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329
-
914曹真击败诸葛亮后,料定诸葛亮必攻陈仓,于是命郝昭守陈仓,修筑城池,诸葛亮果然率几万大军来攻,被郝昭的千余人打发回家了。 诸葛亮四伐失败后,司马懿料定诸葛亮要三年后才能再次北伐,而且不复攻城,当求野战。果然诸葛亮三年后才发动最后一次北伐,且寻求野战。 诸葛亮五伐,司马懿认为诸葛亮若西进五丈原,魏军无忧,诸葛亮果然转进五丈原。 然后郭淮分析诸葛亮肯定争夺北原,提前布防,蜀军果然攻北原,攻而未克。 几天后,
-
1075我觉得就是个一流末猛将水平,完全没有统帅能力! 一生赢两仗 跟着张辽,徐晃,荀攸捡人头毫无战绩的颜良,跟他齐名的文丑被荀攸用计几百小兵连着刘备一起收拾 天降大水淹没于禁军队,然后没了战斗力,关羽捡漏俘虏,真打起来估计打不过于禁,战前被庞德射中额头,获赠白马将军,打得关羽全军害怕。 绝北道谁也没绝住,被李通吊打。 军事能力一塌糊涂,徐州被吕布破,被高顺张辽破,被曹操俘虏,荆州被乐进,文聘,满宠轮番吊打刷战
-
444从兵力、人口、地盘、战斗力、名将数量、粮草、内外部大的战乱来说,蜀汉存在过一秒钟上面的任何一项比东吴多吗? 从头到尾,哪怕一秒钟: 地盘,东吴一直比蜀汉多有疑问? 兵力数量,东吴一直比蜀汉多有疑问? 名将数量,东吴一直比蜀汉多有疑问? 人口,东吴一直比蜀汉多有疑问? 战斗力,东吴一直比蜀汉强,每次对阵蜀汉必败有疑问? 名将数量,东吴一直远超蜀汉有疑问? 内部战乱,蜀汉和刘璋乱了3年,汉中更是男战女运,东吴内部
-
61三国吧,一段遥不可及的历史,一些烟消云散的古人,一个交流讨论的贴吧,仅此而已。你个人倾向魏蜀吴也好,欣赏司马家也罢,甚至同时喜欢几个人都没问题,不过既然谈历史话题,能不能本着严谨、客观、友好的基本原则,用史料做依据,用逻辑推理做手段? 某些人动不动就搬用饭圈那套二极管思维,非黑即白,捧一贬一,欣赏甲就必须把乙踩进泥里,不觉得幼稚可笑吗?当然,你要是曹操、刘备、孙权等人的嫡传玄孙,在这捍卫先祖荣光,
-
16高干、郭援:关右震动 诸葛亮:天下震动 诸葛恪:天下莫不震动 董卓:海内震动、京师震动、威震天下 皇甫嵩:威震天下 吕布:威震夷狄 田豫:威震沙漠 邓艾:国威震于巴蜀 钟会:威震西土 关羽:威震华夏 张温:威震天下 孙策:威震江东 贺奇:威震山越 曹操:威震四海、威震天下、威震海内……… 文聘:名震敌国 朱然:名震敌国
-
28我就能想得起一个郭攸之
-
8到底谁在背刺? 1、背刺一(背刺时间最早,背刺对象还是刚救命完还在打扫战场的救主) 赤壁合作,刘备先去见孙权乞求都督荆州,这时候周瑜都还没班师回朝,刘备就背刺东吴,恶意毁谤、污蔑、离间周瑜和孙权,声称周瑜早晚要当君主不会当人臣。 2、背刺二(再显忘恩负义) 刚把荆州乞求到手就背刺东吴,派兵阻碍孙瑜等人道路,还披发入山装好人。最后自己武王伐纣前歌后舞。 3、背刺三(耍流氓,耍无赖) 当孙权要求还地的时候,拒绝交
-
5
-
92记得袁家本家是寿春对不对?但长子袁绍选了南皮,嫡子袁术选了宛,为什么都不回本家,袁术是被曹老板弄了之后才回寿春的?
