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修行吧
关注: 22,082 贴子: 2,881,949

暂无

  • 目录:
  • 佛教
  • 3
    这个开场白把如来藏定义为“真我论”的场所哲学,如此一来判世尊的教法只剩唯识和中观应成见: 《不增不减经》所说的法身,也是如来藏的别名。从这立场的宗依来说,与中观家“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不同;也与瑜伽家依虚妄分别的阿赖耶识为”所知依”不同。如来藏说有独到的立场,富有“真我论”的特色。由于如来藏说以经典为主,所以重论的学派,如西藏学者,只承认大乘的“中观见”与“唯识见”,而不承认“藏性见”的存在。
  • 117
    阿难当知,汝坐道场,销落诸念,其念若尽,则诸离念,一切精明,动静不移,忆忘如一。当住此处,入三摩提。
    子渝lzy 13:15
  • 263
    一条白练去 九峰道虔禅师,尝为石霜庄诸侍者,会霜归寂,众请首座继住持。师白众曰:“须明得先师意,始可。”首座曰:“先师有什么意?”师曰:“先师道:休去,歇去,冷湫湫地去,一念万年去,寒灰枯木去,古庙香炉去,一条白练去,其余则不。”遂问首座:“如何是一条白练去?”首座曰:“这个只是明一色边事。”师曰:“原来未会先师意在。”首座曰:“你不肯我,那但装香来,香烟断处,若去不得,即不会先师意。”遂焚香,香
    萧南昭 13:13
  • 22
    結丹了 听说过吗 学佛結丹了 信不信 这不是道门的事吗
  • 9
    于凡夫言 如来藏就是真常本体,唯一的归依。于圣者言,如来藏只是智境界,空无我,亦无如来藏它自己。若无如来藏,凡夫只凡夫,无法入圣。若有如来藏,圣者只凡夫,以其见常。
  • 16
    心 不老不死 常存觉醒 无时空变异 能觉一切法而不受 ——这观点对吗?
  • 0
  • 9
    何为对概念的一念无明 比如你看到桌子上的苹果,啊这是苹果的概念就产生了。 关键是你有了苹果这个概念后,会有很多概念出现。学佛的会念叨,这是虚幻的。 肚子饿喜欢吃的人,会要吃苹果,馋了。喜欢香蕉的人,会有这苹果不好吃,我要吃香蕉 的念头。 而这些念头,就是你心中根本无明的,有为在起作用。有为心就是等觉菩萨最根本的一念无明。 所以禅师就是告诉你,放下。放下什么,心里放下有为啊。当然你要放下,可能已经是有为状态
    捻索2014 12:30
  • 0
    本周太极养生锻炼共八位朋友参加 有朋友反馈,锻炼到中途脚底脚踝发凉,像有风吹似的;以前做收势动作时,右侧肩膀抬不起来活动受限,通过近两周锻炼,肩膀可以轻松抬起来,也不痛了。 还有位朋友反馈:锻炼时右侧胸脯到肩膀微微发凉,感觉很轻松、很舒服,过去这里有受过伤,平时锻炼有时会很不舒服,今天反而很轻松。 另外一个朋友近两天感冒,头晕乏力,嘴巴不清爽,锻炼后反馈:脑袋清醒了,口腔也变的清爽了,津液也比较饱满。
    道医小弟 12:30
  • 19
    自古没什么钱的人,就不存在彻底自由,越是没钱,越没有自由,因为你必须要一口吃的。不像现代,就算不出家,没人供养,一样是更无忧虑的,稍微没钱一点,也不是不能过日子。意思是现代人所说的向往自由,归根结底就是贪欲有钱人的生活。
  • 16
    急需5000块钱渡过难关,现在身无分文了
  • 12
    那头存驴来说说,你是如何把如来藏和世间法分离开来的?
  • 0
    因为此时就是比喻说的本来无一物,当然你会说你会想啊,问题就在这里,因为毕竟是想的,已就是假想的! 所谓的无上正等正觉状态,就是直觉状态,也就是所谓的当下,也称如来,善逝,如果你真正的明心见性了,你可以看到实际的状态并进行陈述,但是没有真正明心见性的是看不懂的,因为毕竟还没有实际见到,就会自然的视而不见了!!!
    体现 12:03
  • 0
    悟:眼耳鼻舌身之敏感相应。是通信连接一切的五个终端! 无:就是没有具体可以呈述的。就是八识都没有具体的相应之! 物:就是可以具体呈述的事物,就是八识可相应之! 最重要的是,人在任何时候的相应最多只能是三分之一,如果你已经十分的聚焦于每些点面时,就会对其它信息自然的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如果你不能实际的体验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不可能真正的开悟。真正的开悟必须真正的体验到悟无物三者的一刹那间之关系的实
    体现 11:53
  • 0
    我说的用药物治疗,在治疗期间配合医生嘱咐,等同于修行吗?等同于修行四念处吗?
