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妃吧
关注: 1,650 贴子: 10,902

中国古代后妃人物和制度

  • 目录:
  • 中国古代史
  • 144
    出于好奇,我汇总了西汉的宗室 汉景帝(父汉文帝,母窦太后)少年杀人犯,受害人刘贤的父亲刘濞后来造汉景帝的反 《史记》:孝文时,吴太子入见,【索隐】:姚氏案:楚汉春秋云“吴太子名贤,字德明”。得侍皇太子饮博。吴太子师傅皆楚人,轻悍,又素骄,博,争道,不恭,【皇太子引博局提吴太子,杀之】。於是遣其丧归葬。至吴,吴王愠【正义】:於问反,【怨也】。曰:“天下同宗,死长安即葬长安,何必来葬为!”复遣丧之长安葬
  • 17
    献文妈的家世和籍贯和庄子一样争议多多 居然就敢编辑百科碰瓷庄子
  • 235
    都被删了两回了,之前被封一个星期,这回不知道封几天
  • 20
    像秃发皇后,李祖娥这种,老公虐家人,就因为没有虐本人的记载,到了粉丝嘴里就成了,对妻子不错?好女婿把老丈人感动到哭,坏女婿把岳母打到哭😭
  • 33
    昨天就想开的贴 另外澄清一下下,元恪的感生神话抄高句丽神话,高句丽神话抄中原神话 高句丽人酷爱中原典籍,用中原神话给自己贴金 此贴为高句丽分贴
  • 15
    十一二岁进宫,因为宣德外婆的关系,她当然可以有机会接受良好文化教育,可是为什么她没有好学知书达理的记载?还不是仗着自己有后台,觉得可以不用努力读书就可以不劳而获了。没想到因为才智平庸没有做皇后的贤德反而失去了当太孙妃的资格。朱棣张皇后当初没选她当太孙妃,绝对是对的。
  • 7
    拓跋焘拓跋晃拓跋浚和刘义隆的三个女儿 拓跋弘和高句丽的宗室女
  • 55
    前几天就想开这贴了,偏偏前几天不舒服 中后期大部分的后妃,尤其是连姓氏都没有的后妃基本都是宫女 宫女出身的妃子不代表漂亮
  • 25
    作为清宫仆妇群体的“妈妈”和“妈妈里”称谓,是由满语汉译而来。《满汉大辞典》中,满语音译为mama者,表示女性的含义一是祖母、祖母辈,二是老太太、老妪、老媪;满语音译为mamari者,含义一是众祖母,二是妈妈里———指坛庙内负责祀蚕神的老妪,举例有祭祀妈妈里,蚕神庙的妈妈里,皆自吉林乌拉地方会读书的寡妇中挑选而来。《清朝皇帝的保母续考》一文中也指出:满语mamari者,汉译妈妈里、侍母、保姥。相较
  • 76
    中国历史上有才华的女子历朝历代都不鲜见,而这些女子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女子之身甘于人后,有些还如同朝臣一般向皇帝上疏进谏,那么历史上都有哪些女子向皇帝上过疏呢?
  • 24
    上官婉儿:自言才艺是天真,不服丈夫胜妇人
  • 26
    徐惠:千金始一笑,一召讵能来?
