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辩论吧
关注: 191,500 贴子: 972,833

欢迎来到哲学爱好者的小窝

  • 目录:
  • 其他科学相关
  • 3
    同生序,异生乱,同合乎天道。与人相同是做人之要,与人相同是做人之道,与人相同是最方便有效的做人方法。 人从出生时候起就在不断的学习着,学习就是学人,上学后的学习也是学人,在追求知识上学老师学同学,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都是如此,学习越好的学生在心智上是与同学越多相同的学生。 我这里所讲的与人相同不是随大流,不是一般化,随大流往往倾向于一般化,自己的学习成绩不好也不坏,在学上与更多的学生的学习成绩相同,这
  • 2
    到底是我们的生活造就了我们现在这个所成为的样子,还是说我们的样子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举个简单例子哈,就是我如果生活在农村或我生活在城里,被父母带大还是被爷爷奶奶带大;是这些因素让我现在变成了现在这个我,还是说我一开始就是这样呢?如果生活不一样的话,那我又是否会是现在这个我呢?
    余世林 6-20
  • 0
    哲学已死?艺术已死?
  • 8
    万物皆有因,读书没天分考不上好的大学,没天分或许是因为在胎儿的是没发育好,或许是因为爸妈的基因其实也不怎么好,一件事为果,所有的果都有因,一件果可能不止有一个因,一个因可能会有多个果,因本身也有可能是果,因为我读书不努力,所以我考不上大学,因为我不喜欢读书所以我读书不努力。所有因的本身可能都是果,那么把因回溯,因为这里几千万年前是海洋,所以现在能在地层里找到海洋生物化石,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一件因必
  • 1
    立场是否决定我们对问题的看法,我们是否会自发的维护自身利益
  • 2
    为什么你是你?为什么我是我?为什么我就不可以是你?为什么你就不可以是我?为什么大家为什么不是我?为什么我不是大家?为什么要吃?为什么要喝?为什么要动?为什么要呼吸?为什么要努力?努力定义是什么?到头来能得到什么?死后能带走什么?
  • 13
    灵魂这个概念一直都有,但灵魂存在吗。我曾经觉得是灵魂通过大脑在控制身体,但傻子呢,是因为傻子的灵魂缺失导致控制出了问题,但科学表示傻子是脑子有问题导致,这就表明是脑子控制身体。可如果脑子在控制身体我们并不能完全的掌握身体,我们无法有效的控制肌肉与神经。而如果是灵魂的化可以解释为不适配,比方你用手机打枪战游戏和你自己拿枪是不一样的,所以会产生控制不当。灵魂是真的存在还是大脑给的概念。 我的主观想法是
  • 0
    想到之前看到一个回答说,在经典的电车难题中,一边的轨道是五个人,一边的轨道是一个人。按照道德学的角度来看,我们不应该将人赋予价值来判断是否变换车道,因为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不因价值的大小而区分出高低贵贱,五个人的价值也不多于一个人,也因此就不能做出变换车道的选择。在这里我不想探讨电车难题的问题,我想知道,既然这样的话,我们提倡每个人实现自我价值,这不就是给自我赋予了价值了吗?假如这个自我躺在了铁轨上
    存光 6-17
  • 151
    辩题:安乐死是否应该被合法化安乐死是否应该被合法化的正方,如何对“被安乐死”这个点进行辩论
    杜甫诶 6-17
  • 1
    聂云台说:“积财不善用,犹如高卧积薪之上”,积累财富就要为有困难的人提供助益,物质上供应是必要的,也是暂时的,关键是要施予他们创造财富的智慧。倘若将财富用于不正当的途径,就会召感不好的事情。用于帮助他人,扶危救困,才能守住财富,收获成功人生。
  • 0
    人为什么要吃饭,正是因为人要获得饱腹感,而不吃饭是难受的,所以从难受转化为正常这部分物质增加到正常上人就会从正常变成快乐,所以人生的意义就是快乐,而我们努力工作学习只是为了最大限度的延长快乐的时间,所以人生的本质就是快乐,没有快乐的人生甚至连意义都没有
  • 3
    话说,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和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言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有什么联系。
    李弃云 6-13
  • 17
    人们是怎么区分物质与心灵的?