    二蓉姑娘 10:08
  • 5
    小乘修身,证五识相应地,得意生身,从而脱离生死轮回。 大乘修心,证清净心,见如来而成就佛果。
    wangzhe 11:58
  • 0
    大智度论: 【若五众因缘有众生法者,除五众,则别有众生法,然不可得;眼自见色,耳自闻声,鼻嗅香,舌知味,身知触,意知法,空无我法;离此六事,更无众生。诸外道辈倒见故,言眼能见色,是为众生;乃至意能知法,是为众生;又能忆念能受苦乐,是为众生;但作是见,不知众生实。】 点评:哪有一个真实的众生?就是色受想行识,就是眼耳鼻舌身意一堆东西的组合而已。我们老以为有一个我在看,在听,在思考。其实你在看在听在思考
    四刀熊 10:27
  • 1
    你们修行要无我,就是我今天在修行当中,不要有“我”的感觉,自己就会好好地修,去除自己身上的毛病,脑子里只想到众生,没有自己,那你就修成了。只要用无我来修行,你就会达成圆满和成就。你们去看,就是“无我”这两个字,就能成为你超脱六道的一个根本基点,就是基本点。你们去看看小乘佛法里面,也是讲的无我,如果你想在小乘佛法里成为声闻道、缘觉道的菩萨,你也必须要无我,所以学佛人最大的基本点就是要无我。 9-26白话fo
  • 55
    自古经论无开悟一说,禅宗最开悟的六祖也没说过有一个开悟的阶位,都是明代以后冒出来的词儿。但从未有人说清过。近代最大悟人虚云老和尚从未承认自己开悟。现代圆音老人写了一篇明心见性的文章,也没给出一个具体标准。故此,论之无据,言之无物,纯属自嗨。
  • 60
  • 1
    禅门皆是糊涂客,净土个个迷信人。
  • 0
    一个人的运程在45岁以前,是依父母的福德来庇荫,父母德行大,运程就会好很多,因为能得到庇荫;父母没有德行,那么你的运程就不会太好。等到45岁以后,就走你自己的运程,这个运程就看你上半生的造化。什么叫造化?就是你自己的造作。你经常造业不做好事,做伤天害理的事情,做背后阴人的事情,或者你做人很差、很缺德,你后半生一定倒霉,你的运程一定很糟糕。如果你的前半生经常行善积德,经常去帮助别人,为自己积攒很多福德,
    体操5 11:31
  • 3
    《大灾大难即将现前 深悟(宝卷)有缘回还》 《不听佛言三谤大罪 地狱果报时到必现》 世风日下道德败坏,感召灾难频频发生。 并非老天无情降罪,人心险恶召感灾祸。 诸佛慈悲用心救度,佛宝经卷传下人间。 几人真修几人真做?大多数人耳旁风听。 满心只有利益得失,从未想过无私奉献。 屡教不听谤佛谤法,自以为是一叶障目。 我执我障阻碍智慧,我行我素不以为然。 天时已到不得不发,三灾八难已到眼前。 最后一次呼唤孩儿,听话照做上
  • 0
    有些人念到一定数量,很多年治不好的病突然好了,经常失眠的弟子不再彻夜难眠……这就是量变达到质变。 FYKS20230122
    体操5 11:29
  • 20
  • 29
    1若一佛尽度一切众生,余佛则无所复度,是则无未来佛,为断佛种,有如是等过。以是故,一佛不度一切众生。 2是众生性,从痴而有,非实定法。三世十方诸佛,求众生实不可得,云何尽度一切? 3诸法因缘和合生故,无有自性,自性无故常空,常空中众生不可得。如佛说:“我坐道场时,智慧不可得,空拳诳小儿,以度于一切。”诸法之实相,则是众生相; 说两点: 1很多法师,包括贴吧很多推举的法师,你看他们解释《金刚经》的【实无众生可
    夜寻魂 11:20
  • 140
    请记住你是吧友!你是吧友!别上来就想当别人师父来指导别人,不需要原因,请不要好为人师,这样显得自己得少为足是个鲨茶
  • 0
    我不太懂哦,我一直说的,去医院治疗,配合医生治疗,医生给咱建议,自己控制自己情绪,为了正常生活,在吃药未痊愈之前,等同于修行吗?等同于→_→开悟者说的开悟双标语吗?
    二蓉姑娘 10:12
  • 0
    修行是等同于人用药物治疗自己,被宗教信仰门驯养物纠缠吗?
