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咏春吧
关注: 139 贴子: 607

  • 目录:
  • 综合体育
  • 6
    林师姐您好,您可能不记得我了,我少年时练功受您点化很多。这几年自误受了外伤很希望您能现身。有能联系到林师姐的同学同道希望能不吝举手之劳,我谢谢大家了。
  • 1
    如何才能做到松
  • 0
    经核实吧主林千凤 未通过普通吧主考核。违反《百度贴吧吧主制度》第八章规定http://tieba.baidu.com/tb/system.html#cnt08 ,无法在建设 林氏咏春吧 内容上、言论导向上发挥应有的模范带头作用。故撤销其吧主管理权限。百度贴吧管理组
  • 11
    这里好久没人来了,我来整理一下。
    Tssss 8-10
  • 11
    我每天默默的签订,混到了8级...... 吧主是已经放弃这个吧了吗?
    覃镂骨 6-26
  • 18
    这个吧有点冷清啊。我想在这里转发一些咏春拳的资料,提高一下贵吧的人气,吧主看行不行?
    林千凤 8-30
  • 7
    咏春拳讲究“象形取意”,拳法中有大量以蛇鹤为形的身形、手法与步 法。咏春拳以蛇的柔若无骨、迅捷无声、缠绕有力和白鹤的凌厉双翅、锋 锐双爪及尖喙啄击为仿生对象,将武术中攻防搏击之道诠释得淋漓尽致。 因此,咏春拳手法快如闪电、连环密集,对敌搏斗之时,手法之防御可谓 风雨不透。 以小搏大、以弱胜强、劲发于寸的内劲威力,可令身形瘦弱矮小之人, 在贴身搏斗的瞬息之间,击倒人高马大的壮汉。如此不可思议的力量,其 实源
    覃镂骨 8-5
  • 8
    咏春拳的攻防理论十分符合力学原理,历来咏春前荤们在授徒之始, 都十分注重对咏春拳理论的讲解,以免弟子不明拳理,习拳之时偏离法度, 难以练出真正的内劲发力。 咏春子弟皆知,咏春拳有十大理论。它包括守中用中、朝面追形、攻 守同期、不“追手”、不“冲身”、不借助位置发力、来留去送、甩手直冲、 轻桥去手、重桥留中。 一、守中用中 守中用中指的是临敌之际攻守之间,应守住自身中线不被攻击,集中 攻击敌人中线的要害部位。
    金鹰乐享 11-28
  • 1
    希望林老师在自己创造的吧里多进一份力、维护好林氏咏春吧、使本吧越来越好!做为咏春爱好者、强烈支持林氏咏春!
    金鹰乐享 11-27
  • 3
    什么是中线? 中线又称子午线,指的是人体由头顶百会穴经眉心、口鼻、咽喉、心窝、 肚脐、下阴、尾椎、命门、脊柱至脑后玉枕穴之间的中心线连线。连 线部分形成一个环形的通道,此通道正面为人体经络的任脉,背面为人体 经络的督脉;任督二脉的环形通道中,汇集了人体各大致命要穴,因此, 临敌之时击打对手中线要害部位,很容易一击制胜。 什么是中线发力? 所谓中线发力指的是由自身心窝处发出的拳劲和掌劲,承载了自身身 体的重量
  • 6
    咏春八手 咏春拳流派甚多,应用手法更多,但百余年来流传最广、最为经典的 莫过于“咏春八手”。此八种手法在实戡搏击中应用最广、也最见实效。 咏春八手包括标指手、圈手、伏手、膀手、捆手、拦手、耕手、摊手, 简称为标、圈、伏、膀、捆、拦、耕、摊(也有流派称耕、拦、摊、膀、 捆、问、伏、圈,叫法不一,大体相同)。除此八手外,因流派不同,也 有缠、撞、挂、漏、粘、摸、荡、捋等手法,但这些手法已经不单纯为单 手手法,
  • 0
    想买个木人桩,本人身高185,对于木人桩的尺寸,我该如何把握,比如卖家说的上桩手离地距离。或者有更详细的尺寸我定制一个。谢谢大家!
  • 7
    很想请教一下,最近和MMA实战了很多次,发现他们的抱摔很难缠,请问吧主和各位有什么好的方法解决一下?感激不尽🙏
    MTGH1979 10-3
  • 7
    通常在武术运动中,习武者凡发拳出掌,力的传递路线是起点在脚, 支撑在腿,主宰在腰,顺劲在肩,催劲在肘,发力于腕,作用于一点爆发。 发力时,唯有下盘的双脚和双腿的支撑足够有力时,方能将地面之力顺畅 地传递到腰胯,然后通过腰胯的扭转抖动传递到肩膀,同时肩催肘,肘催 手,沉腕发力;这样发出的强劲力道称为“长劲”。 然而在力的传递过程中,腿膝无力、腰马不稳或任何一个传递环节的 脱节.都会导致传递受损失调,最终作用
  • 5
    日字冲拳因拳形似“日”字而得名,因拳头从人体中线心窝处连环发 出,又称为子午捶或穿心捶。日字冲拳出拳时连环而密集,短小 而急促,快如流星闪过一样,故而也称为三星捶。 武谚有云:“中平枪,枪中王,当胸一枪最难防”。日字冲拳称得上是 咏春拳法的中平枪,强调力从地起,拳由心发,拳要守中,肘要归中, 日冲千拳,百日功成。 日字冲拳在单人空击拳练习时,又名扯空拳。扯空拳分为正身马扯空 拳和转马扯空拳两种练习方法,习
  • 3
    凡咏春门人,在实战搏击中,必遵循四门原理与攻守合一的法则。 什么是四门原理? 根据咏春拳的拳理,将身体的正面划出一个四方形的面积.在此四方 形面积内,再十字切分为四块面积均等的方形区域,作为实战搏击时的防 护依据。这四块方形区域分布在人身体的左上方(左侧头部、左胸)、右上 方(右侧头部及右胸)、左下方(左肋及左膝胯)和右下方(右肋及右膝 胯)。因此,产生了咏春拳理中的高外侧门、高内侧门、低外侧门和低内侧
  • 0
    笔者是黄淳梁系赵学贤师傅的门生,他有写博文日志的习惯,香港雅虎博快要关闭,不转贴一下就可惜了,虽然笔者有些片面,很多观点只以一派之言去定论,但有不少独到见解及比喻,还是值得一看的 (咏春不是一代的人才可以成功) 不认识功夫的人,以为耍一套有劲的套拳,做一些利害的表演,便为之劲,为之有料。 其实如果一个人不断练套拳,日日练,那有不靓的套拳去展示。要做一下单式的表演,日日练,那会做不出一个利害的表演。 只是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会员

目录: 综合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