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ch_wang吧
关注: 15 贴子: 122

  • 目录:
  • 其他
  • 1
    面对现实会引起痛苦,面对想象也会引起痛苦。 我原来就是一名强迫症患者,现在痊愈了,目前专门从事这方面的治疗。我发现所有的强迫症患者都有这种误区:认为面对现实引起痛苦天经地义,面对想象不应该,或者不会引起痛苦。这是强迫症患者最大的误区。 什么叫“面对现实”“面对想象”呢。举个例子,一只老虎出现在我们面前(现实),我们会产生焦虑恐惧等痛苦的情绪;如果想到一只老虎出现在我们面前(想象),我们会不会产生焦虑恐
  • 0
    为什么说“我们对于症状(强迫思维)是知道它是假的,而不是判断不出真假”? 最近许多咨客都提出一个相同的问题,那就是对待强迫思维(症状),说自己判断不出真的还是假的。我说:这个表述不准确,其实并不是判断不出真假,而是判断出是“假的”而自己害怕“万一判断错了”(这在心理学上叫做“确定上的怀疑”)。 比如一名咨客,他的症状就是“害怕走在路上,别人的吐沫溅到自己嘴上”,她反复和我说“判断不出真的溅到嘴上还是没
  • 0
    最近许多咨客问我:为什么强迫症很容易复发。我今天就和大家谈谈强迫症反复的问题。其实强迫症没有“复发不复发”之说,就好比“这次的感冒”就不能说是“上次感冒”的复发。强迫症状就是思维、念头,是很正常的想法,所以我们产生强迫症的根本原因,不在症状本身,而是我们对于症状的态度。如果我们对强迫症状(思维)采取接纳的态度,我们的强迫症状也会像平常人的痛苦思维一样渐渐消退,我们也就过着平常人的生活;如果我们对待
  • 0
    强迫症不是病,只是一种态度的偏差,是由于环境改变了,我们产生了痛苦的本能,但是由于我们的完美主义,企图去控制、消灭这种痛苦的本能,进而加重了痛苦,又错误的认为“是否抵抗未到位”,又继续对抗,如此循环,首尾相接的过程。
  • 0
    1987年,心理学家做了一个简单却令人震惊的实验。心理学家把志愿者分为三个组,然后给他们播放关于白熊的影片,影片长约50分钟,看完影片后,心理学家分别对3组志愿者说:■“你们要记得那头白熊哦。”■“你们可能会喜欢上那头白熊”■“你们千万别去想那头白熊”一年之后,哪组志愿者对心理学家说的话最有印象呢?结果竟然是被告知“千万别去想那头白熊”的一组。由此可见,你本想忘记某事,却向大脑发出了“记住它”的命令——抑
  • 0
    强迫症就是一种应激障碍 关于强迫症的形成,现在心理学界有许多假说,本人比较认同的一种假说就是:强迫症是一种应激障碍。原因如下: 最近抖音上流传这样一则笑话:疫情使我们戴了几个月的口罩,现在一旦出去不戴口罩,就感觉“像光着屁股”一样。这种想法明知没必要,但是控制不住,这种现象就类似强迫症的症状一样,明知没必要,但是控制不住。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已经戴了几个月“口罩”,已经适应了“戴口罩”的情形,一旦出现与这
  • 0
    牛顿三大定律与强迫症的关系 作者:王滋,中国心理协会会员,中国心理协会森田疗法专委会委员,扬州贝克强迫症心理咨询工作室首席心理咨询师,中国强迫症联盟讲师,中国森田发现会讲师。2016年,应邀参加中国安徽芜湖森田疗法大会,并发表《森田疗法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的大会主题演讲;2018年,应邀参加中国山东济南森田疗法大会,并发表《森田疗法与其他疗法的联合运用》的大会主题演讲;2019年,做为特邀嘉宾,参加并主持了安徽芜湖
  • 0