    二蓉姑娘 10:06
  • 33
    禅没看到,修行就。。。你懂的,倒是天天看到一大堆在骂街,不是发帖骂这个,就是发帖骂那个,倒是有点社会本质的体现。好帖一下子就不见了。霸页都是张三李四的相互攻击贴。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借佛毁佛?
  • 4
    有些人也算是开窍了,不再断灭见,顽空了
  • 1
    其实人的自止念,与佛法中的四念处有很大差别的,佛法中四念处,都说的是世间人己念,己心,己行恶,而人的自止念,真实是被佛教中万法人所纠缠身,心,念而有恶念生,恶心生,恶行做,而信学佛教所有之人,没有一个不是在四处徘徊之人,被纠缠真精分,而错认纠缠中的自己是真实自己性,念,心,行,而我们说自止念,为的是让世间人明白啥,不要再信四念处,去做任何修行,说自止念,为的是证明世间诸多无知仍然被纠缠中的人,莫再
  • 14
    一切美好品性,都几乎自然存在于总体意志。
  • 1
    契空性。
    金归子 09:39
  • 7
    不然大家觉得非常好,因为他始终坚定的信佛,信大乘。是我们的榜样。可后来一口一个杂毛,把他在我们心中的形象给打碎碎了,再加上说自己成圣。鬼怪附体的节奏。但是维摩诘菩萨说魔王多是大菩萨示现成的凡夫。所以我们还不至于彻底看不起巴山。这说明一种现象,别人在我们心中是有地位和形象的。
    不落的帆 09:11
  • 1
    财富是一种寄存,因为不能把它带走;荣誉是一道光亮,没有办法永远留住;成功是一种硕果,无法四季都品尝甜味;生命是一个过程,无法让它停止;多说一点祝福的话,可以让别人感激你终身。 平凡才是伟大的,坚强才是长久的,人的慈悲才是永恒的。想活得更长一点,首先,要帮助别人;第二,拥有每一天知足快乐,就拥有了自己生命的长度。
  • 16
    刚看到有人质疑沩山灵佑,我去找来故事看了一下。发现他极可能是真正的菩萨。他自己说的需要那种相。意思是他是纯需要才说成牛。让我们知道了菩萨原来可以不随福业。一般凡夫死后都是不由自主的,平生什么业,只能去哪里。
    笑不由心 08:41
  • 4
    妄念绵延缘于我们心不明。愚痴无智慧也缘于心无明。心无明缘于自己念起不自知,缘于自己念起失察。所以我们修行回心自察,亮明己心,己心的一举一动明明察,心的一举一动明明白白。这是我们作为行者的必备心质。
  • 357
  • 2
    人一旦真去修行,最后都会咋样,得真病,并且成为真自我束缚自己之人,还有活在诸多世间不明就理的人眼中,无时无刻不在做自我调控中,既要忍万法门人纠缠辱骂和作恶,又要忍世间人的误解和知晓真相人因为人性愤怒的辱骂,所以那些修行痴愚人,到底是不是自己原因撒,最后,被人辱,被万法人纠缠作恶和侮辱,开始的确都是无知被迫,那么后来呢?那些甚深般若修行人,即便知晓真相后,依然选择继续修行,继续执愚,是不是他们自己的
  • 1
    闲暇无事的雨天 搬一把躺椅 闭上眼睛 静静地谛听 唰唰的雨声 像阵阵的乐符 高的奔放 低的缠绵 微风拂过 像碧波荡漾 楼顶上的积水 像瀑布撞击岩石 轮胎轧过水窝 像花儿四处开放 树上被湿透的小鸟 瑟瑟的抖动着自己 树叶儿闭着眼睛 无视着小鸟的存在 接过雨滴 再无情的滴落到小鸟的身上 尽管小鸟睁大着眼睛 偶尔有雨滴落到窗户上 顺着玻璃 轻轻的 悄悄的 慢慢的滚动 心无静处还真听不真切 偶尔有几声虫鸣 有路人快速走过的脚步声 有树叶在雨中
  • 13
    如来藏就是第二月。
    结缘学佛 07:11
  • 27
    “因缘法”与“缘生法”的区别在于,“因缘法"是指缘起的现象,而“缘生法”是指缘起的法则。缘起现象有生有灭,依缘而幻起种种轮回现象;但是缘起法则却为常住,若弗出世、弗不出世,皆是法住、法定,而且“法不离如,法不异如”、“法如、如尔”。一切法的如如法性常住,为彼如来自所觉知。 如《杂阿含》第296经,即《相应部》因缘品—— 如是我闻:一时,弗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因缘法及缘生法。
    结缘学佛 06:55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行者

目录: 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