  • 3
    我常常思考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但那是主观产生的答案,甚至不是答案,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回答与自我催眠。每当我失去了生活的动力,我便问自己为什么要生活,为什么,要动手做下去,为什么不能永远沉溺在思考里,这并不恐怖,也不是心理障碍,我觉得这是人的本性,那是我们引以为傲的思考力,我们珍爱并赞美着思考,但是黑塞在《荒原狼》里写到人生来不是为了思考的,就像人生来不会游泳一样,过度思考会让人溺
    João 6-12
  • 10
    对于我们大多数不是特别聪慧的人来说,是否存在一个‘顿悟’,让我们在某一天‘顿悟’之后,从此走向人生巅峰,不再有悲伤,生活中的事物都能看清? 还是说这样的‘顿悟’对我们普通人没有意义。
  • 1
    美与丑似乎只是人的主观意识。自然界中的生物为了生存在环境的筛选中演化出不同结构,鲜艳的颜色通常用来吸引异性或者表示警告,从来不是为了非物质的需求。所以在人类社会中,美先诞生还是丑先诞生呢?
  • 5
    我们的目标: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含剩余价值理论)”,以此(相对)真理来认识世界,调查研究、分析和解决现实中实际的具体的问题。 群内提问探讨都有一定的实践和思考,基本不闲聊,且不讨论“科学社会主义”(即纯政治)。 我完整读过马恩选集、列宁选集、毛选、邓选各一遍,目前二读毛选。 进群条件: 1. 在西哲中,更尊崇马克思主义。 2. 至少完整读过马恩选集一遍。 欢迎进群。有同好者,请私信
  • 2
    是这样的,有人跟我说我们没见过上帝,单纯靠理论来证明它不存在,那么怎么知道它真的存不存在呢?我才学浅薄,实在说不出什么来……
  • 1
    人想变得更好只能从人性的反面出发,和不利于自己的东西反着来才能使自己得到成长,现是人往往和正确方向相反,被人性不好的一面操控,要想变得更好正向的有益和有害都不能缺少(反者道之动) 假如想让自己成功要时刻想自己还是一个不够成功的人,因为这样会勉励自己继续努力而不是狂妄自大,让自己停止不前,最后认为的不成功也会变得成功,无希望自然就有希望
    革运命 6-5
  • 2
    在科学昌明的今天,哲学是科学的次品存在,它服务求次美的人和政治。 科学是追求最对最好的,它是是一不容二的,而人人都生的不完美,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足,人的存在有时是反科学的,逃避最科学最合格最标准的,他们有自尊心,他们不愿在科学的统一化明显的对比出属次品,他们要证明自己还可以,他们要突显自己的优点,展示独特的风格,这情形如同人的穿着打扮。 世界上的国是人组成的,国也象人一样逃避科学的统一的标准,力求展
    革运命 6-2
  • 1
    发现我只会说发现的东西
    Plūto 6-2
  • 1
    万能的8u们 最近在研究哲学,看到《中国哲学简史》中对儒家忠恕之道,即己之所欲亦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一点不明白:我凭什么认为我之所欲就是别人之所欲呢?或者说我之所欲和别人之所欲不同,那么我把我之所欲施于人是否是另一种层面的施他人之不欲呢?那么我又如何判断我之所欲又是他人之所欲然后再把此施于人呢? 初入哲学,如想法过于幼稚请严厉指出,谢谢谢谢
    Plūto 6-2
  • 5
    我们的目标:(在现实中)始终力行“克己穷理”工夫并一以贯之(“夭寿不贰,修身以俟”),永远学问思辨、总结完善,直至吾心“去尽私欲,纯乎天理”,以掌握、遵循事物发展运动的客观规律(包括特殊的和一般的)与心理良知(包括人事人情伦理道德),从而“知性知天、止于至善”,最终实现正确的有终无咎的命运(“尽道以立正命”)。 目前群有66人,学院派和非学院派兼有,提问探讨都含一定的实践和思考,基本不闲聊。 我学理学三年了,完整学
  • 0
    新人见谅。西方形质用模式源于古希腊,后被托马斯阿奎那从亚里士多德思想中提取作为工具证明第一推动力,此后既而作为诸多形而上学理论的础石,但遭到海格德尔对其逻辑基础的批判。 体用之说源于于上古论语易经等,后在周易正义等中被首次并举(曾被质疑来自佛学),又有形用的变式(钱钟书似乎认为其内涵完全相同),近代也有西学为体中学为用的说法。 如何理解此二者之异同?