-
2为啥正史刘备即没镇压过黄巾军,也没讨伐过董卓,也没做过任何救援皇帝和维持朝廷的事,就在曹操手下跑去认了个主(还是小皇帝想利用他才认的),然后就仗着皇叔头衔各种招摇撞骗,咋就成了刘备天天在匡扶汉室了呢,他除了喊口号,做的事好像都是在灭汉室
-
147B站/知乎:蜀粉多,毋庸置疑。 lofter/晋江:吴粉多一点,cp大乱炖 贴吧:刚来,似乎是曹魏蜀汉多一点?东吴也还好。 小红书:绝对的蜀粉天下……
-
5一年比一年热,如果三国当年能够抱团往北发展该多好,那么就可以夏天住北,冬季往南 三国互相征伐,理论上并没有为版图增加多少
-
175
-
28“三国刘郎赤壁” 这并不合理,有说刘备为主帅,甚至有说程普为主帅,论据皆不过是单从史书来看,此处分别列举,一一评述。但不论如何,综合看来,周瑜是主帅应是没有异议的。 【本文基于《三国志》,欢迎指正,理性交流。】
-
0
-
14
-
718最近看好多人说关羽不死刘备不败能够统一天下,我就问凭什么,是凭刘备耳朵大还是凭关羽脸红,还是凭臭皮匠多?给你100个关羽刘备诸葛亮,凭蜀国的国力也不够曹魏和东吴打
-
312樊城之战,关羽水军封锁汉江,想打襄阳打襄阳,想打樊城打樊城,打不过还可以直接撤,极具战略优势。 那么孙吴北伐,水军更强,兵力更多,陆逊朱然也不差,为什么打不出关羽北伐的效果?
-
207
-
4箕谷防守战战败,邓芝为什么没有被责罚?真的是因为赵云亲自断后烧毁栈道止损,所以魏军没法继续追打导致撤退后没有继续损失吗? 细细品味这段话。【亮曰:“街亭军退,兵将不复相录,箕谷军退,兵将初不相失,何故?”芝答曰:“云身自断后,军资什物,略无所弃,兵将无缘相失。”云有军资余绢,亮使分赐将士,云曰:“军事无利,何为有赐?其物请悉入赤岸府库,须十月为冬赐。”亮大善之。】 多品味几遍,你会发现非常有趣。
-
112为什么还有人称季汉为蜀?蜀只是地名!国号就是汉,季汉是东汉的延续就是正统,季汉存在的意义也是为了光复故土还于旧都,所以除了夷陵之战一直都是北伐不断,大家真的认为逼迫献帝禅让的窃国贼曹丕就是正统了? 东汉和季汉的关系的那种关系就好像明和南明,西晋和东晋,北宋和南宋的关系都是一样的。
-
1说朱元璋和康熙王朝这两部剧,朱苏进写的,真的假的?和过新三国一对比,这水平浮动太大了吧?
-
89比如 吴 周瑜:荡寇将军刀、淮阴韩信剑。 吕蒙:刀。 甘宁:双戟、弓箭。 凌统:刀。 孙权:刀、长戟、弓箭。 太史慈:七尺长剑、弓箭、手戟。 程普:长矛、荡寇将军刀。 徐盛:长矛。 魏 曹操:剑。 张辽:戟。
-
191司马懿干过的事几乎跟周勃陈平干的都差不多(要不是汉朝宗室力量尚在,弄不好周勃陈平也会弄个改朝换代),为何就司马懿风评尤其的差?我感觉是因为西晋拉跨,所以司马懿风评才不好的?
-
88援助陶谦被揍一次。 再取徐州被揍一次。 投奔袁绍取汝南之际被揍一次。 驻扎新野被揍一次。 被曹老板揍了那么多次,刘备咋不死呢?
