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吧
关注: 2,741 贴子: 28,841

百代朱夫子 巍为吾道光

  • 目录:
  • 中国古代史
  • 13
    《与吕大临论中书》
    迷糊娃 12-18
  • 0
    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是以人物之生,必禀此理然后有性,必禀此气然后有形。其性其形虽不外
    小白练练 12-24
  • 22
    朱熹和王阳明都强调静坐~怎样静坐?
    布维亚 3-10
  • 2
    读论语孟子法: 程子曰:“学者当以论语、孟子为本。论语、孟子既治,则六经可不治而明矣。读书者当观圣人所以作经之意,与圣人所以用心,圣人之所以
    渊澄 9-15
  • 5
    大学章句序 大学之书,古之大学所以教人之法也。盖自天降生民,则既莫不与之以仁、义、礼、智之性矣。然其气质之禀或不能齐,是以不能皆有以知其性之
    渊澄 11-14
  • 12
    中庸章句序 中庸何为而作也?子思子忧道学之失其传而作也。 盖自上古圣神继天立极,而道统之传有自来矣。其见於经,则「允执厥中」者,尧之所以授舜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者,舜之所以授禹也。尧之一言,至矣,尽矣!而舜复益之以三言者,则所以明夫尧之一言,必如是而后可庶几也。 盖尝论之:心之虚灵知觉,一而已矣,而以为有人心、道心之异者,则以其或生於形气之私,或原於性命之正,而所以为知觉者不
  • 21
    转自维基文库。 https://zh.wikisource.org/wiki/%E5%BB%B6%E5%B9%B3%E7%AD%94%E5%95
    渊澄 9-3
  • 12
    知言曰:天命之谓性。性,天下之大本也。尧、舜、禹、汤、文王、仲尼六君子先后相诏,必曰心而不曰性,何也?曰心也者,知天地,宰万物,以成性者也。
    渊澄 9-9
  • 8
    (按:黑体为张子《西铭》原文,正常字体为朱子解。此处将《西铭解》分段附於《西铭》下,以便观览。) 西铭解 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 天,阳也,以至健而位乎上,父道也;地,阴也,以至顺而位乎下,母道也。人禀气于天,赋形于地,以藐然之身,混合无间而位乎中,子道也。然不曰天地而曰乾坤者,天地其形体也,乾坤其性情也。乾者,健而无息之谓,万物之所资以始者也;坤者,顺而有常之谓,万物之所资以生者也。
    林岭山 11-2
  • 23
    小学序 古者小学,敎人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皆所以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而必使其讲而习之於幼穉之时。
  • 5
    谨按:朱子此文,见文集卷六十七,乃是对於《礼记·乐记》“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於物而动,性之欲也。物至而知知,而后好恶形焉。好恶无节於内,知
    喵斋 4-27
  • 13
    敬斋箴 正其衣冠,尊其瞻视。潜心以居,对越上帝。 足容必重,手容必恭。择地而蹈,折旋蚁封。 出门如宾,承事如祭。战战兢兢,罔敢或易。 守口如瓶,
  • 0
    明道论性说 (附程明道论性说,见《遗书》卷一章五十六。 “生之谓性”,性即气,气即性,生之谓也。人生气禀,理有善恶。然不是性中元有此两物相对而
    渊澄 9-18
  • 4
    登百丈山三里许,右俯绝壑,左控垂崖;叠石为磴十余级乃得度。山之胜盖自此始。循磴而东,既得小涧,石梁跨于其上。皆苍藤古木,虽盛夏亭午无暑气;水皆清澈,自高淙下,其声溅溅然。度石梁,循两崖,曲折而上,得山门,小屋三间,不能容十许人。然前瞰涧水,后临石池,风来两峡间,终日不绝。门内跨池又为石梁。度而北,蹑石梯数级入庵。庵才老屋数间,卑痹迫隘,无足观。独其西阁为胜。水自西谷中循石罅奔射出阁下,南与东谷水并
    渊澄 7-20
  • 2
    朱子《城南唱和诗卷》 纸本,手卷 31.5×275.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 奉同 敬夫兄城南之作 纳湖 诗筒连画卷,坐看复行吟。 想象南湖
  • 2
    明儒学案 (清)黄宗羲 http://www.guoxue123.com/other/xuean/mrxuean/index.htm
  • 5
    http://www.guoxue123.com/other/xuean/songyuanxuean1/index.htm
  • 35
    ○朱熹序 淳熙乙未之夏,东莱吕伯恭来自东阳,过予寒泉精舍。留止旬日,相与读周子、程子、张子之书,叹其广大闳博,若无津涯,而惧夫初学者不知所入也。因共掇取其关于大体而切于日用者,以为此编。总六百二十二条,分十四卷。盖凡学者所以求端用力、处己治人之要,与夫辨异端、观圣贤之大略,皆粗见其梗概。 以为穷乡晚进有志于学,而无明师良友以先后之者,诚得此而玩心焉,亦足以得其门而入矣。如此,然后求诸四君子之全书,
    fred7488218 11-26
  • 21
    菩萨蛮 暮江寒碧萦长路,路长萦碧寒江暮。 花坞夕阳斜,斜阳夕坞花。 客愁无胜集,集胜无愁客。 醒似醉多情,情多醉似醒。
    朱九渊 11-14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考亭後學

目录: 中国古代史