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吧
关注: 91,393 贴子: 1,134,183

上善若水、道法自然

  • 目录:
  • 古典文学
  • 8
    【第三十五章】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乐(yuè)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 视之不足见(jiàn),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第三十五章 [原文] 执大象①,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②。乐与饵③,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④
  • 26
    人是社会的人,不大可能脱离社会而单独存在。既然不能脱离社会,那避免不了人际关系。而人际关系的好坏直接会影响到你的身心健康,事业发展,家庭乃至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由此可见人际关系的重要性所在。那如何能有个良好的人际关系,或者说如何能在于他人交往过程中能够获取到相关利益而不至于落入被动或受到伤害,道德经能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
  • 1
    ......人只有在阳气足的时候,正能量多的情况下,他做什么都会很顺利。 fyks2024年06月05日(摘选)
    爻算 07:13
  • 20
    大:强盛的,庞大的,团体的等等。大道,强盛的个人或者庞大的团体运作的规律经验和道理。
    哲丐 6-5
  • 20
    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非以其无私也?故能成其私。道是无我的、绝待的。无我即是道,有我即是私。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无说何事,自古及今,乃至未来,道,从未为自己考虑过,他甚至是无我,更甚至无欲,乃至无意(识)更无分别。根本就没有人所认为的一切。
    裕丰789 6-5
  • 29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所以噭。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天道存在并且不是一成不变,支撑万物运行的背后规律就是天道。天道运转,万物变迁,名称也只是名称而已;万物依法则而不断变化。 #道德经#
  • 0
    现在就是本末倒置的状态。
    啊爬的 6-5
  • 1
    【道德经-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矣-哔哩哔哩】 网页链接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 皆知善,斯不善已。 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 高下之相呈也,音声之相和也,前后之相随,恒也。 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也。成功而弗居也。 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道德经# #国学# #传统文化# #学习#
  • 0
    求求哪位好心人借我760元。没有人帮助的话,今天真的想去死了!为了760元的房租,今天不交,就要被房东赶出去了。可惜我那么多的书。如有人帮助,让我度过这个关卡。找到工作后一定归还,今后一定感恩戴德。一时有难,不代表一世有难。我也只是抱着一丝丝希望求助。已经快两天没吃东西了。我也是被朋友骗了才落得如此境地。真的太难了,我自小父亲去世,母亲再婚我就出身社会,我没有去偷,去抢,去当坏人,最终成了一个无足轻重的倒
  • 0
    求求哪位好心人借我760元。没有人帮助的话,今天真的想去死了!为了760元的房租,今天不交,就要被房东赶出去了。可惜我那么多的书。如有人帮助,让我度过这个关卡。找到工作后一定归还,今后一定感恩戴德。一时有难,不代表一世有难。我也只是抱着一丝丝希望求助。已经快两天没吃东西了。我也是被朋友骗了才落得如此境地。真的太难了,我自小父亲去世,母亲再婚我就出身社会,我没有去偷,去抢,去当坏人,最终成了一个无足轻重的倒
  • 30