-
22428
-
510居然还有人觉得孙策不死能统一。孙策不死顶了天建个东吴做到孙权的水平就不错了。从古至今为唯一一个从南往北一统天下的只有朱元璋这种绝世猛人,孙策和老朱的水平差的还有点远,这还是南宋对南方有了大力发展,人口经济都超越了北方才行,就三国时期南北的人口和经济的差距。想从南往北统一是不可能的。
-
71
-
1315
-
1140
-
126笑死, 刘备表刘琦荆州刺史,就证明刘琦投靠刘备了?刘备还表孙权徐州牧呢,是不是证明孙权也投靠了刘备? 刘备在刘表手下打工,算哪门子势力? 刘琦能力不行就必须把家产送人? 大概只有此贴楼主才有这种自知之明吧 这楼主大概只有禁言玩的还是挺溜的
-
186
-
28全方位比较一下: 政治上,蜀汉为大汉正统,复兴汉室堪称那个时代最浪漫的事,刘备是那个时代唯一的光。曹魏篡贼而已,没人真心拥护。蜀汉完胜。 军事上,蜀汉有武庙十哲,有武圣人万人敌,曹魏一个都没有。曹操一生败仗迭出,吹上天的官渡全靠运气,诸葛亮光一个甲首三千就吊打曹操。蜀汉完胜。 经济上,蜀汉直百钱改革币制,蜀锦远销海内外,早于美国一千多年就建立了蜀锦霸权,连曹丕都爱不释手。而曹魏只能以物易物。蜀汉完胜。
-
505
-
55一、刘备vs曹操(不评价) 二、孙权vs司马炎(都是前面英明后面有点昏庸的君主) 三、诸葛亮vs司马懿(引战不评价) 四、陆逊vs夏侯惇(军政一体人才)陆逊 五、孙亮vs曹丕(二代君主)曹丕 六、顾雍vs华歆(第一个丞相vs第一个相国)华歆 七、庞统vs程昱(会谋略的领兵武将) 八、诸葛恪vs司马师(权臣) 九、孙琳vs司马昭(权臣)司马昭 十、罗宪vs郝昭(防守型人才)罗宪 十一、潘睿vs荀彧(内政人才)荀彧 十二、法正vs郭嘉(陈寿拿来比喻
-
233(1)关羽 水淹 于禁,捡漏。 (2)黄盖 火烧 曹操,不叫捡漏。 (3)张合 干困 马谡,不叫捡漏。 首先,(1)(2)比较,那个季节下雨涨水本可预料,关料于不料,所以关是“捡漏”。那个冬季一直刮西北风,突然几天刮东南风,曹料但没料到有反季风,周瑜也没有必刮东南风的把握吧?一个是料没料到,一个是没料但老天成全,却没人说这是“捡漏”。 其次,(1)(3)比较,北方那个干得不下雨,马谡一违节度,二是上山被困没水(因为北方
-
67
-
37
-
79合肥之战,张辽从杂号将军荡寇将军升迁为征东将军,官升一级,但没有增邑。 乐进从杂号将军折冲将军,升迁为右将军,增邑五百户,一个儿子被封列侯,还升迁为右将军,至少升了两级。因为四军将军大于四征将军。 李典在获胜后没有升迁,只是增邑了三百户,依然是杂号将军。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乐进的封赏最高,张辽次之,李典最少。是不是曹老头干坏事了
-
1可类比长坂刘备,诸葛亮 我就不多说了
-
524周瑜赤壁大破曹操,又在南郡赶跑曹仁,这样,荆州除了江夏部分外的全境都被东吴所控制。 东吴国力在赤壁战后达到巅峰,以拥有土地辽阔的两州之地傲视群雄。 虽然还有刘备盘踞在荆州部分地方,但对于东吴来说,不过是大象身上一粒尘土而已。刘备所有的地盘还有军队,都处于东吴势力的包围中,不出意外,被东吴消化或者消灭只是时间问题。 但是,世事就是难以预料。 刘备进京向孙权借地,周瑜敏锐的觉察到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建议孙
-
85
-
1040为什么孙权被张辽揍崩有那么多人喷 布由是遣中郎将高顺、北地太守张辽等攻备。九月,遂破沛城,备单身走,获其妻息。 刘备不是比孙权更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