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4王阳明先生怎样对待嗔恨,请各位大神指点,谢谢
-
9什么叫做知行合一
-
112王阳明心学真的有像很多人说的那样厉害?还是被吹捧出来的?我感觉心学这个名字很“高大上”,好像很高深,但我看了有一大半传习录,表示他告诉人们要去除私欲,要致良知,知行合一等等。但我感觉在当代社会,心学已经不适合人们了,他太过于理想,只有人人都做到了致良知才可以普及。因为我们当代社会没钱就不会有人瞧得起,就算生病了没钱也没法治,王阳明的心学要人们善良,但我们可以看到生活中一些善良但没钱的人的下场,致良
-
131为什么王明阳才活57岁
-
17圣人应该也是有时代的局限性的,可能在某些认知上并不如后人,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性
-
13王阳明先生说“去了私欲,便见本心”,又说“只求心安”。但有一件事是私欲,不做它觉得内心不安,做了又不能见其本心良知,这又该如何解释呢?
-
17可以理解人一切烦恼的根源都是知行不合一吗
-
21
-
10王守仁的知行合一,大多数人只理解皮毛,我说一下我的观点,也许对大家有所帮助。“知行合一”只是心学最终的理论,如果你单看不思,那么你没啥收获,学而不思则罔。总的来说我认为知行合一就是把对人性的思考带入到行动判断中去,王守仁格竹,长时间没有领悟,并且体会到了巨大的痛苦,自证了朱熹理学中对人性思考的缺失,而“道”既然不能为所有人所理解,那么就不是“道”,所以王守仁开始对哲学方面有了自己的思考,龙场悟道王
-
36
-
48!!!
-
0
-
12接触学习心学三年多了,有几点困惑求指点: 1.有时会出现私欲占上风的时候,很难扳回来。明知道这样想不对,这样做不对,自己也很纠结痛苦,但有时候就是被私欲打败,一下子就感觉破功了,很沮丧。 我觉得这里有一个“立志”的问题,我无法保持始终如一的圣人志向。虽然我希望自己有这个志向,可并没有发自内心的渴望做一个圣人,我的灵魂没有被触动过。面对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 2.用功的问题。事上磨练,为什么我有时候会有精疲
-
61请问如何成为圣人?
-
0「我心光明」这句话除了表面有没有更深刻的含义?与光明相对的是黑暗,阳明先生一生历经坎坷与黑暗。有儒家人之初,性本善那味了。我思故我在,肉体终会消逝精神将会不朽延续,如同阳光普照世间就像佛法普度众生。我心与太阳都是个体合在一起是一个整体。道家天人合一
-
0《传习录》多处提到“知行本体”一词,在提出致良知以后,依然几次提到知行本体。因为他所说的“知行合一”之知,实即指的是“良知”。他所要求的知行合一,即是“致良知”。致是把良知实现于事物之上,故“致”即是“行”。而致良知之致,乃良知自身的要求,所以致与良知实为一体。其真实内容,即是知行合一。他强调知行本体是合一的,他在体验上已触到根源之地,但还未完全通彻;而观念上更未能显透,说得很吃力,使听者仍难于把
-
0“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为恶是格物”。这是出自王阳明的心学四诀,而今,我们试着解析: 无善无恶心之体:在人呱呱落地之时,其心灵就如一张纯净的白纸,根本就没任何的善恶概念,实际上,这才是人的本性,也称为佛性。 有善有恶意之动:人生在世,受红尘熏陶,难免因从众而沾染善恶习气,恰如一潭清水中加入了颜料,不再明彻,既失本色,活的当然也不再是原本的自己,实际上,善意恶意或喜善恶恶都
-
5多看传奇有益于打发无聊烦闷的时间, 多喝鸡汤有益于你的身心健康。 即使你身处困境,在别无他法的时
-
22
-
2明代男尊女卑思想很严重,先生的心学倡导个性解放,就是不知这个解放覆盖妇女没有。当然我更关注的是他本人对妇女的看法
-
22022年6月1日15:00由绍兴市新华书店迪荡书城(绍兴世茂湖滨商业中心)举行的《王阳明传》新书签售会。本次活动将邀请两位新书作者纪念阳明先生,弘扬阳明心学。
-
25这种情况是开城门救百姓还是不开? 面对敌人的这种战法有什么好的计策面对吗?