    原文: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因为不争,所以无忧。可是我发现现实中存在不去争,反而会有忧。如果要没有忧,除非你无欲无求。也就是说忧好像只和你的欲望有关。 先证明忧和不争无关。你和你的兄弟做生意,你觉得都是兄弟,不去争,那你兄弟拿的钱多,你拿的钱少,你的老婆会不高兴,就天天给你压力,于是你就会忧。 还
  • 0
    引力大,引力小 太阳引力大,太阳系都服从太阳的安排,同样最感兴趣的引力最大,人的天命要服从最感兴趣的,最感兴趣的比重占的最大。 每个人都自带上天给我们的天命,最感兴趣的就是最重要的天命。引力最大。
    丁思珂 6-4
  • 21
    小邦寡民章“使民重死而远徙”“邻邦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 1、“使民重死而远徙”,“重”是农业,“重死”是到老都不饿肚子;“远徙”是指畜牧业,牛羊多放得远故远徙。 ------------------------------------- 2、在解释之前“邻邦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來”,先搞清楚两个问题 ①“邻邦相望”,“小邦寡民”描述的邦国好比宋朝,你过得好,如何保证别国不入侵你? ②“民至
  • 18
    梵和道意思相同吗
    sueyean 6-4
  • 9
    道可道非常道,知常,守常。。。。。。
  • 3
    “道”本义为道路,也包含为首者带领众人在路上行走表示“引导”的意义。在“道路”意思的基础上,“道”进一步指“水流通行的途径”,也泛指各种通路。人走路,一定要遵循一定的路径行走,才能到达目的地。办任何事情要遵循一定的规律,才能把事情办好。因此,“道”由“道路”进一步发展出“方法、技能、规律、主张、学说、道义”等意思。在“引导”含义的基础上,“道”进一步发展出“用言语表达”的意思,进而可以当“说”讲。
  • 4
    【凌波随笔】李敖曾说:“不要崇拜任何人,绝大部分有头有脸的人,都是坏人,他们不坏,根本出不了名。纯粹的好人,很难出人头地,很难从底层爬上来,很难成为人上人。” 人心不狠,地位不稳,”这似乎是一种默认的规则,让人不得不感叹职场的残酷。 那些踏实肯干、老实本分的人,往往因为缺乏一些“狠劲”,而难以得到领导的青睐。 而那些太过善良、正直的人,则容易被周围的人所轻视,仿佛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只有狠辣才能立
  • 8
    这又是一个争议巨大的论点,传世本为大象无形与大音希声并列,帛书版为天象无刑与道隐无名并列,又要逐字分析了。 两个论述都提到了象和无,无都可以理解为没有,象又作何解释? 象就是动物大象的象形文字,后来演变成了形象,文中不可能说动物大象,那就是形象的意思。至于动物大象是怎么演变成形象的?没有查到准确的说法,既然象和行组到了一起,那就看看形的寓意吧。形指形体,物体的外在,比如圆形、方形、三角形等,这些都是
  • 4
    不分上下二经,什么道经德经?
    gcc99 6-3
  • 16
    道德经闻道篇,老子讲到大音希声,普遍的理解是声音大到一定程度,就听不到声音了,并没有人公开提出其他声音。我的理解又离经叛道了,眼耳鼻舌身,都是人类感知世界的重要器官,老子为什么只提到了耳朵呢?是不是有点太片面?声音二字习惯上一起出现来表达有一定内涵的响声的意思,单独拿出来也可以表示响声,却有所不同,从发声和发音这两个词来体会一下,发声指能够发出响声,发音则更注重响声的变化。语言先于文字出现,上古时
  • 0
    修行的人。定是话越来越少。内心越来越有智慧。因为言多必失。所以知晓分寸后,逐渐就越来越喜欢独行、独处。我听张志顺道长说过一句话:修道的人是孤独的!一句话,让我如梦方醒。可是,我的话,很多时候还是很多。有时候,也想找人聊聊,或者倾听一点什么。我知道,这是我的世俗心和习气依然没有去除。如果把所有想说话的时候,去与《金刚经》独处。我是不是就越来越智慧了呢。我要不要把《金刚经》带入我的灵魂、带进我的内心!
  • 2
    这是太上老君自己亲口说的。
  • 275
    道与神之对决,即将拉开帷幕 每一位西方哲人的身后,都站着一个高大的影子,它就是神。 每一位东方圣贤的背后,都映着一个光亮的内核,它来自自然。 神之辉耀,曾照亮全球。 自然之觉醒,它叫做道。 道之归来,万年之绝尘。 当道之亮剑,当斩破一切灰暗。 我们的灵感来自于一草一木,我们的力量来自于日月星辰。 在挥手之间,我们已经沉睡千年。 在沉睡中无数性命得以湮灭。 历史轻然翻过,那些性命之凋零如同落叶。 但是这一切即将改
    天龙 6-3
  • 9
    叫什么,都像是有自己的意思,一旦更改,就是另一回事了。
    李弃云 6-3
  • 0
