,简称上合组织,前身是“上海五国”会晤机制。由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六个成员国组成,于
    安荣令 6-22
  • 0
    《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rio declaration) 又称《地球宪章》(earth charter),1992年6月,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签署《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联合
    安荣令 6-22
  • 0
    文化危机,包括文化的疲惫、文化的歧出和文化的变质,文化危机的一般规律是先文化疲惫,然后是文化歧出,不能解决文化歧出就会出现严重的后果,即出现
    安荣令 6-16
  • 0
    雷切尔·卡逊(Rachel Carson,1907年5月27日-1964年4月14日),美国海洋生物学家,她的作品《寂静的春天》(Silent Spring)引发了美国以至于全世界
    安荣令 6-15
  • 0
    奥尔多·利奥波德(1887-1948),他是美国享有国际声望的科学家和环境保护主义者,被称作美国新保护活动的“先知”“美国新环境理论的创始者”。他同
    安荣令 6-15
  • 0
    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即尼山论坛。该论坛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中华文化标志城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许嘉璐倡议发起,并以开展世界不同文明对话为
    安荣令 6-2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会员

目录: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