-
4
-
13评价那么高,求大佬科普一下
-
18万物周而复始,不论高低贵贱之分,可能都在各自的阶层过着日复一日的生活,就像复读机一样。我们应该追求什么?人生短短的几十年我们应该思考什么?做出什么?我不太希望成为社会的螺丝钉,家庭的螺丝钉,亲情的螺丝钉,内心很空虚,并且对任何事都提不起太大兴趣,金钱,两性,权利等等
-
2慢慢来吧......各位 这里改了好多遍,还是不知道该写点什么。我想写一个记录贴,当然同时也是为了监督自己,记录什么呢?记录一些心学相关的东西。同时,我希望自己所记录的,能够尽量现实一点,而不是什么高谈阔论...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说,我感觉自己似乎很喜欢搞虚的...希望自己能有所改观,就这样吧
-
2思,用心也! 做任何事情前都有一个意在, 只是有的人能事先明了,有的人事后才明了,有的人一直不甚明了; 明了时,没有旁的分别,亦不会被杂念侵扰,则心定在此事上,这是专一的境界,是道; 先知则先觉,则生智慧,遇事能圆融无间; 人本不是独立的,和天地才是一个整体,故要有所舍; 舍得,舍自然合天德; 天理多一分,人欲少一分,尽了,自然纯是一个天理; 明了本来,不在拘泥于这一时的得失,只是要一个尽性(舍); 尽性则神
-
208我修行了多年,一直在走弯路。 很多年前我刚开始学佛,对于佛理推崇备至,那个时候的我心思单纯,打坐也能很快的入静,身心状态整天都很祥和。 后来在佛理上与佛门弟子有了争辩,然后我开始了解佛教的历史和佛学理论的发展。 那几年里读了不少经书,发现了很多佛教里的黑点,对于佛学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有了这样的怀疑后,我打坐就再也难以入静了,那种祥和的慈悲心也随之消失。 虽然一直都有在修行道家的法门,但由于对宗教的历史
-
8
-
32最近有些同心讨论到知行合一的“知”,有些同心还认为是认知。 在阳明心学中,良知有本体的地位,阳明说“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良知即天理”。知行合一的知首先是良知,因而王阳明才会在以知行合一教人之后,经过十多年酝酿提倡“致良知”,并说平生讲学只是这三个字。晚年,王阳明通常还用良知代替本心去讲学(没有本心,何来认知?)。 总的来说,认知、感知是良知的功能,因而说知行合一的知有认知、感知的意思。知识,
-
121人活着到底是为什么 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
1
-
0平时基本上潜水看看大家的帖子,看大家对心学都说的头头是道,想听听大家的选择,现实生活中自己身边真的遇到这种极端恶行,你会怎么做,会不会出手相助 我先说说我自己,我这一两天也在扪心自问,如果我刚好在旁边就餐,我会不会出手,老实说我不知道会不会出手,我虽然年龄不算小了脑子也差点,但是性子还算没磨平还存在一点正义感,有可能脑子一热豁出去就真的上了,这个确实有可能的,但是再犹豫几秒钟有可能就不上了,心里胆
-
21我是处男我有处女情结有错吗?
-
739
-
2关于王阳明的故事里面,有一个他住职的地方,当地人普遍羡慕贪官,因为贪官能贪上钱财。这是哪一个地方的故事?我忘记了,请知道的朋友告诉我一声。十分感谢!
-
15我想王阳明当年应该把儒家经典都背诵下来了,不光只是理解就完了,何况理解这个词太过主观,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学习能力不同,某些人的理解和某些人在厕所里读报纸的理解差不多,故楼主今日开此贴记录背诵进度,直至此书全文背诵。计划半年,今天国庆过完看结果
-
2原文如下:(感悟在下下) 侃去花间草,因曰:“天地间何善难培,恶难去?” 先生曰:“未培未去耳。”少间曰,“此等看善恶,皆从躯壳起念,便会错。” 侃未达。 曰:“天地生意,花草一般,何曾有善恶之分?子欲观花,则以花为善,以草为恶。如欲用草时,复以草为善矣。此等善恶,皆由汝心好恶所生,故知是错。” 曰:“然则无善无恶乎?” 曰:“无善无恶者理之静,有善有恶者气之动。不动于气,即无善无恶,是谓至善。” 曰:“
-
3之前读完《传习录》纪念贴,又被无缘无故的被系统删除,不明白为什么老是被删除,我写的都是健康的文字啊。
-
0为啥系统总是删我帖子啊?内容都很洁白的
-
2
-
29
-
6三十年浑浑噩噩 如今尝到了人生的苦味 只能一点点洗涤心灵 悲的是走了太多弯路 喜的是如今找到光明大道 致良知 学圣贤 做个大写的人
-
17大家怎么理解尽人事,听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