  • 11
    韩兰英:兰英绮密,甚有名篇
  • 12
    左棻:骨肉至亲,永长辞兮
  • 17
    宋氏五姐妹:圣朝有良史,将此为女师
  • 7
    班婕妤: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 31
    在明太祖朱元璋众多的皇子当中,有好几个儿子的生母到底是谁,自明代中叶迄今,一直存有疑义。其中第四子燕王朱棣,也就是后来的明成祖因其特殊的经历和地位,更是备受关注。    明成祖为马皇后第四子,在明初本无异说。自明代中叶《南京太常寺志》(此书虽曰官名,但应该为私人所修。因为钦定官方史料早已明言懿文太子、秦晋二王燕王及周王为嫡子)问世,明成祖为嫡出的说法受到质疑。该书所云:“孝陵享殿:太祖高皇帝高皇后南
  • 7
    蒙古科尔沁部和硕卓里克图亲王吴克善之女额尔德尼布木巴是顺治帝的第一任皇后, 她与顺治帝成婚两年之后被废黜皇后尊位,降为静妃。此后,关于废皇后 (静妃) 的下落, 清代官书讳莫如深,朝鲜王朝史料和田野口碑资料则指出她被接回蒙古本家,更有回到蒙古后又诞育顺治帝之子等说法。笔者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查阅档案时,发现了五件涉及废皇后 (静妃) 的档案。本文即拟通过这五件官方档案,综合朝鲜王朝史料以及口碑资料,进一步
  • 4
    作为中国历史上在位最长的皇后王喜姐,怎么没人扒啊?就冲这点,就胜很多其他皇后了
  • 50
    在被杀的众多后妃中,我们简直可以看到历朝皇帝们杀人方式方法的大展示:幽死、砍去手脚而死、毒死、吓死、死于暴室、斩首示众、吊死、饿死、丢到河里淹死、用火烧死、丢到井里淹死,而所有这些刑罚中最 最残忍的是磔死,俗称“千刀万剐”,如明世宗妻曹端妃和王宁嫔,和活埋(亦即殉葬)。  辽帝国有后妃20人,被杀者6人:让国皇帝耶律突欲妻柔贞皇后萧氏、世宗耶律兀欲妻怀节皇后萧撒葛只、甄皇妃、圣宗耶律隆绪妻仁德皇后萧菩萨
  • 9
    历史上各民族存在的兄弟亡故收其寡妻为己妻 ( 包括兄收弟媳和弟收兄嫂) 、子收庶母 ( 父妾) 、孙收庶祖母 ( 祖父妾) 为妻的婚姻形式,被称作收继婚,英文为 levirate marriage。收继婚是为了继承亡人的社会地位、权利、义务与财产,维持由第一次婚姻所建立的亲缘纽带的一种婚姻形态。这种婚姻形态在中国北方民族中自古以来即普遍存在,北元的满都鲁汗 ( 1438—1478) 去世后,其兄之曾孙巴图蒙克 ( 1464—1517) 收继亡人的第二个妻子满都海 ( 1449? —1510?)
  • 3
    自古红颜多薄命,唐玄宗最宠爱的美女杨贵妃最终的结局令人吹嘘。    杨贵妃曾经是寿王李瑁的妻子,但李隆基发现其美貌后,来了个横刀夺爱。此后,对她万千宠爱于一身。尽管如此,杨贵妃却和安禄山传出过绯闻。    安禄山十年后他已被唐玄宗任命为平卢节度使。在李林甫等人的推荐之下,唐玄宗对安禄山深信不疑。    安禄山是个胡人,安禄山天生肥胖,大肚子呈下垂状,体重大概有三百多斤,走路时要靠两个膀子甩起来才能迈动腿。
    森羽飞 12-28
  • 0
    张嫣是鲁元公主的亲生女儿
  • 42
    嗯,古代是个男权社会。有钱有权的男人的女人绝对不会少。我想知道历史上(注意是历史上历史上)有没有过一个女人做到在世的时候独宠的。
    Suemina 2-18
  • 1
    [转载]问:额驸是否要向公主跪拜? 答:在道光二十一年以前,额驸及其父母要向公主屈膝请安,公主赏赐时还要磕头。道光二十一年寿安公主下嫁后,改为额驸站立向公主请安,公主站立问好;额驸父母与生母站立给公主请安,公主也站立向其请安。公主送给物品时,额驸及其父母站立向公主说磕头,不必屈膝。从以下规定可以看出,寿安公主的额驸也是庶出,成婚时额驸嫡母和生母都在世。 道光二十一年諭。向來固倫公主和碩公主下嫁。額駙