    如何更好的理解自己,可能是我们一生都要修行的功课。下面我会用自己举例,也正好引出两个道德经里道的概念。 为了得到家人和社会的认可 在日常生活中我时常戴着上面具,表演演技。我的内心挣扎彷徨,两个自我在疯狂拉扯彼此。 集体认知中那个唯物理智的我随着年龄的增长好像愈加强大。个人认知中感性唯心的我只得在在角落偶尔发出微弱的叫喊。这叫声在我强装笑脸时轻轻呼喊,在我虚与委蛇的时候格外刺耳。当它被压到角落都快没有空
  • 7
    道德经的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 道德经的最后一句话,我们普遍足道的是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但帛书版写的却是天道无亲,恒与善人。我们写文章都喜欢首尾呼应,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天道无亲,恒与善人。 如果再过几十年,你送走了父母最后一程,世上再无亲之。父母在,人生尚有出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我想那时你一定会明白一个真相,那就是很多事情不需要有意义,吃喝玩乐不等于虚度光阴,吃苦耐劳也不
    gcc99 6-3
  • 32
    道德经: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史记 五帝本纪: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儿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 皇帝内经:昔在皇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儿徇齐,成而登天 乃问天师: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 时世异耶? 歧伯对曰:”上古之人,知其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数术....... 知“道”多么的重要。
    啊爬的 6-3
  • 1
    《玄隐遗密》九真要第廿二章:常物承天亖之作息忌一(3) https://mp.weixin.qq.com/s/hgekVysNx-NBv4D2V1u-uQ 過其用,則病之。當其用,則益之。萬物之過欲,其殤甚矣。言:非式也。其乃灋也。灋者,則而不止,當而不帝者也。古之忌,春殃,馬牛。夏害,鹿羊。秋禍,蟲狗。冬畜尐忌,豈之意哉。忌,有所害;之害不窮。非當前也,迺其終也。以時知之:則夏秋之大害,而冬春減之。以氣知之:則春秋之衛消,而冬夏減之。然氣有不常,而時有不應,奈何
  • 13
    一:认知决定行为。 二:你的认知决定你的结果。 三:别人的认知决定你的结果。 四:你的利益来自于别人的认知。 五:主动性认知的知识,及普及。 六:被动的知识普及与构造。 七:利益所在必有所争。 八:利益所在未有所争, 是因为阴阳两者都不认为那是利益, 是因为你与他,他与他,都没有认知。 九:天地阴阳五形,无不在争。 孤阴不长,孤阳不生。孤形不长,孤形不生。 十:世界本是先天利益体。切莫独来独往。 因为金子需要火来
    李弃云 6-3
  • 13
    【第三十四章】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 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第三十四章 [原文] 大道汜兮①,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②,功成而不有③。衣养④万物而不为主⑤,常无欲⑥,可名于小⑦;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 3
    我这人没有多少朋友,总是喜欢观察事物,我有一个的特别能力,无论是在身处闹事,还是在冷场的情况下,我都可以成为那里的小透明,不管是聊天还是交朋友,我只喜欢当个聆听者,有时候也会抑郁,有时候也会开心,自己在那里转圈圈,好像世界独立了,我又好像我独立的世界,但又好像是我在观察着世界,世界也想是在凝视着我,到后来学了算卦,到现在我发现我的这种观察有一种说法叫做吃瓜,于是我看了一个又一个的命盘,吃了一个又一
  • 11
    人心不死 道心不生 人心涅槃 道心重生
  • 1
    始于因果 也终于因果 不昧因果 也成于因果 世间万法,离因果 即离大道 娑婆世界,信因果 即可得乐
  • 23
    我对道德经的理解少之又少,我今年16岁,虚岁,我12岁的时候开始读道德经,我觉得刚开始读道德经,其实不用看注解的读就行了,越看注解我,就和下饺子一样,一个下和一起下,我觉得应该是不大一样的,我读到的经并不看注解,一直读读了100遍,就差不多全文背诵了,120遍已经背过了,当时我还抑郁了一段时间,我在想我是干什么的?我特别迷茫,因为当时我也在读庄子,庄子也背过了,当然只是内七章,当时我想到了庄子其物论篇中写到的