    为什么我们再怎么思考症状,对生活也没有用? 强迫症患者热衷于思考症状,企图从对症状的思考上来获得收益。但是这是不可能的,为什么呢?下面举个例子来说明说明。 比如我们害怕得艾滋病,我们的症状就是“我不能得艾滋病”,于是我们整天思考方法,对策来解决这个思维。但是这是徒劳的,即使我们想的再多,也无法改变现实。以前我都讲这是因为“想法改变不了现实”这一原理,今天我们就换个角度思考这个问题。大家在高中物理都学
  • 0
    “确定上的怀疑” 有许多强迫症咨客问我:王老师,我怎么对一些简单的问题都不知道答案是什么,我有时候真不知该怎么办? 其实真的我们强迫症咨客不知道问题的答案吗?其实答案是否定的,准确的描述应该是“我们知道问题的答案,但是害怕万一这个答案不正确怎么办”。这个现象在强迫症治疗中叫做“确定上的怀疑”(首先能确定答案,但是怀疑答案的正确性)。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如下: 强迫症咨客难道真的“不知道”答案吗?其实这是
  • 0
    “万一”思维形成的原因,表现形式和处理方法 强迫症患者最害怕的就是“万一”,“万一得了艾滋病怎么办”?“万一过马路被车撞了怎么办”,等等等等,“万一”成为萦绕在我们心头最大的一个问题。那么怎么对待这个“万一”呢?下面讲讲我对“万一”的处理方法。 首先我讲讲“万一”形成的原因。我认为“万一”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缺乏安全感;一个是灾难化思维。缺乏安全感造成我们“胆小”,对许多事情或情形都害怕,整天
  • 0
    接纳症状的“形式”,而不是接纳症状的“内容” 最近有许多咨客问我:王老师,森田疗法让我们“接纳”,但是接纳后果的这种方式太痛苦了。我说:是因为你接纳的对象错了,所以造成这么痛苦。森田疗法让我们接纳的是症状的“形式”,而不是症状的“后果”。 比如说:恐艾患者害怕得艾滋病。这时候症状就是“得艾滋病”。这时候我们该接纳什么呢?我们咨客以前接纳的是“得了艾滋病,以后…………”这就错了,因为症状(艾滋病)是我们臆
  • 0
    从达尔文生物进化轮谈森田疗法“顺其自然为所当为”的操作 作者简介:王滋,中国心理协会会员,中国心理协会森田疗法专委会委员,中国强迫症联盟讲师,中国森田生活发现会讲师,扬州贝克强迫症心理咨询工作室心理咨询师。2014年,师从中国森田疗法大家第四军医大施旺红教授系统学习森田疗法,取得很大进步。2016年,应邀参加中国安徽芜湖森田疗法大会,并发表《森田疗法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的大会主题演讲(图一),2018年,再次应邀参
  • 0
    强迫症状千变万化,但是究其本质就是一种(痛苦的)思维。所以我们不能被症状的各种“外衣”所迷惑,认清其本质。这样即使症状再泛化,我们也不怕了。所以有种说法就是,治疗强迫症的过程,就是提高“症状的识别能力”的过程。
  • 0
    接纳自己还是改变自己? 最近许多咨客问我:治疗强迫症就是“改变”自己的性格,使强迫症没有生存空间。但是森田疗法让我们“接纳自己”这两者是不是矛盾。 我现在就来解释下:其实上面两种说法都正确。大家有一个误区:认为“改变自己”就是“颠覆”自己的性格。其实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说,每个人的性格从“3-6岁(肛欲期)”已经形成,之后除了发生地震海啸等不可控因素,性格一般是不容易发生“颠覆性”改变的。如
  • 0
    强迫症其实就是一种应激障碍,每个人都有。 强迫症,按照定义,就是一种明知没必要,但是控制不住的思维或行为。其实每个人面对新环境,都会产生“明知没必要,但是控制不住的思维或行为”(类似于强迫症状)的状态,这就是应激(比如到朋友家做客,明知道自己和朋友关系很好,朋友不会害自己,但是不自觉的就会害怕,警惕性就比较高)。为什么呢,这是人类的本能。平常人能够带着这种本能的“害怕”去继续做客(森田疗法精髓“顺
  • 2