  • 3
    说到印信,您是否会想到皇帝的玉玺?印章在初期被称为“玺”,最早是在商品交换过程中作为凭证信用而形成的。秦以前,玺印没有官私之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汉旧仪》有“天子独称玺, 又以玉, 群臣莫敢用也,又以臣下称印或章”的记载,可见从秦开始,玺成为皇帝专用,亦成为国家权力的象征,严禁僭越。
    大话社会 12-14
  • 9
    提及明朝马皇后,人们耳熟能详,但大家熟悉的,只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皇后马秀英,亦即民间津津乐道的“大脚马娘娘”。孰不知,明朝还有一位不为人知晓的马皇后,她就是马秀英的孙媳妇——死于“靖难之役”中的建文帝皇后马氏。
  • 7
    我喜欢人品好对丈夫有帮助的后妃,或者是才女类
  • 5
    掌权太后:西汉吕雉 西汉窦漪房 东汉邓绥 东晋褚蒜子 北魏冯有 北魏胡太后 唐朝武则天 辽朝述律平 辽朝萧绰北宋高滔滔 南宋谢道清 元朝乃马真 元朝海迷失 清朝孝庄 清朝慈禧 亡国女:夏桀的妹喜,商纣的妲己 周幽王的褒姒 晋献公的骊姬 楚怀王的郑袖 夫差的西施 汉成帝的赵飞燕 司马衷的贾南风 慕容熙的苻训英 萧宝卷的潘玉儿 高纬的冯小怜 陈叔宝的张丽华 李隆基的杨玉环 孟昶的花蕊夫人 李存勖的刘玉娘 李煜的小周后 明熹宗乳母客印月 朱见
  • 0
    [科普]清朝后妃低位对高位应该自称妾
  • 84
    汉少帝吕皇后,汉景帝薄皇后,汉武帝陈皇后,或因家族,或因无子,或因自身罪过被废,但她们没害过人.卫子夫与太子合谋,把皇宫里的原本是用来保卫皇宫安全的侍卫给卫太子造反,卫太子兵败,却没有勇气站出来独自担当,弃众人于不顾,一逃了之,害得自家几百口家眷被灭族,害 得多少无辜不清楚情况的侍卫战死,流放,灭族. 卫子夫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造反被废的皇后,卫太子是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造反被废的太子. 贤者安于内,后宫不得干政,卫子夫干预朝政,凭
  • 4
    公元1061年,一条宫廷的桃色新闻引爆了北宋都城东京汴梁,而这起桃色新闻的主角更是空前绝后,惊掉人的眼球,一个是当时的皇帝宋仁宗的长女福康公主,而另一个居然是福康公主府的太监总管梁怀吉。 福康公主,宋仁宗长女,出生第二年封福康公主。公元1057年,进封兖国公主,降驸马都尉李玮,而这正是一切悲剧的开始。
  • 1
    [cp]关于满命妇在皇帝前的自称 傅恒夫人向乾隆进贡时,署名是“奴才福隆安之母奴才跪进……” 可见,满命妇与她的丈夫、儿子一样在皇帝前自称奴才。 至于臣妾这个自称是否存在,永寿夫人思栢(舒妃之母)诗中有“幼龄臣妾觐天颜”之句,说明臣妾的称法是存在的。因是用在诗句中,参照汉命妇的自称(如果是“幼龄奴才觐天颜”也太不雅了)。思栢的婆婆耿氏(柔嘉公主出)的墓志铭里都自称臣妾,如“臣妾受皇上深恩,义兼君父,臣夫在
    Aggie1221_ 12-1
  • 6
    谈允贤,这个对于中医圈内人来说都有些陌生的名字。然而,随着一部由刘诗诗、霍建华主演的古装传奇剧《女医·明妃传》的杀青和宣传,这位生活在明朝中叶的女名医正在为越来越多的普通人所了解,甚至拥有了自己的贴吧和粉丝。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小吧:小吧主共1

会员: 六宫群芳

目录: 中国古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