    sueyean 5-23
  • 0
    作者寿涛原创 20240530 薛道光的一句“圣人传药不传火,从来火候少人知”道出了火候的真实性。传火候就是在传道。“万两黄金不卖道,”也进一步说明火候的弥足珍贵! 火候 在中国有一万三千一百年的历史,得火候者才能成道。历史上最后一个得到鸿字火候修成的,莫过于幸运的释迦牟尼。释迦牟尼当年雪山苦修六年,成败的关键时刻,遇见了燃灯道人,经燃灯道人那么一个小小火候的点拨,释迦牟尼就成佛了! 达摩面壁九年却没有修成为什么
    寿涛 6-3
  • 45
    开始学习道德经,不甚了了,查阅各种大家小家对于道德经的解释,云里雾里,各种道家术语,各种自以为悟道又不知所以然,甚至有些道友五十步笑百步,对于不同理解进行各种抨击反驳!但是到最后还是不知道说的是什么。 我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种:一类,致力于求仙悟道,认为学会道德经是修真必备;二类,听信舆论对于道德经的各种神话,道士并不知道道德经是什么,好奇探索。不管哪一种,都被历史以来各种传言影响,把
  • 1
    何为人品,穷时不坑蒙拐骗,富时不目中无人,苦时不出卖朋友,难时不算计他人,何为良心,成功之日,别忘了帮你的人,风光之时,别忘了挺你的人,富贵之后,别忘了陪你的人。
  • 37
    第一章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天地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胃。玄之又玄,众眇之门。 徼:边界。玄:玄,玄奥也,太极之阴阳之炁也,返复也。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道,可为单一之道:一树以籽,初生、生发、壮、砍伐、制器、毁坏、灰烬,重归大地,复以轮回,此一道也;一草以籽,初生、生发、开花、被锄、
  • 1
    不必在乎,我是不是你的心上人,我只在乎我是不是在道上,当我们都走在道上的时候,我们都是彼此的心上人一通百通,不要在自己愤怒点上去说话!人性天生喜欢斗、天生喜欢盛气凌人、天生喜欢高高在上,天生喜欢不被人使唤;人只有在心甘情愿的时候才能喜欢、享受听别人的安排,是一种感觉!你身上有我想要的点,我才会心肝情愿的听你的。领导和上司除外暗恋、初恋的时候就在“道上”,只为了看对方一眼。同时在道上,看不到对方的缺
    大白菜 6-2
  • 2
    老话说得好:心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初心难得,不能忘中。
    李弃云 6-2
  • 4
    人世万象,个个都想要生活好;阴阳共存,人人藏着策略妙。认知有异,境遇不同,谁也代替不了谁,心理和谐做好自己,对社会有用足矣,其余的留给别人选择。基于此,启成深学精研,在众多领域践行并实现了传承、发展、创新。仅书法而言,不仅有百万字的原创学术体系,也有从4毫米小楷书到1400毫米(1.4米)大榜书、书体风格变化二十多种的作品体系。那精美绝伦、阳光正大之作品气象深受有识之士的赏识,应邀写过各种内容的作品,今日举例温
  • 14
    【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寿。
  • 0
    分大小乘?
    闻如是 6-1
  • 13
    【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寿。 第三十三章 [原文]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①。知足者富,强行②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③者寿。
  • 153
    感觉善良的人走到哪里,无论是家庭还是公司还是社会,总有人想在你头上踩一脚。自己想装个恶人出来吧,但骨子里不是这样,用不了多久就回到原形了。所以会导致生存空间会被别人不断压缩。
百度小说人气榜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更多定制特权

吧主申请名人堂,解锁更多会员特权

  • 本吧专属印记
  • 定制名片背景
  • 名人自动顶贴
  • 定制头像边框
收起特权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小吧:小吧主共9

会员: 道友

目录: 古典文学

友情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