    Plūto 5-31
  • 11
    看见动物被人凌辱会同情,看见坏人(应该是可以有一点能承受的坏吧)也会同情,我的心胸太过怜悯,怜悯这世间上的万物,本人也讨厌苍蝇等昆虫这我怜悯不起来,反正我感觉我的同情心太大了
  • 6
    不为恶即使善吗?
  • 7
    理论.任何选择都会导向下一个选择,即因果 假设.一个人本身是没有经过选择的,此刻是静止的,即有无限选择性.但是有一位大师卜算了他的未来,得到了一个结果,是否说这个人的人生由不确定性转向了确定性?
  • 7
    感觉是范围的显现,主观感觉是范围的分别显现。
  • 25
    宇宙三要素 人类认识宇宙和世界与我们自身的根本是基于人类自身的大脑解构,或者是说是生理结构来了解宇宙或世界与自身。它们本来样子是什么样,我们人类只能在一层一层的迷雾中去探寻。我们也许只能永远在接近真相,但永远会有下一层面纱需要我们去揭开。 这是不可知论的世界观,基于此有些人可能会因此悲观迷茫,但正是这样的世界人类的存在才会有趣与有意义。 控制论鼻祖诺伯特·维纳提出过世界的三个基础是信息,物质,能量。 没
  • 3
    这样了就这样了,因为有因,不为什么,世间的万物都在各自的频率上,智者总是定位自己,愚者总是定位别人,好坏关键在自己。比如,有一座宝库藏满了无价之宝,可以换来自由和幸福,要在他人的幸福和自由与宝库之间选择一个,选择了宝库就不能选择他人,选择了他人就不能选择宝库,结局是选择他人者赢。在抉择中,智者在自己身上找问题,愚者在他人身上找问题,智者选择了他人的幸福和自由,愚者选择了宝库,后来,失去了宝库,导致
  • 5
    我们不管有什么思想,每天都要吃饭,这个问题或许能将我们一分为二?
  • 9
    贤者是吸收了人类最原始的欲望还是抛弃了人类最原始的欲望
  • 1
    苦海无涯,回头是岸。站在中角度观世界,左上升吉运行几乎没有了,而右下降凶运行正在快速奔向终点,这种运行速度是非常非常危险,一旦到达失控点这个系统这个世界就会崩溃,大罗神仙也无能为力。为什么会这样呢?是我们这个时代背道而驰的必然结果,也是我们这个时代失道寡助不能与道相交、一体、平衡与道不能创造良性循环生生不息性就会缺失,这个有型世界将走向无。站在道的立场就是尊重我们这个时代的选择方向,我们选择与道相
  • 7
    人生的自由主要有三个性自由,物质自由,逻辑自由这样你就真正自由了
  • 4
    就和很多人不买彩票并且否定中大奖的榜样,是一个道理!   梵高天赋异禀吧?梵高流传下来的每一幅画作都是他努力奋斗的最好见证吧?可是,一直到梵高死了,他也没能通过自己的天赋和努力,改变自己悲惨的人生! 而且,我们绝大多数芸芸众中没有异禀的天赋,还努力奋斗什么?   有人说我用梵高举例是以偏概全。那么我想反问,用少数人的成功忽悠多数人去努力奋斗,是不是以偏概全?绝大多数努力不会成功,为什么还忽悠大家努力?
  • 2
    如果预设对象,那此对象就是作为思维的抽象的存在者,此对象为什么只是作为纯粹的思维活动而非现实的感性对象呢?现实的感性对象和思维的抽象对象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以及如何对待?(抽象对象只是作为纯粹的思维活动,而非现实的存在,那么现实的感性对象是如何表现为这种思维的抽象对象呢?)
  • 0
    (人间悟道成仙指南)这本书,看到二百九十章给我炸懵逼了,太极图不叫太极图,是天机图,伏羲女娲人首蛇身缠绕图,性别的起源。女娲造人故事的原由。和盘古开天辟地身化万物,此人盘古是一位先人,创造出了宇宙这玩意有重大贡献。后因阴风暴给伤到,魂体受损,阴性能量在他体内乱窜。技术的落后还是离去了。为了纪念他起名盘固。也解释了我们怎么来到宇宙的流程,为何会做人,这个哲学也因我们而开始发迹.。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小吧:小吧主共2

会员: 哲学家

目录: 其他科学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