    申请人:bech_wang84 申请感言:我是一名强迫症痊愈者,对强迫症的治疗有独到的见解 附加材料
  • 0
    如果认为一切都“正常”,自然能做到“顺其自然为所当为”;如果认为一切都“不正常”,很难或者根本做不到“顺其自然为所当为”。把认为症状“不正常”的错误想法扭转为症状是“正常的”的正确想法在强迫症界称为“伟大的扭转”。
  • 2
    Bech_wang:原名王滋,曾用名王子,王孜,1984年11月生。扬州市心理协会会员。 由于初二一次考试失误,得了强迫症,经过8年的探索,终于走出了强迫的泥沼。此后一直从事对强迫症的研究,对强迫症的起因,发展,康复有独到的见解,熟知强迫症各阶段最适宜的方法,擅长精神分析,森田,系统脱敏,满灌等疗法。现为中国强迫症联盟心理咨询师,若水强迫症治疗中心首席心理咨询师,扬州阳光心灵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师,06年南京学习精神分析,0
  • 2
    以前,有一位强迫症病友对我说:“我现在整天都强迫,过的像个行尸走肉似得。”我说:“你过的像行尸走肉并不是全部因为你强迫,更多的是因为你的生活
  • 2
    晚和一病友做咨询她告诉我,她得了强迫症很痛苦,更重要的是她母亲不理解她,说她心眼小,骂她懒。她本来就很痛苦了,再加上家人的不理解,它更痛苦了
  • 3
    一次强迫症讲座---我在若水强迫症治疗中心成功治愈一名强迫思维患者的案例
  • 1
    许多强迫症病友在咨询我时对我说:“王老师,我痛苦死了,我都想死了。”我笑笑,说:“真的吗?其实不过你嘴上说想死,心里却不想死。因为如果你心里
  • 3
    强迫症常见问题解答
  • 0
    强迫思维主要是患者明知不可能发生,但是控制不住的思维。笔者咨询了几百个强迫思维案例,总结出强迫思维(主要是强迫怀疑和强迫意向)的一个解决思路,我把它叫做强迫思维解决的2部曲。 第一步,承认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我们大家怀疑是否得艾滋,是否得肝炎,煤气是否爆炸等思维 ,主要是因为我们的脆弱和完美主义,我们一直从脑中排斥这种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所以治疗的第一步,先得承认,是有可能得艾滋,如果你有伤口暴露在空气中
  • 1
    先给大家讲个故事吧:有一天,蜈蚣在街上行走,遇见蚂蚁。蚂蚁问蜈蚣:“蜈蚣叔叔,我们几条腿走路就很累了,你那么多腿怎么走啊?您是一起先迈左腿还是一起先迈右腿啊?”蜈蚣听了这个问题后,脑袋一热,是啊,我以前只光顾着走路了,这个问题怎么没有思考过啊!以后,蜈蚣就坚决用所有的左腿一起迈步,如果迈左腿的时候右腿也有走动的话,它就退回到原来的位置,重新再走一遍,这样就产生了强迫动作。又过了一段时间,蜈蚣发现老
  • 0
    许多病友在咨询时经常问我:王老师,为什么我因为强迫症工作的效率就下降了许多?为什么我由于强迫症的缘故,弄的我学习的能力不强?等等等等,许多问题,他们问我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没有从根本上承认强迫症的存在,而事实上强迫症是的的确确存在于他们的身上的。 强迫症是一种很普遍的心理疾病,我们要接纳它的存在。打个比方说吧,刘翔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110米栏夺冠后,脚部开始出现了许多伤病,又开刀,又恢复,如果现在想让他
  • 0
    昨天一位病友在咨询我时,对我说:“王老师,我知道我在不思考症状的时候,心里却反而想紧紧的抓住症状,我好像自虐自己一样。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就给大家讲讲,我们紧紧抓住症状的根本原因吧。 按照强迫症的定义,强迫症就是我们明知不需要去想去做,但是我们控制不住,不能让自己不想不做症状的一种神经症。那为什么我们知道自己不需要去想去做,但是就是控制不住,偏要想,偏要做呢?究其原因,是因为症状满足了我们的心理
  • 0
    笔者在强迫症群做群主,发现个现象:有的病友上午才加入群,下午就退出群了。我在qq上问他们什么原因。他们说,没有效果。难道真的是没有效果吗?笔者认为不是没有效果,而是因为他们的治疗动机太强烈了,他们希望强迫症立刻就痊愈的心太强了。 拿我来说吧。我的强迫症的爆发是在1998年,我当时是班上副班长,一次考试的失误使我的强迫症全面爆发。我06年痊愈,之间经历了8年。可以说,我从强迫症的爆发到治愈一共用了8年。治愈强迫症
  • 0
    昨天一位病友和我咨询,他对我说:“你说的道理我都懂,但是我就是改变不了。”我想对他说:“其实改变强迫症的思维方法等习惯是很痛苦的,是很困难的。但是即使再困难,再艰辛,也应该改变,因为这是必须的。” 强迫症这种心理疾病为什么这么难治,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改变太痛苦了,使无数的患者在改变之初就放弃了对强迫症的治疗。记得我那时改变自己强迫思维习惯的时候,不断暗示自己,大脑一刻都不得闲,导致我的头发大把大把
  • 0
    许多病友曾经问我:“王老师,我的性格不好,内向,胆小,如果我改变了我的性格,我就不会得强迫症了。”我笑笑:“难道外向的人一定不会得强迫症或者其他神经症吗?这是你们最大的一个误区。” 前几年,在我们市里有个成功的商人,他是一家家具连锁店的老板,他手下有5家分店,手上的固定资产有上千万人民币。他是那种极其外向的人,无论哪个场合,只要有了他,那个场合就能处处洋溢着欢声笑语。他的朋友很多,各行各业的都有,有
  • 0
    曾经有病友问我:“王老师,如果让你给强迫症打个比方,你觉得强迫症最像什么?”我说:“强迫症最像磁铁。” 磁铁的功能是什么,磁铁能靠自己的磁力,把周围的铁块,金属块吸到自己身上来。强迫症也一样,强迫症能把强迫的症状,不管是什么类型,什么内容都吸到自己身上来。 的确是这样,病友们一旦得了强迫症,对周围所有的东西都感觉到害怕,都怕它们成为自己的强迫症状。像床,是为了人们睡觉用的,但是强迫症病友却不这样认为
  • 0
    许多病友在群里说,他们已经得了强迫症很多年了,现在已经被强迫症打趴了,变的行尸走肉,用他们话说就是:“我怕我的强迫症一辈子都好不了了。” 其实强迫症的确是一种很难走出来的神经症,但是不是绝对没人走出来的,像孟刚老师,withboy老师,我,不是都走出来了吗。如果强迫症把你折磨的很痛苦,请不要放弃希望,如果强迫症把你变的很沮丧,请不要放弃希望。强迫症病友们可以没有钱,可以没有房子,可以没有车子,但是不能没有希
  • 0
    许多病友问我:“王老师,为什么强迫症治疗那么困难?”我说,那是因为你们产生了精神交互作用,进入了恶性循环轨道,所以治疗才这么难。那么什么叫做“精神交互作用”呢,那么它在强迫症中所起的作用到底有多大呢?那么我就给大家讲讲“精神交互作用”吧。 “精神交互作用”指注意集中于某个感觉,此感觉变的过敏,这个感觉的过敏,更使之固定于此感觉,此感觉的注意进一步互相作用,感觉越来越过敏的精神过程。此恶性循环反复的
  • 0
    许多病友在咨询的时候经常问我:“王老师,森田疗法告诉我们,什么症状都不要想,都是正常的,要顺其自然,但是如果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工作的,学习的,我还是不想吗?好像不合常理耶。”我说就这个问题,我给你们讲讲心理学上对问题的分类,也许对大家更有帮助。 心理学上把问题 分为2类,一种叫做常形问题,一种叫做变形问题。常形问题有2个特点:一是与现实直接相联系,涉及大家公认的重要生活事件。例如夫妻感情不和,病人长期
  • 0
    突然夜空中闪过一道光电,接着轰隆隆的雷声不断响起,房子里的许多物品都在剧烈的摇晃着,从睡梦中惊醒的你意识到一场地震来了。你从床上跳起,也不顾当时屋外零下7,8度的气温,穿着个短裤就往外面冲去。那时你也不再考虑平时所想的“1+1为什么等于2(强迫性穷思竭虑)”,你也不再考虑从你床到你跑到外面你一共下了多少个阶梯(强迫性计数),你也不再考虑昨天邻居家那只狗有没有咬你(强迫性怀疑),你也不会考虑你家在8楼,你时
  • 0
    其实这个问题,我在前面的文章中已经谈过了,现在拿出来再和大家温习一遍,加深记忆。 辩证唯物论说:主观是人们的思维,想法;客观是事物发展的规律,客观决定主观。 相反,我们强迫症病友的信奉的是“主观决定客观”的信念,比如我们恐艾的朋友,害怕患上艾滋,头脑中反复出现这种想法:我不能得艾滋,我不能得艾滋。我们害怕煤气爆炸的朋友,头脑中也反复的出现:煤气不能爆炸,煤气不能爆炸。这有用吗?难道因为你想了“我不能
  • 0
    一位病友曾经问我:“王老师,为什么我得了强迫症之后,上课不能全神贯注的听讲了,一堂课只能听35分钟了。”我笑了笑,对他说:“35分钟够了,正常人也许都不能全神贯注的听35分钟。” 今天我就给大家讲讲关于效率的问题。 “我做事就要做的最好,不能有任何偏差”,“我一定要做的出瑞拔萃,不能有任何效率的下降”,这是强迫症病友常见的口头语。正是因为这种信念,他们把自己逼的很紧张,不能有任何效率下降。但是事与愿违,越紧
  • 0
    强迫症的成因很复杂,如果我们病友想治愈强迫症,必须弄清楚强迫症的各种条理和规律。在这里,我用自己的语言,给大家分几节讲讲强迫症的各种矛盾,希
  • 0
    笔者咨询了许多强迫症病友,总结出强迫症病友思维都有一个特点:非黑即白。他们总是在两个极端之间跳来跳去,一会好,什么都好;一会坏,什么都坏。总
  • 0
    强迫症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很大,最普遍的莫过于焦虑了。焦虑使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爱情等各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里,我对焦虑的问题,谈谈
  • 0
    以前一个强迫症病友在咨询我的时候,问我:“王老师,为什么我总在意别人的说法,别人表扬我的时候,我会很舒服,别人批评我的时候,我会极度的难受,
  • 0
    昨天和一病友在咨询,她告诉我:“她想一个人承担强迫症的责任,想靠自己一个人来走出强迫症的泥沼。”在这里,我不否认独自一个人走出强迫症泥沼的可
  • 0
    许多病友曾在咨询的时候问过我:“王老师,我怕强迫症这样下去变为精神分裂症怎么办?”我说:“这个你不需要怕,强迫症它再严重,它也是强迫症,精神
  • 0
    我咨询的许多病友很排斥强迫症治疗去医院,问其原因是怕医生开药,怕药物损失大脑,怕药物的后遗症。那么今天我就谈谈强迫症治疗的吃药问题。 关于药
  • 0
    许多强迫症病友问我:“王老师,我怎么样才能改变自己,从而走出强迫症呢?”我对他们说:“不要老想改变自己,接纳自己比改变自己更重要,如果你能很
  • 0
    引子:本文是主要关于强迫意向的文章,文章涉及一些敏感的内容,如果读者厌恶这些内容,请不要继续看下去。 曾经有一位病友来到我工作室,对我说:“
  • 0
    许多强迫症病友在咨询中问我:“王老师,你的强迫症痊愈了,那么现在你的症状问题会不会再次出现在你的脑海里啊?”对于这个问题,我想说明一点:强迫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会员

目录: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